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四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美尔对货币的论述主要是从货币的价值根源、哲学本质、社会构造功能及文化影响四个维度展开的.前两者是对货币静态的形而上学的反思,后两者是从货币的演化历史中,去揭示货币对社会结构的构造功能及其对个体精神的文化影响.对货币的哲学意义的认识,可以使身处市场化潮流中的人们摆脱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倾向,发现被金钱遮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非政治哲学直接指导秦朝政治建设,并深刻影响了两汉及其以后的政治发展,它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及各种政治思想,严重熏染了传统的政治观念。由于它有悖于社会政治运动的规律和民众的自然天性,统治者不得公开彰显,而以"独尊儒术"的方式将其"潜抑",成为隐藏在政治语言系统背后,影响政治行动的思想逻辑。同时由于"百代都行秦政制",韩非政治哲学也决定性地影响了政治领域的制度文化。通过对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影响,韩非政治哲学沉淀于民族的政治文化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邓晓旭 《人文杂志》2007,46(3):186-189
本文试图从价值哲学角度对与网络传播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予以研究。提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研究网络传播及相关领域的价值问题:一是关于网络传播中的价值判断,主要考察网络传播自身的价值以及人们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问题;二是关于网络传播对其他领域的价值判断,主要考察网络传播对人类社会不同领域及对人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价值;三是关于对网络传播有价值的因素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用价值哲学的视角研究网络传播及其相关领域的价值判断问题,既是当代哲学转换主题的需要,也是哲学转变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何关系?换言之,中国古代哲学在传统文化中居于什么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评判问题,而且关系到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思考。因此,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院乔根锁教授的新著《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2004年1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二章,23万字。该书是教育部“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成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对藏民族的宗教文化、宗教哲学予以宏观的审视,并通过对藏汉传统文化的比较展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岁月和内在意蕴,凸显了西藏文化及其哲学的内在结构与主要特征。该书“文化卷”中,宏观地对西藏文化的发展流变、主要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作了整体把握;“哲学卷”中,以西藏宗教文化的核心——宗教哲学为焦点,对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论和…  相似文献   

6.
盐产业组织柔性与组织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产业组织由于所处产业环境的相对稳定或者预期变化较小的特点,决定其对缺乏竞争意识和改革动力方面的刚性。提升盐产业组织柔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技术、既得利益、结构和文化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盐产业组织文化进行重点研究,建立了盐产业组织文化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出增强盐产业组织柔性的文化演化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礼论为集中体现的中国传统"中和"哲学有着丰富的内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蕴涵了人的本性、角色、权利与责任共生互长的现代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回归中和思想,可以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也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最有效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国教育及其传统,追溯其文化根源和哲学内涵,道家的自然论说及儒家的中道传统便是其主流.道家文化以其特定意义的自然之"道",强调教育应该合乎"自然";儒家文化注重社会伦理,强调"学道"之核心.然而,社会的进程乃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演化的过程.康有为的"学为时异"的"经世致用"教育观以及五四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堪称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典范,它们促成了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和现代化,诠译了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9.
一、政治哲学跨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所说的“东方”,泛指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东亚广大地区。这里所说的“东方新社群”理念 ,指在具有东方儒家文化历史传统的广大地区 ,对传统的社会政治理念进行创新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 ,在于严肃反思和活化东方古代的政治思想传统资源 ,并以理解的态度借鉴西方传统的和当代的政治思想资源 ,力图以此探索建构我们时代的东方政治哲学理念的可能性。如果同意艾赛亚·柏林的价值多元性及其不可通约性、以及世界诸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及其不可通约性的观点所强调的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的话 ,那么 ,东方学者立足…  相似文献   

10.
章伟文 《船山学刊》2015,(5):96-103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论述尤其丰富。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安身立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坚持"天人合一"的立场与"内在超越"的价值实现路径,这也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最基本的特征。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儒、道是由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两种不同理论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重要支柱,儒、道对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个体修养的实践与功夫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