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南宋时期四川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宋前期的宋金战争中,女真贵族曾多次重点进攻川陕;在南宋后期的宋蒙战争中,蒙古贵族也出于同一战略意图,不断攻夺川蜀,蒙古国主蒙哥甚至为此而败死于合州钓鱼城下.四川为什么会成为金宋、蒙宋必争之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南宋的定都、以及宋金战争和宋蒙战争的基本情况作一些分析,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六、元末红巾军“杀尽不平方太平”的革命逻辑公元一二七一年,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贵族建立了元王朝,一二七九年灭了南宋,统一了全中国。元王朝是以蒙古贵族为首、联合汉族大地主阶级和其他各族上层分子所组成的封建政权。各族劳动人民遭受着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双重灾难。元统治者推行反动的民族歧视政策,用强制的民族等级制度(把国内各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四个等级)来分化和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和斗争,借以加强封建等级压迫。蒙古贵族曾把大量农田圈占为牧场,把大批农民掠占为“驱口”(可以任意虐杀、买卖的奴隶)。  相似文献   

3.
六、元末红巾军“杀尽不平方太平”的革命逻辑公元一二七一年,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贵族建立了元王朝,一二七九年灭了南宋,统一了全中国。元王朝是以蒙古贵族为首、联合汉族大地主阶级和其他各族上层分子所组成的封建政权。各族劳动人民遭受着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双重灾难。元统治者推行反动的民族歧视政策,用强制的民族等级制度(把国内各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四个等级)来分化和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和斗争,借以加强封建等级压迫。  相似文献   

4.
夔州作为南宋夔州路首府,乃宋蒙(元)战争中南宋诸路首府之最后沦陷者,其战事之久、抗击蒙元之坚决,实堪宋郡之表率。元军占领夔州,基本完成对南宋疆域的征服,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了解宋蒙(元)夔州战争,对研究南宋后期川东抗蒙(元)历史意义重大。就宋蒙(元)之战中夔州宋军战备状况、夔州战事本末、支撑夔州长期抗蒙(元)诸要素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宋蒙(元)夔州战争真相。  相似文献   

5.
夔州作为南宋夔州路首府,乃宋蒙(元)战争中南宋诸路首府之最后沦陷者,其战事之久、抗击蒙元之坚决,实堪宋郡之表率.元军占领夔州,基本完成对南宋疆域的征服,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了解宋蒙(元)夔州战争,对研究南宋后期川东抗蒙(元)历史意义重大.就宋蒙(元)之战中夔州宋军战备状况、夔州战事本末、支撑夔州长期抗蒙(元)诸要素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宋蒙(元)夔州战争真相.  相似文献   

6.
元朝是中国封建大统一的时代.蒙古贵族于公元1234年灭亡金朝,统一了北方,1271年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金朝末年,由于接连不断地战争破坏,北方地区人口锐减,元太宗七年(1235年)初次“下诏籍民”,结果“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873,781,口4,754,975”.与金朝明昌六年(1196年)的户口极盛时期相比,户数减少87.9%,人数减少了90.2%.公元1235年,是金朝灭亡的第二年,尚处于混乱状态.在此情况下统计的户口,肯定  相似文献   

7.
谢枋得(1226~1289年)是南宋著名爱国志士。他关心人民,蔑视权贵,曾经无情地揭露南宋的腐朽统治。他保卫祖国,反对投降,曾经全力抗击蒙古贵族的压迫。他贫贱不移,坚贞不屈,曾经多次拒绝元朝的诱降。他一生对本民族的前途满怀热情与希望,对压迫者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即使在斗争失败以后,他仍耿耿志节,  相似文献   

8.
前言蒙古帝国第四代大汗蒙哥(宪宗)在他统治的第七年(公元1257年)下令远征南宋,并亲自率军向四川方面进发。但是,他在翌年秋七月(旧历)因军中蔓延传染病而死于前线合州附近的钓鱼山。因此,不仅他计划覆灭南宋的事业遭受挫折,而且围绕大汗汗位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发生战争,引起了“阿里不哥”之乱。  相似文献   

9.
一二五九年的宋蒙鄂州之战,是宋蒙间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由于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也由于蒙古贵族内部争夺汗位的矛盾斗争,结果以鄂州保全,蒙军撤退而告终。鄂州之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二五八年——一二五九年蒙军进行的大规模攻宋战争的最后失败。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和宋、元官修正史中的一些谬误,特别是在宋亡以后出现的所谓宋蒙曾有“鄂州和议”的说法,影响了治史者对鄂州之役的研究。本文拟就这次战役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0.
二、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及各教派上层人物利用宗教相互争权的斗争 (1)关于萨迦派执掌西藏地方政权和萨迦与止贡派之间的战争 公元1189年(藏历第三甲子之已酉),蒙古汗王成吉思汗(,1155——1227)统一蒙古各部以后,逐步向亚洲中部、西部和欧洲东部发起远征战争,首先制伏了外围的侵略势力,然后才在中国国内发动了统一的战争,除西夏(原注:藏史称“”)、南宋和金国(,原注:满洲国)之外,统治了国内大部分地区。成吉思汗利用当时在西藏境内各个教派,各个政治势力尚未统一的时机,于公元1206年(藏历第三甲子之丙寅)派兵入卫藏。卫藏、阿里等地首领,未敢抵御,全部归顺。于是蒙古和萨迦喇嘛遂有了初步联系。并且从卫藏地方把佛像和不少经卷带往蒙古地区,开始宏扬佛  相似文献   

11.
<正>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1190年(金章宗明昌元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出生于现今的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1257年(蒙古蒙哥汗六年。南宋理宗宝祐五年。)在今河北省获鹿县的寓舍病亡,终年68岁。 元好问逝世后,他的门生郝经用马车将其灵枢运回故乡,葬于元家坟。1282年,他的门生魏初和姜  相似文献   

12.
南宋中期,铁木真率蒙古军队,挥师南进,威胁金都。金宣宗于嘉定七年(1214年)五月十八日,率领朝中文武僚属从中都(今北京市)南迁南京(今河南开封市)。面对蒙古军队的步步紧逼,为摆脱困境,金主放弃联宋抗蒙的正确主张,听从尚书右丞相术虎高琪力主南侵宋朝,“以广疆土”之谋。金朝遂弃约背盟,每路出动数以十万、二十万计的精锐之师,自嘉定十年至十四年(1217—1221年)五年间,不断地进攻南宋的京湖地区,企图从侵略南宋的战争中得到被蒙古侵占的领土和财物损失的补偿,并进而灭亡南宋。南宋中部掌管军政经济大权的封疆大吏权工部侍郎、宝谟阁侍制、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赵方,于嘉定五年(1212  相似文献   

13.
两都之战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战争期间,大都方面控制着中原和东南富庶之地,采取较为适宜的政治对策和军事部署,最终消灭上都集团,取得战争的胜利。尽管这次战争持续时间不长,但结果却削弱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力量,造成最高权力的转移,对元后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子 《山西老年》2008,(9):30-31
宋代赵氏王朝治理天下319年,重文轻武,北宋、南宋屡受辽(契丹)、西夏、金、元的侵扰,战争不断,政局动荡。尽管如此,宋代作为我国古代文化艺  相似文献   

15.
从蒙夏战争开始 ,经过 70年之久的统一战争 ,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最终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统一大业。在促成统一的众多因素中 ,藏传佛教起到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人所始料不及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新兴的蒙古贵族上层接受了藏传佛教 ,并在其教义仪轨中找到了“佛我一体”统治僧俗的理论依据 ,反过来 ,在蒙古贵族上层的推崇下 ,藏传佛教继西夏之后又得到了新的保护和发展 ,出现了后弘期的一个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6.
十三世纪后期,蒙古贵族在中国建立的元王朝(一二七一——一三六八),是一个蒙古贵族和汉族大地主互相勾结,残酷地剥削压迫各族劳动人民的封建王朝。人民所受的苦难极为深重。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在这近一个世纪的黑暗岁月里,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盛极一时的元王朝这个庞然大物,就是被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冲垮了的。元王朝自忽必烈死后,日趋腐朽没落。忽必烈以后的继承人,抛弃了忽必烈坚持统一进步、反对分裂倒退的革新路线,大大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土地集中的现象日益严重,蒙古贵族和汉族大地主强占民田,进行土地兼并。有一家贵族占田竟达三十二万五千顷  相似文献   

17.
据史书记载,南宋晚期,蒙古汗国发动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的进攻。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重庆北大门钓鱼城的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历经大小战役200馀次,抵抗了蒙、元倾国之师,创造了坚持抵抗战争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取得了击毙蒙哥汗(元宪宗)、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的辉煌胜利。今日合川就是当年的钓鱼城。岁月悠悠,光阴荏苒,昔日英勇的钓鱼城後裔们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精神,积极实施"农业稳市、科教兴市、城建旺市"三大战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铸造出新的辉煌,成为重庆市经…  相似文献   

18.
1258年,蒙哥汗因进攻南宋的东路军无功,改命忽必烈统率东路军。1259年7月,蒙哥汗在四川军中病死,忽必烈在军中闻讯,并得到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图谋即大汗位的消息后,即匆忙与南宋约和,赶回燕京。1260年3月,忽必烈在一批宗王大臣的拥戴下,于开平宣布即大汗位,5月,阿里不哥也纠合一批宗亲旧勋,在阿勒台驻夏之所宣布即大汗位。双方因而展开激烈的战争,至1264年7月阿里不哥失败,被迫归降,忽必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忽必烈登大宝后,使其得以摆脱蒙古贵族中守旧势力的牵制,按照他统辖  相似文献   

19.
二、元明清时期的草原文学公元12O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34年,蒙古与南宋军联合灭金。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版图。元代的疆域,史称“北逾明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乙。)实际上是东、南到海,西到新疆及以西,西南包括西藏和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游牧民族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发展到力量最强的时期。蒙古最早见于《旧唐书》之蒙兀室…  相似文献   

20.
从公元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灭掉了金,到1279年元人灭亡南宋小朝廷,这四十五年的历史,对于南宋来讲,是一段极为惨痛和耻辱的经历.一方面,它记载着广大汉族人民和爱国的文臣武将不甘屈服、反抗侵略的光辉业绩;另一方面,它又记录了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们苟安误国、屈膝媚敌的可耻行径.一方面,爱国的臣子和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忧心如焚、奔走呼号;另一方面,从皇帝到权奸、贵族却仍过着他们文恬武嬉、醉生梦死的生活.一方面,人民正在战争和饥荒的泥潭里挣扎奋斗;另一方面,统治者却拼命地在加紧搜刮、尽情榨取:历史就是这样不协调、不公平地写着.在这种内外矛盾一齐激化的、令人感到极度苦闷的年代里,一批勇敢地揭露现实、深刻地批判黑暗政治的词篇应运而生了.这些词篇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政治批判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