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搭建了光突发交换测试系统,重点分析了在极限情况下的光突发交换系统核心调度模块的处理能力最低要求.测试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在光突发交换系统网络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突发控制分组;测试环境是有突发性的高负载业务流;测试结构是8个多波长边缘节点和1个核心节点组成的复杂光突发交换系统.通过结果分析, 找出了极限情况下控制系统需要的最低服务速率;然后提出了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网络边缘节点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各模块的功能,提出了集中排队,独立排队和混合排队三种边缘节点突发排队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集中排队方案最好。  相似文献   

3.
OBS网络中边缘电缓存冲突规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传统的冲突规避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节点的电缓存冲突规避机制(EBR)。该机制通过将冲突的突发包偏折到与核心节点直接相连的边缘节点的调度模块的电缓存,来解决核心节点处的交换冲突。该机制在自相似业务源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可以较好地降低丢包率,并且代价较小;同时该机制的简单性使其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冲突规避机制共存,更好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用于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边缘节点接收调度模块的电路实现方案。该方案以基于虚拟输出队列机制的公平、高效的交换开关仲裁算法—输入串行为核心,利用两片高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同时进行6路千兆光突发交换网络数据的接收、交换以及以太网封装。六路数据完全独立,并且两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网的原理与体系结构,论述了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管理的实现,其中包括网络管理的模型与体系结构,管理端与嵌入式代理端开发工具的选择,光突发交换网的核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管理信息库的设计与扩展,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及故障管理三大网管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根据波长资源预约的原理,在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的设计中讨论了波长状态表在其中的应用。重点阐明了流水线技术在状态表的筛选和改写中的应用及其FPGA实现。分析结果表明,流水线技术能够适应高速实时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的调度任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在组装数据包前要采用交换阵对其进行突发汇聚,描述了交换阵常用的串行输入轮循算法,根据边缘节点中数据包变长突发汇聚的特点提出了变长串行输入轮循算法,并介绍了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的实现。最后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的资源占用与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交换结构性能的仿真信源的实现方案,其内容包含两种形式的交换结构信源:一种是均衡业务下的具有地址突发的信源,用于验证交换结构所需的缓存大小;另一种是非均衡的业务源,用于验证交换结构的仲裁算法的性能。经仿真证实,此模型能很好地满足测试交换结构性能的需要,有助于交换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光突发交换技术相对于光波长交换技术而言,具有信道资源利用率高、更适于传输分组业务等优点。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如何为各待发数据包分配信道资源,是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关键问题。该文给出一种较容易实现的波长调度方案,分析了其中各部分的功能及相关的信息处理流程,并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柴油车SCR系统CAN仿真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计量泵调试模块、计量泵信息反馈模块、发动机监控模块、OBD(on-board diagnostic)仿真控制模块、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系统环境监测模块、虚拟DCU(dosing control unit)模块、DTC(diagnostic trouble code)监测模块。搭建了半实物仿真平台,以验证柴油车SCR系统CAN仿真平台各模块功能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CAN仿真通用平台功能完善、响应速度快、软件运行稳定可靠。柴油车SCR系统CAN仿真平台设计合理,满足了SCR系统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分割策略的圈覆盖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机制,采用网络分割策略,大型的光突发交换网络被分割成便于故障管理的带有中心节点的环形子网或扇形子网,在每个子网内分别执行圈覆盖算法进行故障监测。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该故障监测机制对于节点平均连通度大于3的网络具备网络开销小、故障定位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下的SNMP管理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在该网络下嵌入式代理软件的设计,通过自定义串行接口实现对设备的本地管理,同时通过SNMP协议实现与管理方的通信,并给出了利用UCDSNMP软件开发包实现嵌入式代理软件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光突发交换是目前的网络发展趋势,而突发汇聚是它的非常关键的技术。利用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中的标签转发路径汇聚与信令协议(为适应光突发交换而有所修改)来实现突发汇聚,并对网络流量工程和数据的保护与恢复作了一些探讨。最后,给出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光突发交换所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