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领域和范围最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在社会健康治理领域开创了本土性、原创性的经验。这一经验的生成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逻辑紧密融合。保障人民健康是爱国卫生运动发展演变的逻辑主线,依靠人民治理,将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疫工作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路径。爱国卫生运动发展过程中坚持为了人民与依靠人民的统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统一、推进事业发展与维护人民利益的统一,彰显了人民立场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即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因应时代潮流和中国革命实际,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这一时期,党的主要事业及活动、特别是国共合作的实际工作,主要在广州;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民众工作、军事工作,基本上是围绕以广州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而展开;党的路线、政策、经验、认识以及领袖人才的锤炼,对后来的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广州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瑞金时期、延安时期之前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奠基性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爱国卫生运动是当代中国一场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的国家卫生运动。它的出现,一方面契合了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的卫生改造,另一方面,也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所发生的细菌战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卫生观念,增强了国人的体质;同时,它在卫生防疫方面取得的积极效果,获得了民众对于新生政权的认同,推进了新中国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构建。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国家政权实现了权力的进一步下沉和渗透,这强化了国家对社会及民众的控制与动员能力,有效地巩固并强化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策划了一场怂恿日本侵略中国、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远东慕尼黑阴谋。但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这一阴谋彻底破产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记取落后必将挨打的教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霸权主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经过初步的动员,各地贯彻《婚姻法》的工作启动开来,并在全国掀起了贯彻《婚姻法》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的贯彻《婚姻法》工作,尚带有强烈的政治运动色彩,直到1953年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后,才开始转入新式婚姻制度的具体建设阶段。1950—1953年贯彻《婚姻法》工作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步骤,并由此使中共中央进一步意识到加强宣传工作和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纪念牺牲的工农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军队将士、国际友人和无名烈士,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利益出发,纪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牺牲的党内外烈士,运用易于群众接受的形式进行社会动员。通过烈士纪念活动宣传革命口号,引导革命方向;宣传革命精神,形成崇敬烈士的社会风尚;同时忠于理想、甘于奉献的无产阶级政党形象也在纪念活动中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全国人民参加和支持的全国范围的民族解放战争。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推动,才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地抗日战争,并粉碎了国民党的分裂反共阴谋,坚持了持久抗战,维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发动和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危机,还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国家治理初期探索的重要部分,这一探索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奠定了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基础。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之处,从短时期看,总体性动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实现了快速应对的最优化,依靠党的组织系统,以情感性动员强化国民的共同体意识,树立国家的权威地位;从长时期看,爱国卫生运动成果的制度化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爱国卫生运动唤醒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国家逐步在民族地区建立现代科层制管理机构,进而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增强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性政党,其政治功能包括领导、宣传、组织、动员和凝聚等方面,它们互为联系、有机统一。政党政治功能只有得到实践表达才能真正发挥引领国家与社会的作用。共同缔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创新群众工作为基础,以塑造党群共同体为关键,着力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共同缔造的本质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宣传、组织、动员和凝聚基层群众,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实践与共同缔造的行动理念和行动路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共同缔造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实践和表达,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是回族人民爱国主义传统的产物,是粉碎日寇分化瓦解中华民族阴谋,坚持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日的产物,是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团结抗日的号召的产物。对蒋介石授意和白崇禧组建问题,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