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及近代史开端问题,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史学界的意见曾经是基本一致的,即都同意毛泽衣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观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鸦片战争。但是,这种一致并没有牢固的基础。人们接受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却没有深入探讨,究竟怎样来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化的内涵又是什么?半封建化与半殖民地化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百年反思苏贵庆发生于一百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而且在世界近代史上是一场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大战。中国从此一蹶不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但...  相似文献   

3.
赫德与德璀琳在中国海关共事达数十年之久,自然存在着友谊。但是,赫德代表英国利益,德璀琳代表德国利益,赫德的上司是总理衙门,德璀琳接近李鸿章,双方明争暗斗,层出不穷,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4.
旧中国的国情及社会性质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是一个仍然的理论与实现意义的重要问题,旧中国国情的封建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深刻认识旧中国“半封建性”与“半殖民地性”两大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总结中国新民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总概括.“半殖民地半封建”对毛泽东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而毛泽东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积极开展“半殖民地半封建”与毛泽东思想的建构研究,既可以深切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也可以为今天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实现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国情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中国的国情及社会性质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这是一个仍然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旧中国国情的封建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深刻认识旧中国“半封建性”与“半殖民地性”两大基本特征 ,对于正确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它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发展的历史进程,未能将中国这样一个熟透的封建社会引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是使它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对于这个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研究者及其论著甚多。19世纪50年代初,马克思的注意力从西方转移到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也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他围绕着鸦片战争先后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O、《鸦片贸易史》、《对华贸易》、《英国的政策》、《中英冲突》、《新的对华战争一、二、三、四》、啤英条约》等论著,对于鸦片战争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博炳旭副教授和赵润生副教授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读罢令人深受教益,倍受启迪,感到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简明中国近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作者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该书的“写作目的在于:第一,让人们了解中国近代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如何侵略中国并和封建势力相勾结,逐渐把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懂得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了解中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进行的长  相似文献   

9.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解体,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苗族地区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没有逃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由于苗族地区远离沿海,交通不便,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三四十年间,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尚未直接侵入苗族地区,因而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过程,相对缓慢。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对此问题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论洋务运动     
引言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是怎样进一步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形成一个封建的买办的社会力量,使这个力量当权来坚持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妥协投降的政策,以维持和巩固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秩序。洋务运动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这个问题的具体过程,引出规律来,从而可以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阴险狡猾的侵略手段,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半殖民地国家统治阶级中与帝国主义结合的政治势力之反动性与买办性。这对今天我们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各种侵略手法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鸦片与战争     
殷秀民 《新天地》2011,(5):13-1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也是中国人不争的史实。因为经历19世纪中期那场战争的侵略和打击之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性质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社会主要矛盾由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国步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引言王亚南同志在应用《资本论》研究中国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对开拓中国经济史研究,丰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是继《〈资本论〉与王亚南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研究》一文之后,对王亚南  相似文献   

13.
陈毅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人之一,是泰国杰出的军事家。他一生在军事上的辉煌业绩,是同他早期的武装斗争思想密切联系的。他早期的即1928年4月上井冈山之前的武装斗争思想,在同辈革命者中是突出的杰出的。_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迫使热血青年选择条条道路,献身于救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重大课题,对其深入讨论,必将加深对中国近代史本质过程的理解,促进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一、问题的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问题,当前史学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从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认为“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相比之下,教材改革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这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笔者现就中学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在表述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谈点看法。一、表述不准确表述清楚、准确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些内容或表述模糊,或前后矛盾,使得广大师生无所适从。l、表述模糊的。例如: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问题,教材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这种看法显示不出半殖民地社会和半封建社会的区别,也看不到时代的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 ,中国文化面临巨大的历史转折。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革命的前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变迁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党的奋斗史。中国文化由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再到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变迁史证明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 ,要把握正确的文化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110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人民进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前者由资产阶级领导,后者由无产阶级领导。按理,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应该截止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但是直至自前,依照传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基础与南通的工业革命1、南通工业革命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雏型”,是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学术研究》1988年第6期载文介绍史学界的一场争论。毛泽东“两半”论的权威面临挑战。中国近代社会的发生和形成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过程,因此,确定这个社会的性质,并据以理清其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毛泽东在1939年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家把这一概括作为近代史建构的指导思想,而“两半”论也  相似文献   

20.
前面谈过,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经济往何处去,这是二十年代开始到抗战前后急待解决的问题。当时进步的经济学家曾就这个问题作了一系列探索与阐述,指出中国是封建占优势并正沿着半殖民地殖民地化道路发展。但是他们大多未曾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整个经济进程来论证它的来龙去脉。王亚南从1940年起,就从半封建半殖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