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80名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40)和综合保温组(Ⅱ组,n=40)。Ⅰ组不进行额外的保温措施,Ⅱ组使用综合保温措施。监测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患者的鼻咽温和记录术后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鼻咽温和术后寒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体温降低、术后寒颤发生率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双管喉罩通气的效果。方法纳入86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3例)和研究组(n=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研究组患者采用双管喉罩通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诱导后插管前(T_2)、置入喉罩/插管后(T_3)、置入喉罩/插管后3分钟(T_4)、喉罩/拔管移出前(T_5)、喉罩/插管移出后3分钟(T_6)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气道峰压(Ppeak)、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时间点PETCO_2和Ppeak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置入喉罩/插管后、喉罩/插管移出后3分钟的HR和MAP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置入喉罩/插管后、喉罩/插管移出后3分钟的HR和MAP与麻醉诱导前对比升高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置入喉罩/插管后的HR和MAP与麻醉诱导前对比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双管喉罩通气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苏醒快,是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宫颈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ASAⅡ~Ⅲ级患者78例,分为3组(每组26例),Ⅰ组:BIS=30~39,Ⅱ组:BIS=40~49,Ⅲ组:BIS=50~59。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测定患者术前及术毕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计算Da-jvO_2,CjvO_2及CERO_2,统计术后7天内POCD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Da-jvO_2,CjvO_2及CERO_2术前与术毕均无明显差别(P0.05);三组患者S100β蛋白术毕较术前含量明显增加(P0.05),且Ⅰ组含量明显小于Ⅱ组和Ⅲ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7天内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麻醉深度对宫颈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无影响,深麻醉状态可以减轻患者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在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血管疾病护理及介入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关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借助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和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相应护理前,两组患者GCQ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Q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1%,低于对照组的20.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介入术后老年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创伤骨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腹腔镜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消化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124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比较麻醉前(T_1)、插管后5分钟(T_2)、气腹后15分钟(T_3)、拔管后5分钟(T_4)、术后2小时(T_5)时,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天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T_1,T_2时,两组患者MAP与H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T_5时,联合组患者MAP与H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内,两组患者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根治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方案效果较为满意,安全性良好,有利于其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是否能够降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鼻咽癌患者122例,简单随机抽样后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张口困难、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5.778,P0.001;χ2=5.002,P=0.025,P0.05;χ2=14.817,P0.001)。结论通过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围术期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白细胞介素-6及皮质醇恢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3. 3%,观察组则为6. 7%。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体加温联合充气保温毯保温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保温,试验组行液体加温+充气保温毯保温护理。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时间为(92.08±11.98)分钟、手术时间为(91.39±12.25)分钟、苏醒时间分别为(14.29±3.10)分钟,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输液量为(921.65±52.18)ml、术后24h引流量为(299.32±23.78)ml、术中冲洗量为(428.32±33.65)ml、尿量为(241.65±21.98)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5℃≤体温36℃、外感发热反应、寒战、体温35℃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前实施液体加温+充气保温毯保温护理可有效缩短麻醉复苏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输液量、术后24h引流量、术中冲洗量、尿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NEIHE)与血肿穿刺引流术(HPD)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炎性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血肿穿刺引流术比较,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较少、预后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保温干预改善老年肺癌全麻手术患者各类相关指标数据。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81例,入选对象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按接受治疗时间随机数字表分为保温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术中保温干预包括了多种保温措施,观察两组对象围术期各类相关指标数据。结果保温干预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例数、躁动例数、肺内合并症例数及ICU停留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术后体温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P0.01)。结论保温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相关指标数据,减少术后寒战、躁动和肺内合并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嗜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安全、见效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麻醉方法,值得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对康复科老年卧床患者的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1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6%,相比于对照组院内压疮发生率16.4%,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护理干预效果更明显。干预前两组2期压疮、3期压疮患者的PUSH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USH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痊愈时间为(9.55±0.12)周与对照组的(12.70±3.38)周比较,观察组压疮愈合更快,t=10.3654,P=0.00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93.2±1.1)分与对照组的(81.0±2.6)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t=6.3660,P=0.011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老年卧床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压疮治疗效果,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七氟烷与异氟烷分别复合丙泊酚两种全麻方法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选取94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量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异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中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与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气管插管即刻时MAP与HR数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拔管10分钟后观察组苏醒效果(OAAS)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维稳,安全可靠性较高,麻醉效果较好,有效减轻患者康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四维度创新模型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8例,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均行PCI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上述基础上观察组配合JCI标准四维度创新模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ESCA)、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3.26%(P0.05)。结论 JCI标准四维度创新模型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PCI术后老年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增强自护能力,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术中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术中保温护理,从手术出血量、术毕体温、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6方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基于ELISA法对两组患者在入室后和术毕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SSI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指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毕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入室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保温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术后SSI发生率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和针刺联合应用对老年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老年早期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行常规处理,对照组行中药内服和针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尿管留置时间、术后1月、术后3月膀胱残余尿量,及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26/45),P=0.023;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02,术后1月、术后3月膀胱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尿无力、小腹坠胀感、腰膝乏软、精神倦怠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和针刺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老年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