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正> 城步苗族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创造了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由巫祝举行祭祝仪式的傩歌傩舞广泛流传,尤其是苗族“庆鼓党”(苗语叫“打古堕”,又称鼓社祭、苗年大节、苗族丰收节等)活动规模最大,特色最浓,流传最广。据有关史料记载和老艺人记述:苗族“庆鼓堂”这一民间宗教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悠久,自元代起开始盛行,清代同治《城步县志》追记乾隆年间“庆鼓堂”活动:“……苗人  相似文献   

2.
“盍(hé)什”,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叫“壳什”。汉话称“过新年”,“新年传统歌舞节”或“拉歌节”。  相似文献   

3.
壮族蚂节     
“蚂节”,是流传于广西天峨、南丹、东兰等县壮族的传统节日。 相传青蛙是天上玉皇派来人间报晴雨的,后被人杀害,从此天旱,民不聊生。壮族先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给青蛙隆重殡葬。此后,人间又过上了好年景。为了感谢青蛙的恩德和祈求平安、丰收,人们每年都举行“蚂节”,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4.
“哈节”,是京族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哈”或叫“唱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据《防城县志》记载,在山心岛一带的京族人民,“农隙时,择定地点,于月白风清之夜,邀集邻人,举行歌会,以资娱乐。其所唱之歌,乃系民歌,俗称山歌。参加者分为两部,一部为男性,一部为女性,两方均有谙熟山歌者二、三人,名曰歌屯。男方择一歌喉清脆之男童,名曰歌郎,女方亦择一歌喉清脆之女童,名曰歌娘,男女相距约五、六丈,由歌屯将山歌逐句低声口授,歌郎或歌娘即循声高唱,一问一答,声调和谐,其乐  相似文献   

5.
现今羌族人大都有汉姓、汉名,这是羌汉人民长期交往的结果,在历史上,羌人却有自己独特的姓和名。在古代,羌人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节”,“节”是由血统关系组成的集团,含有亲戚、家庭的意思,“节”,其实就是氏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着  相似文献   

6.
摆手舞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摆手”在永顺县土家语叫“舍把”,龙山县叫“舍把日”,古丈县叫“舍把把”,在保靖县的一些地方叫“调年”。因它以摆手为基本动作,有歌有舞,故叫“摆手歌舞”。清代有《竹枝词》云: 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 冬冬鼓杂喃喃语,煞尾一声嗬也嗬。摆手歌舞从形式和传统习惯上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主要祭祀八部大王,小摆手主祭土司王——彭公爵主。在土家族一般较大的村寨或较集中的  相似文献   

7.
蚂(青蛙)节是红水河一带壮族民间一个古老而独特的传统节日,东兰县是蚂节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每年春节举行的“祭蛙婆”活动,其仪式包括请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这种质态古朴、文化内涵丰富的祭蚂活动,是壮族及其先民进入福作农业社会以后,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了繁衍、粮食丰收而生发的对青蛙崇拜的一种仪式。蚂节中的敲铜鼓、唱山歌、跳舞等活动,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展示了当地壮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增进了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桂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居住的一支瑶族,因其服饰多为红色,人们习惯把他们称为“红瑶”。红瑶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叫“红衣节”。每到那一天,红瑶人不分男女,都要身着红色盛装参加聚会或相互来往,瑶山便热闹起来。2002年9月28日是龙胜红瑶的“红衣节”,笔者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一样,怀着好奇之心来到龙胜,观看瑶山奇景,品味奇特的民族风情。尚未到瑶山,在龙胜县城里我便看到很多盛装进城的红瑶妇女,街上好似飘动一簇簇红艳似霞的映山红,颇为好看。我的相机也就开始忙了起来。没想到到了和平乡瑶山,更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9.
“布泰”村的年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加信府金满县诺囊乡侬肯塞村的村民“布泰”,据其自述是从越南奠边府辗转经过老挝而后落居于今地的,相传已历5代。在“布泰”村中,每年除1月和12月没节过外,其它各月均有节日。二月“潘关栏”节(ban~4 kun~1 Ian~4)。“栏”是打谷时绞起禾谷拍打的器具,“关”是灵魂。“潘关栏”节就是借祭祀打谷用具以祈求谷物丰登的节日。节期不一,分散举行,由各家灵活掌握,只要在二月内哪一天都可举行。供品只用鸡蛋。其意是“栏”魂受用后滑溜滋润,会揽得更多的禾谷。一年开头,秧苗未插而过“潘关栏”  相似文献   

10.
王永 《民族论坛》2007,(5):20-23
<正>深藏在四川石棉县深山中的尔苏藏族部落每年农历八月丰收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新年——“还山鸡节”。他们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支系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一个在秋天过年的族群。尔苏人的新年会持续三天三夜的狂欢,其祭祀仪式和过年习俗更是神秘异常,依旧保留着远古时期农耕文化的鲜明特点。这个神秘的族群从哪里来,经过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如今仍然是个谜。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由于分布范围广,各居住区域地理环境、民族结构不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而分成很多的支系。其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与云南省广南县边界一带,居住着一支自称为“布侬”的壮人,他们在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其他壮人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他们每年逢七月十五日“擂背节”的习俗更著异彩。笔者身为“布侬”人,曾多次参加“擂背节”活动,近年来从事地方工作,又对“擂背节”作了一些调查,现将所了解的两省边界“布侬”人“擂背节”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围场酸菜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酸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酸”字。渍好的酸菜,酸中带甜、酸甜脆生。每逢秋季大白菜丰收,围场县的家家户户,都先把菜摊开晾晒,使其脱掉水份。然后,除去旧菜帮,削去根。由于叶子易烂,会影响酸菜味道,还要掐掉一些菜叶。酸菜有多种渍法。在围场最常见的是,先将白菜放入滚开的水中烫一下,再放到冷水里浸洗。乍热乍凉,这叫激酸菜。洗好的菜装入缸里,撒上盐和花椒。过一两天,再往缸里兑少量的水,  相似文献   

13.
梦见了爸爸     
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可对我来说却是奢望。当我降生到这个世界时,爸爸就被错划“右派”,流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襁褓中的我不知曾否在他的臂弯中偎依过。人常说,小孩儿咿呀学语,第一声叫“妈妈”,第二声叫“爸爸”,而我叫完了“妈妈”,却不会再叫“爸爸”。少不更事之时,常  相似文献   

14.
“穷八家”变成“富八家”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北端村,有被称为“穷八家”的八户。但是人们說,现在不应再叫“穷八家”,应称为“富八家”了。因为解放这几年来,“穷八家”的情况已經起了根本变化,穷根被挖掉了。“穷八家”这个名称怎样来的呢?这倒不是因为八家是全村最穷的,而是土改时,他们分到了地主的瓦房,八家住在一个大院里,大家就叫他們为“穷八家”大院。 1945年解放以前,穷八家的确是穷,八户人家有  相似文献   

15.
白族种植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的学者称白族为历史上的“水稻农耕民族”。因此,白族人民的习俗,特别是节日,多与水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绕三炅白族话叫“观上览”,意即逛三个园子。实际上,这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游春活动,也是栽插水稻前祈祝丰收的仪式。从农历4月23起,一连举行三天。头一天,盛装的男女老少排成长蛇阵,边唱边舞,从苍山五台峰下的喜州圣源寺出发。第二天到洱海边的村庄河涘城。第三天沿洱海边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三天内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边歌边舞。“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民俗中有关青蛙信仰与崇拜的起源说法较多,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稻作祈丰收,二是生殖崇拜,三是戏剧之神等,其中的稻作祈丰收说与生殖崇拜说得到较普遍的认同。笔者认为,青蛙信仰起源于原始巫祭祈雨,巫师交感星相而附会成对西方白虎七星中的“奎星”崇拜,然后被衍生为两种祭祀主题方向原始巫之星相学——奎星崇拜——祈雨——稻作祈丰收——社戏祭祀之神,原始巫之星相学——奎星崇拜——治水——驱邪逐疫——祈求生育平安。至今仍盛行的江西省金溪县青蛙崇拜现象,折射出南方古代民族青蛙信仰变迁过程中,由巫师对“奎星”崇拜而附会为青蛙神的交感点,从而揭示南方古代民族青蛙信仰由“理念”嬗变为神祗的“神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北方有个“鹰屯”“鹰屯”有个赵氏家族 这个地方,叫鹰屯,在中国的东北。只要你来到东北,只要你来到长白山区,只要你细心地向东北人打听那个叫“鹰屯”的地方,人们就会指点给你这个小村屯。  相似文献   

18.
来到风光秀丽的阿佤山区,当你从这家掌楼走到那家掌楼的时候,有一件事你一定感到纳闷:这些年阿佤山区年年丰收,却为什么总也看不到内地农家那种谷子满仓、包谷缀粱的丰收景象呢? 日子长了,你会发现,阿佤人家掌楼顶上用龙竹筒整齐排列的“天花板”,那就是粮仓。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节日的主要内容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朝鲜族春节的荡秋千、跳板和摔跤比赛,傣族泼水节举行的划龙舟,水族瑞节的赛马,彝族火把节的摔跤、跳火绳,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赛马、和射箭。这些传统体育竞技都为节日增色不少。还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就是本民族的节日。像苗族的“龙舟节”,侗族的三月三“花炮节”,藏族的“跑马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牧民,一年大体上有三次节日。即藏历年、“郎扎热甲”节和“罗让扎花”节。藏历年在汉族的春节前后,初一到初七为节日期间。大年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