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公开选拔制度(简称公选制度)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即"根据领导职位的条件要求,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检测手段,筛选出领导干部人选的制度(萧鸣政,2011)"。公选制度为选拔优秀领导干部,实现干部队伍优化提供了可能。同以往的干部选拔方式相比,公选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扩大了人才选拔的来源和范围。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公开  相似文献   

2.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以下简称公选),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实践以来,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已成为我国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之一。一、目前公选中存在的问题(一)公选资格要求不规范目前,公选的职位公布都由各地自行操  相似文献   

3.
《干部任用条例》将近年来各地广泛采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确定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可以说公选在我国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公选工作,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当前的公选工作就已经相当完善了。事实上,当前的公选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问题之一:考试内容与公选职位的任职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对策:大力增强公选考试的效度《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统一考试是公选的第三个程序。…  相似文献   

4.
彭勇 《领导科学》2005,(2):30-31
随着公选成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式之一,人们越来越关注公选工作。一般来说,公选都是由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来操作的,作为一个新事物,有时不免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致使有些人对公选的公正性存有疑问。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注意增强公选的公正透明度,以严密的程序、规范的形式来保证公选的公平、公开、公正。严格审查报名条件和资格。一是严格审查报名条件。报名条件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选拔职位的层次及人才分布的情况,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作出的规定。报名条件充分体现了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种类的要求。一些地方在公…  相似文献   

5.
郭全成 《领导科学》2003,(21):20-21
公开选拔是《干部任用条例》确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公选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因而还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公选质量,实现公选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公选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公选形式,避免冷热不均、能职不称当前,在公选工作中,多数地方采取的是分职位选拔的方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人愿意报考管人、管钱的实权部门,而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或社会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南京:直播公推公选开先河不断推进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南京市十几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1995年首次进行公开选拔,到2003年首次公选区长,再到公选部分市级领导干部,选拔的职位范围不断拓展,职务层次不断提高。2008年2月,南京市公推公选多个市政府部门的"一把手"岗位,又创下了周内第一。更受强烈关注的是,此次公开竞选演讲答辩过程首次采用了电视直播,官员候选人上电视公  相似文献   

7.
当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常态时,公选笔试成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第一关和资格赛,了解公选笔试"考什么"、"怎么考",对于帮助各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公选,充分发挥真实水平,实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紧扣公选笔试测评要素 公选笔试测评要素主要解决笔试"考什么"的问题.测评要素着眼于"考能力,测素养"、"干什么,考什么"、"考得好,干得好",根据选拔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是反映考生素质特征的具体测量指标,如理论素养、公共知识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个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突破公推公选领导干部职位层次的路子,拓宽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的选拔视野,四川省宜宾市于近期成功地公推公选了一名县长人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主要做法是: 一、紧紧把握公推公选县长人选的职位特点,做到了程序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20-21
南京市首创政府组成人员全部公推公选"公选"是近年在党政干部选拔上的一大亮点,各地探索出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差选"、"差额直选"等多种形式。其中南京市从1995年首次进行公开选拔,到2003年首次公选区长,再到公选部分市级领导干部,选拔的职位范围不断拓展,职务层次不断提高。今年2月,南  相似文献   

10.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作为一种处于成长期的富有生命力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正逐步成为一种全国性、主体性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但公选制度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公选信息的不对称,损害了公选制度的公信力,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公选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指各级党委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