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辉 《职业》2009,(7):64-65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网上寻找人才,越来越多的网民也习惯了到网上求职。但与此同时,许多求职者发现,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不知不觉被公之于众,自己投递求职简历后便屡屡成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求职提醒     
《职业》2004,(4)
去人才中介或通过网上求职,总得有些开销或者说是“投资”。投入时间、投入路费、投入“入网费”咱就不说了。如果饥不择食在懵懵撞撞中被人家骗了培训费、体检费和劳动力,那可就冤枉了。  相似文献   

3.
求职,大幅度是个关键环节,而对求职来说,主考官掌握着决定取舍的“生杀大权”,因此,求职在短暂的面试过程中,必须尽快观察、了解主考官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征,以便“看人兑汤”,巧妙地应对各类问题,切不可稀里糊涂、“对牛弹琴”。  相似文献   

4.
据报纸披露的数字,全球每天约有2000万条就业信息在网上发布,有3000多万人在网上发出求职简历。艾瑞市场咨询近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网络求职者需求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网络求职已成为求职的主要方式之一,超过半数的求职者认为网上招聘能让自己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5.
橙之信 《职业》2010,(8):58-60
抛开社会原因不论,影响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简历不够精彩,还是自我介绍不够出色?学历太低因而求职屡屡被拒,还是因为学历太高反而被目标雇主直接回绝?在所谓“求职宝典”、“择业圣经”大行其道,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网络的当下,该如何找到解决困扰自己求职问题的途径呢?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社会中,求职择业竞争激烈。在一些大学中甚至专门为学生开设一门求职技巧课。求职择业和招工聘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将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决定求职成败的诸因素中,求职自荐的知识和技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为了在自荐求职的市场竞争中能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必须设法补上这一课。为此笔者将国外学者多年来在此领域实践和研究的宝贵成果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自荐求职的部分经验总结介绍于此,以飨读者。经验表明,被录用的人并不一定就是那些“最有资格”的人,而是那些能让人相信他是“最有资…  相似文献   

7.
肖保根 《职业》2009,(6):66-67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职场,僧多粥少、求职举步维艰是当下的普遍现象,昔日的天之骄子一大学生,也由于诸如“实践经验不足”等软肋而雪上加霜,再加上有些人不能正确估价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在求职场上四处碰壁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当前大学生求职,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好低调切入,这样更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廖满媛  张彦军  刘琳琳 《职业》2013,(16):38-39
成功求职靠什么?人所共知——实力。展示实力靠什么?当然是简历与面试。从时间先后上看,简历的登场通常优先于面试。既然简历成为展示实力与打开成功求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制作一份能充分展示个人实力的“好简历”成为成功求职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李辉 《职业》2009,(19)
"轻点手中的鼠标,不论是想到饭店端盘子还是想当企业的总经理,在网络上都能随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这或许就是网上求职的独特魅力所在.在我国网民人数已迅速攀升到3.16亿的背景下,上网早已成为人们求职、招聘的新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网上寻找人才,越来越多的网民也习惯了到网上求职.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2):58-59
在这个人才要求越来越精准的精细化招聘时代,同质化求职者的路将会越走越窄。如何在求职中一鸡惊人,个性与精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标准。《职业》联合全球知名求职全程解决方案提供者“橙之信”推出专栏,将正确的求职理念和科学的求职技巧倾囊相授。  相似文献   

11.
“宅到位”     
《职业》2011,(25):4-4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古语如今被一位求职受挫的大学生发挥“到了位”。今年33岁的王云2000年大学毕业。因为四年间不及格科目太多,王云未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求职中,王云屡屡碰壁。  相似文献   

12.
咏枞 《职业》2002,(5):25
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忙于找工作的同时,你是否走入了择业误区?在此,我结合自身的求职经历,给求职大学生四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建议一:别求职心切误了求知目前,不少大三大四学生忙于“求职”,以致严重影响了学业课程的全面完成。须知,大学一二年级所学的是基础课,真正的专业课、专业研究、毕业设计等重要课程要在大三、大四完成,尤其是大四是专业知识形成、深化、巩固的关键一年,如果这一年不很好地学习,进行专业研究,而把“求知”的重心转移到“求职”上,必然要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即使勉强毕业,也难以达…  相似文献   

13.
积极开展毕业生的推荐和“促销”活动。学院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时候,积极引入相应的市场营销手段,主动向用人单位发送学院宣传材料和毕业生情况介绍,吸引他们到学校招聘学生。学院就业指导部门还应与各个地方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各地就业政策,通过各地人才市场,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方便学生求职。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学院应该积极走向市场,通过职业介绍所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学生就业。动员学生积极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为自己寻找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网上应聘、网上求职…  相似文献   

14.
沉石 《现代交际》2002,(4):45-45
一家文化实业公司招聘文字编辑。曾在杂志社做 过编辑的我便带着作品和求职书,到这家公司 报了名。两天后,这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给我 面试的考官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人。 “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考官看了看登记表格问我。 “是,我不是学中文或新闻专业的。”我如实作答。 “以前有没有做过编辑工作?”很显然他没有看求职登记表第二面中的“工作简历”一栏,否则不会如此问。 “我在杂志社做过两年时间的文字编辑。”我答道。 “你现在没有工作?”又是不痛不痒的问题,求职表里也能找到答案。 “你自己能解决住房问题?” “一个星…  相似文献   

15.
骆潇 《职业》2008,(4):46-48
人头攒动的招聘会,海量招聘信息的网络,无孔不入的猎头还有真刀实枪的求职选秀节目……名目繁多,让职场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真的能“条条大路通罗马“吗?《职业》杂志特别联合智联招聘开展了“求职难度大调查”。  相似文献   

16.
宋伟光  李黄珍 《职业》2008,(4):2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对于奔波在社会上的求职大军来说,求职之路以什么作舟呢?哪条船又是成功率最高的“救命草”呢?《职业》杂志携手中华英才网,以及业内诸位职业顾问,细数最适合2008职场求职大军的八条路径。  相似文献   

17.
“要求:女性35岁以下……”时下,类似的招聘条件在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中屡见不鲜。35岁真的成为现代女性求职的最上限了吗?超过该年龄段的女性真的无法逃出这一“求职百幕大”吗?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市场机制必然带来用人机制的市场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安排职业的就业模式已被打破,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择优招工跨才的“双向选择”模式已逐步形成。近年来人们自由求职择业的实践表明,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须善于“推销自己”,而影响自我“推销”效果的因素中既有学业后历、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相貌等客观条件,也有个性方面的原因。一项调查显示,在求职面谈后,个性外向的求职者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比率高于性格内向者。在求职中有时其他条件皆占优势的个性内向者知竞争不过…  相似文献   

19.
如今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成为热潮,但也有一批莘莘学子“读书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选择在海外寻求工作发展。国外求职涉及的不仅仅是你的学历文凭、毕业学校和你的天生资质,更重要的是了解海外的就业政策以及一段时间来的就业大盘走势,求职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个国家独特的求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何武 《公关世界》2008,(5):28-29
如今,电话作为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被频繁的运用于人际交流中,特别是用于双方的初次电话沟通上,一次成功的初次电话沟通,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打初次求职电话的人来说,“会打电话”会使你的求职有一个好的开端。那么求职电话怎样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