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钱雪飞 《西北人口》2011,32(3):58-62
对江苏省南通市1440份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对各级政府为老服务的满意度、所在村居是否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居领导是否关心老人是影响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共同性因素;老年人对村居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老年人所在村居是否重视尊老敬老宣传、村居成员是否关心老人等变量仅影响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无老年人活动场所、村居领导是否尊敬老年人、是否有志愿者服务等变量仅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影响。社会应改善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对实际居住方式及居住方式意愿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和居住方式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居住方式及居住方式意愿是否被满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婚姻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居住方式及居住方式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对于单身(丧偶、离异或者未婚)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利用在山东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个人及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老年人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和儿子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CHARLS 2011年全国基线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社会地位、家庭经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复杂交互影响关系,解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社会地位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表现出双面性和复杂性;家庭经济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家庭经济对身体健康影响不显著,老年人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还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表现更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2011年数据,实证分析子女"啃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考虑了数据聚类特征的情况下,发现老年人向子女提供经济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而照看孙子女则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且,上述影响在不同老年人群体间缺乏一致性,也就是存在性别、城乡、年龄、不同经济状况间的差异。此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济状况及所在社区情况都会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年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02、2005、200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考察了年龄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自评。年岁的上升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超过了负向作用,因此,老人的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评价越积极。进一步考察了年龄积极作用三个可能的来源,包括年龄成熟效应、同期群正效应、存活效应,发现年龄的积极作用主要是由年龄的成熟效应引致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实现居住偏好的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而实际居住安排与居住偏好偏离程度越大,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越低.但不同居住安排间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子女的经济支持,个人纯收入和相对生活水平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亦有显著影响.尊重并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偏好是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肖日葵 《西北人口》2010,31(3):86-90
基于2007年下半年对厦门市城区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数据分析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明,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厦门市城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88.3%的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二元logistic回归的conditional forward分析显示影响厦门市城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经济够用程度、子女孝顺程度、日常生活方便程度、婚姻状况、心理状况,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34.2%。  相似文献   

9.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关关系研究对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积极应对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验证三种类型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引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形成多元多重中介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检验阐述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陪伴关爱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最大。而相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0.
重视非正式支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观感受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终指标。由于非正式支持能够满足老年人紧急援助、情感交流、安全心理的需要 ,在我国重家庭重亲情的环境中 ,构成了老年人心理的主要依托 ,从而成为影响老年人主观感受并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就北京市老年人口对社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养老服务的需求、养老意愿的选择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养老服务的意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芳  张净 《西北人口》2014,(3):96-101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养老成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描述全国养老示范社区—广州市逢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逢源社区开展养老一条街、一条龙服务,以半公益的性质满足老人不同的需求,开拓了一条多元化、社区化的养老服务新路子。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空间资源匮乏、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服务人员缺乏专业训练等问题阻碍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只有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增强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覆盖面,打造专业性的服务队伍,提高服务品质,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营造幸福老年社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彭远春 《人口研究》2007,31(2):81-91
基于时空情境变化的背景,结合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业农民工的566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农民工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模糊认同的状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入城前居留意愿、大众传媒接触程度、在城从事职业数、月收入满意度、家庭支持外出务工程度、务农时间等6个变量最终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城市体验、进城期望、乡土记忆对农民工身份认同起着独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4.
刘泉 《南方人口》2014,(4):35-46
本文研究了我国家庭代际关系对老年男子(55岁及以上)生活幸福度的影响。根据代际连带理论,代际关系取决于不同的方面:居住安排,代际支持交换,代际情感以及代际准则。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发现代际关系对老年男子生活幸福度有显著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曾指出老年父母在代际关系中充当给予者时,其生活幸福度会提高;然而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父母得到子女支持越多时其幸福感越高。同时,代际情感也会显著地提高老年父母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是社会经济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选择居家养老的客观依据是 :城镇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基本实现了社会供养 ;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开始出现社会化趋向 ;符合中国国情。就目前社会状况来看 ,养老社会保险和老年服务社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实现居家养老的现实矛盾。大力发展企业经济 ,加快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改革 ,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的历史沿革、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老年保障是指家庭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从经济支持的角度讲 ,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经历了建国初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的集体保障、8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等三个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非平衡发展战略及事实上存在的等级制度 ,城乡老年保障存在巨大差别。农村老年保障形成了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水平不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在城市近郊出现了许多被征用了土地的农民,他们失去了原有的一项重要的养老支柱,而新的适合其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未建立,他们面临的老年风险突现,既影响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对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养老安排建立起有关他们的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happiness as a state of mind may be universal, its meaning takes culture-specific forms.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folk theorie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uncover lay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happiness in Germany and South Africa. To that end, 57 German and 44 black South African students wrote free-format essays in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the following themes were found: (1) satisfaction; (2) contentment; (3) positive affect; (4) social relationships; (5) freedom; and (6) the opposite of unhappiness. In addition, German respondents defined happiness in terms of (7) surprising events. The exact meaning content of the above-mentioned dimensions showed clear influences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However, strong culture-specific factors,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material living circumstances and linguistic influences, were also found.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deals with recent tendencies in mobile elder care in Austria. Based on the approach of ?interactive work“ the peculiarities of direct person oriented service work are elaborated as work with/at a subject. This contains a double subjectivity, i. e.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care worker and the client in the work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empirical results the contribution describes in a second step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is double subjectivity in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of employees. The consequences for the work in mobile elder care of recent tendencies towards economisation on and especially the resulted work strains for the employees are focused in the third part. Economisation and standardisation are seen as inadequate strategies because they ignore double subjectivity of work in mobile elder care. This kind of cost-efficiency measures endangers the health stability of the work force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service work and put the client in the role of an object. So the closing remarks try to draw some conclusions on the resulting dangers of the analysed tendencies for ?help cultures“ in mobile elder care.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zed data that were collected continuously between 1950 and 1974 from a rural area of the Gambia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kin on child mortality. Multilevel event-history models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at having a living mother, maternal grandmother, or elder sister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urvival probabilities of children, whereas having a living father, paternal grandmother, grandfather, or elder brothers had no effect. The mother's remarriage to a new husband had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child survival, bu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mortality rates of children who were born to monogamous or polygynous fath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human life-histo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