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体现一个城市市民综合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方面.志愿者工作作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积极因素,一直是廊坊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之一,架起了博物馆与市民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克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障碍,做好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将民族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工作,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创新。我国东部某省X社区和J社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将民族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既具备社区和地方特色,又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跨地域协作"与"专业化嵌入"社区民族工作模式,以有针对性、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解决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面临的一些难题,为进一步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了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唐柳 《西藏研究》2008,108(2):109-120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以西藏为例,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资金来源、资金需求及投融资体制障碍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的目标,创立"渐进式"投融资机制理论模型及城市建设模式,搭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提出西部地区应制定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打好产业基础,发展城市经济,推进城市化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管理和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据悉,为了充分挖掘怀化"杂交水稻故乡"品牌力量,发扬袁隆平院士的创新精神,怀化一些专家学者积极呼吁,倡导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创办一所以水稻杂交科技为本的大学,培育怀化城市的文化气质与魅力。在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革命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支撑和引导的作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为主要依托。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观念障碍,加大工作力度,调整老工业基地与城市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殷悦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82-183
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公园的意义和作用日益明显,市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放式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公园建设的首要条件,城市公园也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作为国家的心脏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未来北京建设开放式城市公园还需要科学的调查和研究.以下本文对未来北京建设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意义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居天下之中,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著名的文化起源之地.所辖的管城回族区,距今约3600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郑州商城的中心,有着极为悠久、辉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本文通过对管城回族区文化建设现状的了解分析,认知千年商都管城的沧桑巨变,探索促进商都文化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8.
钦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南部沿海对接东南亚地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城市。作为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在文化交流中担当着港口城市的名片输出重任。本文从钦州坭兴陶的发展历史、坭兴陶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创新思路等方面,分析了坭兴陶文创产品研发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创新研发策略。以期达到宣传推广坭兴陶文创产品,并使其快速走向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对内可以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对外可以彰显城市的形象和风采,是城市的文化渊源与精神品格的凝练.城市精神承载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底蕴、现实风貌和未来远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彰显和弘扬石家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何进一步深入提炼和涵养城市精神,就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石家庄的地缘文化及历史传承与变迁来分析石家庄城市精神的构建,从地缘文化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蕴含着“崇山乐水”的城市精神底蕴;从历史传承看,石家庄城市精神中内涵着“和合文化”的城市精神内核;从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的取向来看,呼唤着“诚信立市”的城市精神精髓.  相似文献   

10.
何一民 《民族学刊》2017,8(4):1-14,94-96
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其独特的绿洲生态系统对新疆城市的影响显著.绿洲和绿洲城市成为新疆城市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农牧业时代新疆绿洲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绿洲城市与绿洲具有一致性特点--不平衡性、分散性和封闭性;二是新疆绿洲城市数量少、规模小,长期发展缓慢.进入工业时代,新疆绿洲城市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初步形成绿洲城市区域体系;二是绿洲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经济城市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多功能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四是绿洲城市出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新疆绿洲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陈春艳 《民族学刊》2022,13(10):1-6, 128
大量少数民族由农村迁移至城市,既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民族工作和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并有助于在城市地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有效破解城市治理的难题。应从完善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机制和体制,努力提高城市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关注并及时满足城市少数民族的精神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城市常住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四个方面去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城市节日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城市节日的公众参与性与公共性仪式表演体现了城市节日文化空间民俗的本质特征.而城市节俗的历史文化特性集中体现在城市节日的娱乐性、宗教性及消费性三大方面.我们从传统节日与新型节庆的角度观察城市文化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营造过程与历史流传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在日益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化传统如何与城市当代生活融合,城市如何借助传统节日来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建立沟通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机制.日本、韩国城市节日与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市民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大多是一个地方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人口流动性大 ,社会影响力强。加之现在流动到城市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 ,城市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掺杂在一起 ,具有敏感性、辐射性、连锁反应性等特点。城市民族关系已经成为反映我国民族关系好坏的晴雨表。因此 ,研究城市民族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将从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城市民族问题及其主要内容、特点 ,城市民族问题与城市民族工作等五方面分析、论述城市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认为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加 ,并且在城市中形成相当数量和规范的少数民族聚落和社区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日益凸显。文章提出解决城市社区民族问题的对策 :充分照顾人口较少的民族的利益 ;贯彻多元一体文化政策 ;认真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规、深入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城市民族学、城市社会等学科的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乔宇静 《民族论坛》2011,(6X):48-49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枯竭而转型,如何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实现城市转型,使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众多资源型城市的紧迫问题。以煤矿资源产业发展起来的平顶山同样面临城市转型问题。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选择模型,实证检验说明,资源型城市平顶山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培养旅游产业,促进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雅红 《民族论坛》2006,(12):16-17
本文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城市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在城市发展观念、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管理角度看,城市民族管理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工作部门、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同时,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城市民族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深入探析当前城市民族管理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加强民族管理的积极功能能够缓解城市少数民族对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对维护城市民族团结和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座城市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该地区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浓郁的人文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同时是一座城市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并在无形中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将地域文化融入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可促进提升城市认知度,展现城市精神内涵,提高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民族问题日益显现,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将从城市民族问题、城市民族关系、城市民族工作等三个方面,对近些年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予以评述,提出笔者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高原、民族与宗教:清代西藏城市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一民  赖小路  付志刚 《民族学刊》2010,1(1):95-104,166
西藏地区城市出现较早,但发展相对缓慢。清代是西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商贸的发展,清廷对西藏统治的加强以及政教合一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都对西藏地区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清代西藏的城市多分布于河谷低地区域,呈现沿河流、湖泊分布的地域特征。西藏的城市空间布局也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寺庙等宗教场所成为城市的中心或重心所在。西藏地区的游牧经济也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发展进程,与内地相比,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形态不完善,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