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西夏是公元1038年建立起的王国。西夏能够立国归结于西夏军事的强盛,而西夏的军事体育在西夏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夏的军事体育内容丰富,实际应用性很强,在战斗中发挥出特殊的作用。西夏军事体育是促进西夏军事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夏的农业、畜牧业、多种军事器械制造业、冶炼业的发达,使西夏军事力量和国力不断增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西夏人广泛学习各族先进技术,应用于军事体育之中,使之不断发展。在西夏历史上,科技成就亦促进了西夏军事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西夏统治者在立国之初就大力推崇和倡导佛教,致使佛教成为了西夏政权的国教,因此佛教及僧人在西夏历史有过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僧人在西夏社会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和享有特权;二是僧人在西夏社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做出贡献;三是佛教与西夏政权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编写了数量可观的西夏史籍,洪亮吉的《西夏国志》、王昙的《西夏书》、秦恩复的《西夏书》、陈崑的《西夏事略》等原书均已不传,徐松的《西夏地理考》据称国外有传本,沈垚的文章收入其《落帆楼文集》中,周春的《西夏书》有残本传世。吴广成的《西夏书事》、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张澍的《西夏姓氏录》和《西夏纪年》、王仁俊的《西夏文缀》和《西夏艺文志》、无名氏编纂的《西夏志略》等书均完整传世。这些西夏史籍的问世和流传,丰富了中国历史文献的内容,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西夏王朝在近两个世纪的国家管理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档案资料,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西夏文字的创制和社会组织的日益完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时期。为了更好地推进西夏研究,对现存文书档案的类型、内容及其价值作了论述,认为西夏文书档案是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和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5.
在西夏史诗中,李继迁被塑造为文殊菩萨和转轮王的化身。克什米尔僧人和吐蕃僧人均称西夏皇帝为法王。西夏皇帝陵台为八角形塔式建筑昭示了西夏皇帝的转轮王身份。拜寺口西塔的影塑表明该塔为西夏时期的转轮王塔,西塔的西夏文题记与西夏权臣任得敬有密切关系,表明该塔乃任得敬利用西夏佛王传统取代夏仁宗仁孝统治的政治产物。在任得敬集团覆灭后,夏仁宗仁孝在西夏宫廷诗集中更是以佛的形象被广为赞颂。  相似文献   

6.
西夏刻书印刷事业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以来,在西夏故地的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西夏文献,计有数千卷之多,还有版画、雕版等,大大丰富了中华古籍的宝库。本文通过已公布的材料和研究成果,对西夏的刻书印刷事业作了概述。西夏重儒兴佛,发展文化教育,大量刻印各种书籍,其中有国家法典、字书辞书、儒家经典等,而以佛经最多;用西夏文刻,还用汉文、藏文刻;不仅官方刻书,私人、寺院也刻;不仅有已经盛行的雕版印刷,还有当时最先进的活字印刷。西夏书籍装帧形式富于变化,版面设计别具特色,反映了西夏的人文形态和文化面貌。西夏后期仁宗时期,是西夏刻书最为繁荣的时期;西夏的刻书印刷中心,在京城兴庆府。  相似文献   

7.
198 6年 ,笔者在《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 4期 )上发表了第一篇专题研究西夏文书法的学术论文 ,题为《西夏文书法研究初探》一文 ,发表之后 ,被学术界认为是填补了西夏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同时也填补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研究的空白。 1987年又发表了《谈西夏文书法与创作》一文 ,入选宁夏社会科学院建院 10周年论文专刊 ,其中有笔者所创作的不同书体的西夏文书法作品。倘若对西夏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也未必见识过西夏文字 ,究其因 ,乃是因为元人在纂修辽、金、宋三史时 ,独未给西夏修一部等量齐观的纪传体专史 ,至于对西夏文的书法艺术更是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8.
西夏民族音乐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音乐有民俗乐、宫廷乐,且形式多样,作用不同,乐器种类众多,充分反映出西夏音乐具有鲜明的党项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在西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具有重要地位。西夏音乐的发展、演变既受党项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汉族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受音乐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经历了四个阶段,西夏音乐发展与西夏封建化历程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9.
西夏音乐文化发达,然而古代正史并不对西夏录记,西夏乐志亦不能见。所幸的是西夏文、汉文双语对译辞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及西夏流行汉文辞典《杂字》中记录有大量的乐器名称,为认识与研究西夏音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上典籍所载乐器名录中,均载"七星"一词。七星,在中原汉乐中亦极少见,然而在西夏却是较为常见且流行的乐器。据笔者通过大量文献与图像考证,西夏七星乐器为六孔按音,尺度较长,横吹,竹之所属的笛类乐器,在黑水城出土卷轴画中亦有所见。  相似文献   

10.
论西夏文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是西夏王朝创制和使用的一种文字。西夏大庆年间(公元一○三六——一○三七年),统治者李元昊命令他的宠臣野利仁荣创制了西夏字。西夏字产生之后,被定为“国书”,在官方文书中使用。宋景祐四年冬(公元一○三七年),西夏设立蕃汉二字院以教授蕃(即指西夏文)汉文字。《西夏书事》云:“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于是立蕃字、汉字二院。汉习正、草,蕃兼篆、隶。”当时,用西夏文翻译了不少汉文典籍以为西夏人诵习之用,如《孝经》、《尔雅》、《贞观政要》等。西夏著名学者斡道冲还曾以西夏文写了《论语小义》和《周易卜筮断》等书。  相似文献   

11.
简论西夏文及其辞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夏古国的产生、西夏文的创立和使用,以及对西夏文献、西夏文辞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查考,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线索,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夏寺院经济研究是西夏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独特经济形态,对西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西夏寺院经济并非是西夏寺院与社会经济的简单融合。西夏寺院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当前研究进行梳理,不免存在些许不足,究其现状及原因,以便更好地把握西夏寺院经济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西夏党项羌音乐文化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音乐文化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孕育出兼具民族性与包容性的风格特质。西夏开国原主李元昊提出"王者制礼作乐,道在宜民;蕃俗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的美学原则。这一美学原则体现了西夏民族音乐思想形成的内在依据,塑造了音乐审美活动呈现的外部表征。在与中原汉族音乐文化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西夏音乐文化进一步确证了自身,获得了延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西夏建立后,因信奉佛教,大修寺庙与佛塔。在宁夏贺兰县潘昶乡王澄堡村发现的宏佛塔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形式与喇嘛塔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构筑方法,体现了西夏境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特点。宏佛塔是夯筑地基,楼阁式塔身和覆钵式塔刹组成,出土了大量的西夏佛经、佛骨、泥塑、小罗汉等文物,被列为"全国十大文物发现"之一。尤其是出土的绘画作品西夏彩绘绢质佛画(唐卡)、彩绘泥塑佛头像、木刻印刷雕版、西夏文字、玉人等珍贵的国家级文物,填补了我国西夏文物的许多空白,为研究西夏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有利的研究价值,成为我国"唯一见证西夏王朝佛教文化的最大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5.
汉文西夏文献,自宋迄清,代有其书。宋朝为其初创积累时期,所成诸书是汉文西夏文献中最具价值的;辽金元三朝是其辑录散佚时期,经过元朝史家的“精心删汰”,大量的西夏原始文献从此都亡佚了;明朝是其重辑创新时期,在编辑汉文西夏文献时所作的有益尝试为清人提供了借鉴;清朝是其辑佚勃兴时期,经过清朝史家的钩沉索隐、重修重著,形成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汉文西夏史籍,为今人研究西夏提供了诸多便利。  相似文献   

16.
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档案立法工作,西夏建立伊始景宗元昊就着手建章立制,天盛年间仁宗仁孝敕命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西夏王朝在文书的拟制、处理、传递和档案保管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法规条文。西夏档案立法受到唐宋档案立法的影响,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具有西夏民族和地域特色,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弊端。  相似文献   

17.
把“西夏”和西夏王国等同起来,这和历史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首先,指代西夏王国的“西夏”,不是本土之自称,而是异域之他称。其次,在宋代以前,“西夏”不是政权专称,而是地域名称。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西夏”有着不同的含义,但自晋代以来,以河西走廊为“西夏”的说法是中原社会最为普遍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西夏文书管理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是以党项羌族为主、建都今宁夏银川市的一个封建王朝 ,在公元 1 0 3 8年正式立国之时 ,西夏统治者依照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制定了适用于本国的法律制度 ,其中文书管理制度是西夏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夏天盛律令》等汉文史籍 ,从西夏文书收发登记勘验制度、传阅签名制度、文书核稿制度、文书安全保密制度、文书清退、销毁、归档制度等方面对西夏文书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夏与丝绸之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与作用、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交通、西夏与丝绸之路贸易、西夏对丝绸之路的经营等方面回顾、分析20世纪初至今国内外学者关于西夏与丝绸之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是西夏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西夏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受到了西夏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本文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其他有关西夏汉文史籍,从文书队伍、文书格式、文书内容、文书语言等四个方面对西夏文书撰拟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