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经历自主的文化适应,实现本土与现代的共生。农村教师是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文化自觉的主体,其文化自觉对于破解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难题、增强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树立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国内已有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文化自觉相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其基本内涵、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培育策略四个方面。今后相关研究要厘清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聚集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文化自觉的研究主题,整合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文化自觉的研究方法,以促进这一研究的专题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从总体上促进了工程技术人员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但是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使工程技术人员产生了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单一、人文意识淡漠等不良精神因素。对于这些消极因素 ,应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人文知识学习来加以整合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应重视提高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含量,将更加突出人文关怀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新发展取向.围绕人文关怀与城市现代化新战略理念的主题,文章介绍了国外人文关怀与城市现代化新战略理念的成功经验,结合江苏省实际,提出了实现城市文化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战略理念与城市化目标,并就实现这一理念和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零售领域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出现了一大批知名的大型商贸集团.零售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使本土商贸集团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维护商业主权,本土商贸集团必须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以本土民族生活为源头,深切地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家庭伦理、情爱伦理和人的正义观等人伦道德的嬗变,揭示当下道德变异和人伦困境。进入新世纪西部少数民族作家从关注现实人伦转向生态伦理的探索,提倡走近自然,保护生命的人文关怀。西部少数民族作家坚守民族文化立场,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叙事的现实手法,又在世界文学背景的映照下,自觉地借鉴西方现代小说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始终都把追寻现代性和现代化作为梦想与目标。不断引进国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与利用外来的资源改造本土的旧文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构成了推进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主要动力。在追寻现代性梦想的过程中,中国文学逐渐形成了以“惟新是尚”和“现代化焦虑症”为核心的新传统。在反思这种历程之时,确立本土问题意识和本土立场,对于走向未来的中国文学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音乐教学已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作为培养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师范院校,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本土”音乐,注重人文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王明丽 《齐鲁学刊》2008,(2):158-160
从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追踪女性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立足于精神/社会性别建构的家园意识,身份认知中角色的互补与冲突和文化原型的梳理,旨在从社会历史语境的语言深穴中发掘出"这一个"带血带肉的女性形象,以及中国本土女性的现代化的生存经验和现代性的审美体验,即女性生存的真实生态和本质。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学校图书馆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学校图书馆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了我国学校图书馆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加强我国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探索本土资源与教育的内在关系是现代教育一个新趋向。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物化,是一种古老的智慧结构,也是科学理性意识经人文思想、伦理观念反复陶冶出的世界观的反映。通过对当地民间美术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浓郁的人文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直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展开,清华园里相应地出现了一股文化运动的思潮,当时称之为"清华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感染时代精神的清华师生们,开始以犀利的眼光,反省清华教育中的"美国化",重新检讨清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形成了中西文化调和的校园思想氛围。深处其间的清华学子们,同时感受"整理国故"运动的强烈影响,于是从批评学校忽略中文教育发端,而后扩展至呼吁学校加强国学教育,直到最后在多重因素的衡量之下,校方遂在清华改办大学之际,创立了旨在"中西并重、新旧沟通"的国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农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作者从制约农民现代化的因素入手.提出农民现代化应以提升农民的主体性为起点,突破二元体制的新体制与制度构建为重要保障,通过教育培训的根本途径,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 ,清王朝进行的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重要一步。清王朝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要求 ,然而清廷自身的反现代化因素又最终埋葬了这次现代化的尝试。清政府的反现代化因素把农民和社会精英推向自己的反面 ,这对中国当代的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类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两难。毛泽东的现代化目标是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也遇到了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这个难题,但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 ,毛泽东构建的新民主主义建国方案是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建国方案 ,从而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民主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师德修养的全面提升,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师德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现代市场经济使人们的师德观念经受了考验,也促进了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为人师表,自省自力,富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进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国华 《云梦学刊》2003,24(6):45-4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巨大成就证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钳制、阻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因素还很多,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建设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与清末新学制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珠 《河北学刊》2002,22(6):125-129
教育体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 ,在此过程中 ,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张之洞在湖北学制的基础上 ,仿照日本学制 ,制定了一个全国性的新学制 ,即“癸卯学制” ,以此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 ,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 ,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郑军 《北方论丛》2005,3(3):90-94
在明朝末年,由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开始了向近代化转变的历程.但是,由于明清鼎革导致了政权更迭,由此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成为中国传统科学近代化进程中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