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地理位置偏僻,农民文化程度低,针对陕北农民教育的现状,为加快陕北经济发展步伐,应采取分散投资、实行专款专用,利用“农远工程”,实施“三进村”行动,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因地制宜、实施农民教育等措施,以提升陕北经济的知识含量,促进农民增收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天伦 《小康生活》2005,(12):12-12
11月18日,由甘肃省科技厅星火办实施的“甘肃省食用菌星火富民工程专项”在天水市启动。这项工程的启动不仅有利于促进该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还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增收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 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继续稳步推进退耕 还林工程建设,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是中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促进中部地区农民长效增收,应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加快科技进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创业创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现代农业急需人才开发等四大工程,构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网络服务等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5.
诸德胜  韦开寅 《金陵瞭望》2011,(30):I0001-I0001
立足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巩固和扩大生态效应。以“草簿节”、“梅花节”为抓手,将各景点串点成线,提升溧水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开发参与性、趣味性强的农业旅游项目,让市民的快乐变成农民的财富,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植树造林,充分挖掘造林空间,巩固和扩大造林成果,实施成片造林和村庄绿化,令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了令县生态环境和农村居住环境。二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清洁能源工程。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加快民族地区农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必须大力实施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实行民族地区农民教育由国家垂直管理,加快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投资优先发展战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的需求相结合,继续深化中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农村需求的中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强化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意识,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7.
昌宁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生猪养殖致富工程、放心肉工程、良种繁育工程,大办生猪养殖小区,狠抓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强化生猪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效,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大发展,大大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通渭县华家岭乡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的方法对该地区土地整治实施前后农民生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种植业收入等,土地整治实施通过改变农作物产量、种植业收入,从而达到增收的效益。(2)土地整治实施在农户人均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对农民增收有显著的净增效益。(3)整治村在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增收净增效益影响显著,即土地整治实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方,更有利于帮助农民取得更好的增收效益。在通渭贫困片区大力实施土地整治,能够有效地达到农民增收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获得了巨大增长,但与非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1999年开始,理论界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具地域特征的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结构、方式、规划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路径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还欠深入。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在江苏省率先首创的服务新农村建设五项行动推出后,宝应电大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平台,实施四大工程,对有效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市农林局搭建各种平台,积极推进农技培训,努力促进农民增收。2006年,全市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农民培训工程任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7.2万人次,创业培训2800人,致富培训2100人。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民增收的科技创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逐年增加与农民人均收入增收率的逐年减少的不正常现象的分析,充分肯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指出为"农民增收"而实施科技创新的专项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为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创新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农民增收的渠道做好量化分析,根据不同渠道在农民增收中所占的比重,既要做到农民增收的综合性工程,也要突出重点增收渠道。依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平果县重点发展以铝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铝工业产业群的形成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两个趋向论断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搞好区域规划的同时,农民增收的拉动力应重点放在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上。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增收的渠道做好量化分析,根据不同渠道在农民增收中所占的比重,既要做到农民增收的综合性工程,也要突出重点增收渠道。依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平果县重点发展以铝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铝工业产业群的形成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两个趋向论断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搞好区域规划的同时,农民增收的拉动力应重点放在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上。  相似文献   

15.
本业增收和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本业增收的关键是成立农民协会 ,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销售有机组织起来 ;转移增收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转移增收是农民整体增收的根本出路。加入 WTO对农民本业增收利弊各半 ,但有利于转移增收 ,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有 :成立农民协会 ,指导区内农业有序生产 ;成立“三农”发展学院 ,加强对区内农民的教育培训 ;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利用数字经济实现农民增收是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设计/方法】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基于2011~2020年240个地级市的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结论/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实现农民增收,但存在“边际递减”的增收效应,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宜政策。东部和东北部的增收效应大于中部和西部,并且会受到是否为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影响,因而需因地制策,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效力。市场化水平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催化剂”,数字经济能通过推动市场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总之,要利用好数字经济,搭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减负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不少增收和减负的政策措施,但大多是治表之策,效果并不理想.实质上农民增收减负的治本之策在于农业制度创新,包括户籍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村财税体制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等.其中,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是关键,其他制度创新是条件.只要制度创新能彻底到位,我国农民的增收和减负问题将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洪蓝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努力深化现代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特别是发挥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示范、辐射功能作用,切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200多场次,受训30000余人次,在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同心同德,拿出有效可行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科技农业,化解农业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科技农业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能够解决资源短缺、农产品安全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及农业竞争力等问题.关键要明确突出重点,着重加强"三大科学研究",实施"十大工程",培养"七大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收入问题为全社会关注, 各级政府都在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采取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部门在布置帮助农民增收的措施时往往是照抄照搬中央的有关措施,如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千篇一律,并没有结合本地方、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将农民增收的措施细化,更谈不上理论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农民增收的思路,并加以贯彻落实了。 我们知道,农民收入的高低,表面上是个统计指标,但它背后是农业、农民、农村状况的综合反映。虽然反映在指标上是一个数字,但具体到某个产业、某个地区、某个层次、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