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洗钱已被国际社会视为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作为洗钱活动的重灾区,欧洲非常重视打击和预防洗钱的立法工作。从1990年起,通过欧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的努力,欧洲在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的立法方面形成了"两个公约、三个指令"的法律框架,并且随着洗钱活动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正反洗钱的公约和指令,从而推动着其成员国反洗钱和恐怖融资法律体系的完善。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洗钱活动和我国刚刚实施《反洗钱法》的背景下,系统地梳理欧洲反洗钱的立法活动和认识其变化过程,对于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制度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腐败犯罪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有关腐败犯罪某些问题的规定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存在差异。为了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推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应对《刑法》规定的腐败犯罪主体、死刑及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遏制和打击洗钱活动,加拿大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建立起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的刑事法律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洗钱活动和我国今年实施<反洗钱法>的背景下,研究和借鉴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制度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张烨  颜勇 《理论界》2006,(2):162-164
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洗钱活动对现代金融交易体系的高度依赖性和跨国流动的特点,把金融业推上了反洗钱斗争的第一线。同时,国内外立法技术上的客观差距,对中国的反洗钱活动从立法以及制度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入手,谈洗钱犯罪的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比较剖析国内外反洗钱制度,并结合我国现有制度缺陷,提出改进构想。  相似文献   

5.
国际腐败正由单一性状向多元性状发展,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国际商业贿赂问题,不仅被《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所禁止,还被如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等世界各国国内立法所规制。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缔约国,我国在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增设了"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该条款的设立与国际公约有机结合,有效遏制了我国国内的国际商业贿赂行为。然而,由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立法与国外法律条款仍有差距,司法实践中也常遇到犯罪认定、犯罪构成及其界定等相关问题。因此,借鉴国外典型立法,完善我国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的相关立法,仍是我国司法界之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腐败作为一个人类公害越来越受国际社会关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将全世界反腐败斗争推进一个新的阶段。《公约》在扩大规制主体、强调预防腐败、加强国际协作等方面具有突出特色,解决了一系列国际法问题。《公约》的推行将对我国的反腐败法制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防止洗钱者利用金融机构洗钱应成为建立和完善预防、打击一国及跨国洗钱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分析了人民银行新近颁布实施的反洗钱"一规两法"的内容得失,系统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是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而制定,该部法律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是反洗钱法一大亮点,也是国际反洗钱立法趋势之所在,体现了我国对于严厉打击反洗钱犯罪的决心和加强监管的进一步行动。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呈现向高科技多样化靠拢的趋势,因此减少反洗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下,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成为主流话题。为惩治与预防腐败,我国刑事法治已几度修订与完善,但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仍存一些差距。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反腐,我国刑事立法需加大力度,并不断完善,尤其应尽快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设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案的有关内容 ,参考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 ,对洗钱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进行研究 ,并对我国立法关于洗钱罪的修改和完善提出立法建议 ,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洗钱和反洗钱的主要活动都是在金融领域进行的,由于我国的金融监管还存在种种制度上的缺陷,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现代金融系统将其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在形式上合法化.通过对金融监管制度缺陷的透视,以及应用经济学的规范分析讨论洗钱与腐败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可以清楚地看到只要政府采取相关的措施,有效地打击洗钱犯罪行为,腐败就会变成一种越来越不理性的选择,贪官"得钱无所用",腐败从根本上被抑制了.  相似文献   

12.
于阳  章桦 《理论界》2010,(8):75-7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已在我国正式生效。我国《刑法》就贪污犯罪的规定与《公约》的基本要求大致协调,但二者在犯罪的主体范围和对象范围、相关条件限制以及刑罚规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这就需要扩大贪污类犯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扩大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对象范围,取消挪用公款罪的条件限制;废除腐败犯罪的死刑等,以期在《公约》框架下完善我国惩治贪污类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成为洗钱犯罪的中间媒介和主要渠道.完善我国金融机构洗钱内控制度必须:严肃银行开户审核制度;建设反洗钱信息系统;独立反洗钱工作职能;加快培育反洗钱专业人才;建立内部反洗钱奖罚制度;健全反洗钱评估制度;编写反洗钱评估手册;完善内部会计记录原则;提高对反洗钱的警惕性等.  相似文献   

14.
向泽选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20-23,107
要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的追回腐败型犯罪资产的途径,运用到我国追缴被转移到其他国家的腐败型犯罪赃款的实践中,就必须按照公约确立的资产追回途径所需要的运行条件,对我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修正。为此,就必须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建立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裁判效力、由检察机关到其他国家提起民事确权诉讼的制度,并按照公约的要求,对我国惩治腐败型犯罪的立法以及冻结、扣押和没收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洗钱犯罪活动总是与反洗钱活动进行智能博弈。文章在对洗钱及其交易过程进行有益探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洗钱者在不同的博弈模型下承担洗钱成本的大小,然后基于洗钱成本视角针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走私洗钱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贸易成为走私洗钱犯罪和跨境洗钱交易的重要渠道.针对贸易洗钱的特点,应加强对外贸易洗钱交易研究,提高对外贸易领域反洗钱理论和实践水平;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改进监测手段、提高反洗钱信息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鉴于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关系的密切以及控制洗钱行为是控制腐败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从两种犯罪的概念和相关实例入手 ,论述了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的相互关联性 ,以期于相关立法和司法以及人们的认识有所参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制定通过以后,国际反洗钱立法经历了一个范围扩张、内容趋于周全的过程。相比之下,中国刑法中的反洗钱规定仍处于一种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美反洗钱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美两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以及洗钱罪构成要件之主体方面、主观方面、行为方面和犯罪对象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着重分析了我国反洗钱立法的不足,汲取美国的成功经验,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理念和措施,创新与完善我国反腐败的法律体系和相关机制,是我国法学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应明确建立健全预防犯罪、注重实效、加强国际间合作的反腐败法律制度的总体指导思想,并从完善刑事立法方面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通过健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等相关措施,构建立体反腐败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