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暴力与受虐妇女 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全球问题,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都有分布.而家庭暴力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丈夫对妇女实施暴力行为.家庭暴力分为以下五种形式:身体殴打、性暴力、破坏东西或宠物虐待、精神上的虐待及情绪虐待,使受虐妇女同时遭受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  相似文献   

2.
牛芳  张燕 《社会工作》2013,(3):123-129
近年来,"儿童虐待"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工作亟需介入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文化、法律和伦理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儿童虐待"问题时遇到的文化困境、法律困境和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面临"儿童虐待"问题时要担当起服务的提供者、受虐儿童的支持者、制度的倡导者以及法律和政策的影响人的多重角色,为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S市T校的实证调查为例,通过社工对遭遇性虐待儿童的持续支持与机构的替代性安置、对被忽视儿童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预、对受暴力侵害儿童以家庭为本嵌入文化的社会工作干预等帮扶实践,来反思受虐儿童社会保护的可能途径.经研究发现,受虐儿童的发现机制有待完善、对受虐儿童的长期庇护未能形成制度、受虐儿童自身无保护和求助意识;在社会保护实践中应该借鉴合适的受虐儿童保护模式,多机构共同合作并关注受虐儿童;通过立法的不断完善来探索剥夺监护权后儿童长期安置的可行性;同时对儿童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其形成身体上的界限感,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求助.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救助管理站认真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在救助保护被拐卖妇女儿童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2006年至2010年,共救助被拐卖妇女180人,儿童532人。被拐卖妇女和儿童,在被拐过程中,大多数遭受了虐待、打骂、强奸等伤害,存在着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创伤。针对被拐妇女儿童的特殊情况,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在开展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硬件建设、开展多元化服务,力保妇女儿童权益。  相似文献   

5.
亲子关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社会关系,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最持久、最稳定和最亲近的关系,亲子关系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聚焦影响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因素,重点分析了父母职业状况、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状况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将亲子关系作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效的亲子互动可以对儿童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明亲子关系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儿童今后的社会化水平及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姚辉 《社科纵横》2008,23(10):90-92
鲁迅小说中有关母亲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不一样的创作心理.本文从鲁迅小说中有关母爱内容的描写,分析出鲁迅心理孝与怨的情感矛盾;从母亲形象的命运书写,透析了鲁迅悲恨交加的心理情结;文章从系列论证中,告知人们,造成母亲们悲剧命运的深刻原因之一是她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儿时遭受父亲性侵犯会对被侵犯者身体、心理和社交各方面都造成深切伤害和创伤,未疗愈的创伤往往会一直延续至成年.本文尝试以临床个案为例,以系统视角和依恋理论来探讨受父亲性侵犯的女童在成年后如何依然受困于此创伤,并在个人发展、婚姻关系和教养子女方面遇到重重困难,进而影响其家庭整体互动和氛围.本文亦以发展的视角探讨子女的发展迟缓和青春期如何加重童年曾遭受性侵犯的母亲的"侵犯代际重演"的焦虑以及在父女关系上的矛盾心理.最后,作者以优势视角为指引,探讨此类个案和家庭的抗逆力和所蕴含的资源,建议社会工作者或家庭治疗师在协助此类个案/家庭时以探索和肯定个案能力、疗愈伤痛和促进家庭内部相互支持为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英国一项对 1万名年龄在 5~ 1 5岁的儿童进行的调查显示 ,无论他们在何时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如果他们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学生 ,那么他们往往要承受比同班级其他学生更大的精神压力 ,并且患心理疾病的风险也更大。这种压力并不像家庭问题、创伤或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压力那样严重 ,但它在很多儿童身上出现 ,并已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研究将引发精神压力的季节性因素排除在外。研究人员表示 ,学生的情感、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应引起教师和家长更加密切的关注。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学生面临心理压力@雨  相似文献   

9.
吴丹  彭萍 《社会工作》2021,(4):59-68
留守儿童偏差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出现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它与儿童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个体范式、社会范式和互动范式对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解释侧重从横向视角看待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生成,使得既有政策在对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进行治理时,相对忽视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一历时性变量.基于生命历程视角,从"依附-控制""承诺-信念"两条路径对留守儿童L的留守经历及重要生命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在L的钟摆式流动过程中,其偏差行为的生成可以分为萌发、爆发、强化三个阶段.钟摆流动造成留守儿童外部"依附-控制"系统功能失效,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的控制力随着依附性的降低而降低;也造成留守儿童内部"承诺-信念"系统的失真,难以对自身行为保持克制和自持.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双重降低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生成的深层因素.这一发现为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治理提出了新视角,它要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矫治应该聚焦于家庭依附的再强化、社会控制的再构建,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体化治理,建构出预防、诊断、介入、评估、追踪五大体系,在此过程中发挥好多主体协同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正据2013年6月底调查统计,浙江省各类困境儿童90901人,其中孤儿5872名,重度残疾儿童20626人(家庭生活困难的10503人),重病儿童4193(家庭生活困难的2772人),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13643(家庭生活困难的9757人),低保家庭儿童46567人(部分对象分类统计时人数有交叉)。目前,这批比孤儿数量更大的困境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堪忧,面临多重困境。主要表现在生活比较贫困,发展权得不到保障,亲情交流受阻、情感严重缺失。对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探索2011年6月,浙江省政府办公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化”迁移的出现,致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移居到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随迁儿童.中国农村和城市在生活习惯、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随迁必然给儿童的心理适应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考察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变量,分别探讨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对儿童心理适应的作用,并针对家庭环境对儿童产生的“负效应”思考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社会风险。公众的食品风险感知可以有效解释他们的食品安全心理和潜在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对食品风险治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沟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了深入研究公众食品风险感知维度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西安市部分居民大米风险感知实证调查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居民食品风险感知的主要维度,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食品风险感知及其维度与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生育并不会必然带来父母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当孩子有严重残疾时.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例,通过访谈19位父母和老师来分析父母身份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正常与残疾间的二元等级和照顾责任的私有化严重挑战着父母身份的认同;性别身份强烈影响着父母对自闭症孩子的接受程度、养育能力和家庭分工,父亲通常比母亲经历了更多的挣扎;宗教信仰以及为自闭症人士和家庭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会促进父母身份的认同,但通常要以母亲为中介;自闭症等严重残障带来的挑战超出了个体家庭的承受能力,亟需从经济、职场、情感、育儿技能、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综合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帝会救助那孩子》是莫里森以美国当代现实社会问题为题材的第一部小说.她以细腻的笔触、讽刺的话语和耐人寻味的哲理反思,展示了美国妇女儿童遭受的亲情创伤、视觉创伤和司法创伤,显示出亲情异化、性情异化和身份异化造成的各种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揭示了亲情、友情等人伦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窘境和负向迁移.采用社会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从亲情创伤与亲情异化、视觉创伤与性情异化、司法创伤与身份异化三方面探析美国社会的儿童创伤与心灵扭曲问题,表明莫里森小说创作的关注点已经从黑人种族问题转向了更为深刻的人类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救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性行为综合征,是最令人困惑的儿童期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恋爱心理描写的辩证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实甫的<西厢记>创造性地表现了崔莺莺和张生复杂而隐秘的恋爱心理,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美、心灵美,谱写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颂歌.王实甫运用心灵辩证法艺术方法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表现的男女恋情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戏曲史上赢得了"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的美誉.王实甫成功运用了具有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特色的真与假、虚与实、冷与热、快与慢等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描写恋爱心理,是<西厢记>艺术成就高于元代其他爱情戏之独特原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张威 《社会工作》2015,(5):11-54
本文以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及其家长或整个家庭所开展的家庭教育咨询为例,通过对共100个咨询案例、460次咨询谈话进行质性研究(案例分析),从以下七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中国家庭关系的显著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典型问题:一是夫妻关系与子女教育;二是家长的生活工作状态、行为方式与子女教育;三是家长的心理投射、移情与子女教育;四是离异、单亲、分居和丧偶家庭中的子女教育;五是不合理的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和沟通模式;六是三代家庭与子女教育;七是应试制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结构性特征与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许多家庭的问题和症状由多重原因导致;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庭关系,而在各种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具有核心影响作用。文中所阐述的“隐性社会问题”在大多数家庭普遍存在,华仁通过尝试建立第三个教育领域“社会教育学”对家庭教育进行补充和协助、关注和应对“隐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天苏  吴德 《社会福利》2012,(12):47-48
自闭症言语识别特点 自闭症儿童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这些障碍涉及到言语行为的方方面面,尽管结构性语言缺乏不是自闭症核心的症状,但是5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语音、语法、语义的缺陷,特别是语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另外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认知、思维、社会等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有其特殊性,使其语言障碍表现有鲜明的特色.而且个体间差异非常大,临床上有30%~50%的自闭症儿童最终发展为功能性语言缺失.  相似文献   

19.
TRIPS协议下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及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青  丁连连 《社科纵横》2008,23(1):78-80
在国际贸易中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限制.由于中国企业在近年遭受到国外企业滥用知识产权制造纠纷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从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及其规制,对我国有效限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昝飞 《社会福利》2009,(4):14-15
孤残儿童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会表现出多种问题行为,如何对孤残儿童的问题行为开展评估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所介绍的功能评估方法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评估方法.以此行为功能评估结果为基础进行干预的策略已经在多类障碍儿童上使用,是一种很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