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宋中期两位著名理学家张栻和朱熹关于理学基本观念——太极、理道、原性、中庸、知行的反复论辩,这在理学史上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他们之间存在深厚的情谊,由于穷理致知的论辩而将理学思辨达于精密细致的程度。他们虽然理学思想的渊源皆出自濂洛之学,基本观念一致,但某些具体问题又存在意见分歧,因此使理学思想丰富而深刻。他们表现的对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故在南宋中期以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南宋理宗朝,理学成为官学,正式确立了统治地位。肩负着道德理想的传承使命,南宋后期的理学家不断完善着诠释天理、建构秩序的政治蓝图。在理学由思想领域向政治领域拓展的过程中,《大学》逐渐成为南宋理学家阐释政治构想与价值取向的承载文本,《大学衍义》的完成将这一进程推向了新的高峰。通过对大学之道的义理诠释,真德秀将理学家的治国方略以政治伦理的形式予以固定,为积弊重重的现实政治提供思想指导,也为理学思想的政治化创造了极富时代意义的经典范式。  相似文献   

3.
张文利 《人文杂志》2004,(5):140-143
宋室南渡到孝宗时期 ,理学的发展呈现兴盛势头 ,宋诗也于这一时期走出了北南宋之交几无大家的相对萧条局面 ,迎来了它的中兴时期。南宋前期理学兴盛与诗歌中兴局面的同步出现 ,有其内在的关联性 ,理学家普遍具有的较高的文学素养、理学思想对文学观念的渗透及理学家与文学家在某些方面的相契合 ,是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反腐倡廉思想─—兼论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俞兆鹏朱熹的理学具有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反腐倡廉,是朱熹理学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发挥,也是朱熹理学为克服南宋中期社会危机所作出的急切反应,又是朱熹忠君爱国思想和廉洁奉公品德的集中体现。研究朱熹的反腐倡廉思想,...  相似文献   

5.
论魏了翁词谢桃坊中国儒家学说发展至北宋中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这个新儒学派曾自称“正学”、“圣学”、”道学”,南宋后期终于以“理学”的名义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并确立为统治思想[’。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在南宋时虽然数次遭到压抑与...  相似文献   

6.
乾道、淳熙年间是理学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 ,但同时也激起非学术层面上的对理学的冲击 ,这种冲击不过是强权对学术的冲击。从表面上看 ,它有效地禁锢了当权者视为异端邪说的思想学说的传播 ,但实际上 ,它适有助于抬高被禁锢的思想的地位 ,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其社会影响。乾道、淳熙年间南宋朝廷的反理学声浪是理学思想主导地位得以确立的前奏  相似文献   

7.
宋儒林希逸的理学思想一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笔者研究林氏的《鬳斋庄子口义》以及其晚年诗文集,逐步认识到林希逸是南宋理学家中一个有特色的人物.林氏思想集中于由内在进路体认天理,并且倡导开放的文化观,其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即心悟理、三教归一、归于自得.这是南宋理学发展中朱、陆之外的另一种思路.厘清这条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南宋理学的内部形态.  相似文献   

8.
朱熹理学是南宋以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它统治思想界数百年,影响深远。徽州是朱熹的祖籍,加上徽商的扶助,朱熹理学与徽州渊源极深。明末清初,徽州号称“理学之邦”,“东南齐鲁”。今天研究朱熹理学在徽州的流传与影响,对批判继承中国民族思想文化史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性和谐之美与天道和谐之美──考察程朱学派美学思想的核心维度荆成两宋是我国文化思想的繁盛期,其间以对后世影响深巨的理学为最盛。前理学时候,宋儒倡言“道统”,但还是执着于现实层面的,即以孔盂的仁义道德来教化社会。至学际天人、学至圣人的理学人物,则发展到...  相似文献   

10.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1165—1189),理学金华学派、湖湘学派、闽学与心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吕祖谦、张栻、朱熹与陆九渊的主要学术创见及其活动都是在乾淳之际完成或开始的。相对宽松的学术与思想环境是乾道、淳熙之时理学获得重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具备着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流派双重本质的理学在经历“元祐党禁”与“绍兴学禁”后的一次再生。作为一种非主流的儒家学派,理学得以从学术思想层面发挥和阐扬儒家义理而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客观上为最后获得主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晓骊 《兰州学刊》2010,(6):162-166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理学的成熟,理学思想逐渐向宋词的创作和接受领域渗透,成为词学思想的重要哲学渊源。在理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文人词学思想的核心逐渐从"合乐软媚"的本色论向醇雅中正的品格论转移。南渡之后,理学家积极参与宋词的评价和阐释,词学话语体系的建立或多或少地带上了理学的气息。理学以道德评价为旨归的美学思想更成为南宋后期词学理论的核心,并影响了词学思想在后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在宋代历史上,理学在北宋末年曾遭到统治者的禁锢,南宋时,随着时局的变化,统治者重新认识到理学在社会生活与伦理道德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其道统观念更对政治统治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而大力倡导新儒学,使得理学在南来才真正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并且对意识形态各个领域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表现为一股时代性的文化主潮。与理学本身的历程相似,理学词施也是在南宋真正确立,依倚着理学的强大影响,理学家的词学观念便逐渐由对词坛的渗透而被接受,由此而折射的理学思想甚至对整个家代词学产生重大影响。从词学的发展看…  相似文献   

13.
王立新 《文史哲》2002,(5):63-69
闽学与湖湘学都是二程洛学在南宋的流衍与发展。两个理学流派从各自初创时起 ,便有着极其密切而友好的学术关系 ,他们互相切磋 ,彼此诱发 ,推动各自的发展 ,也促进了南宋理学的繁荣。但到了朱子时代 ,两个学派关系之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讲友变成了论敌。尤其在张南轩过世以后 ,闽学以老大的姿态凌驾于湖湘学之上 ,遏制了湖湘学派的发展并相当程度地造成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度正以理学名世,乃朱熹门徒,是南宋时期巴渝的儒家正统文人。其诗文留存不少,但多应制酬答之类。诗文里常渗透着理学思想和忧国忧民之感,偶有乐观旷达的情怀。"以文为诗"、"好用故实"的南宋主流诗风对其诗歌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5.
洛学与永嘉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永嘉之学,原是洛学的分支;而南宋永嘉学派,却成为程,朱理学的“异端”。本文拟就其学术源流与思想演变,试加探讨。(一) 南宋时期,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唯物主义思想与唯心主义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展开辩论,形成全国三大学派。清儒全祖望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叶适字)断断其间,遂称鼎足”。  相似文献   

16.
苏轼散文在南宋风行天下的同时,也有着极大的争议性,受到诸多非议。其中,朱熹对其批评最为严厉,其对于苏文的负面看法从文章之"道"到创作技法的非议无不涉及,几乎可以视为苏文非议的"集大成者"。这主要出自于朱熹对当时"崇苏热"以及苏文大盛等社会现实的担忧,而在对苏文严厉批评的表象之下,理学实际上已经开始与苏学合流。  相似文献   

17.
<正> 宋明理学是我国古代思想定型时期,从北宋到南宋,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北宋五先生开创理学,南宋三贤继而发挥完善,建一代学术之规模,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十多年来,学  相似文献   

18.
稼轩词与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稼轩词与理学戴武军一提起理学,人们就想到它在文学史上起的阻碍作用,突出它背时、消极的特征。把它与豪视一世、独绝古今的稼轩词扯在一起,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理学作为南宋最有影响的哲学,它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哲学思辩能力。理学,作为儒家创造精神的凝固,它有不...  相似文献   

19.
胡宏是宋代湖湘学派的创始人,其所著《皇王大纪》和《知言》中不仅包含着完备的理学思想,也蕴含有丰富的史学思想。通过对其史学思想的探讨可以揭示南宋义理史学学派特点,也可认识到他对南宋义理史学的开拓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培 《江海学刊》2012,(2):186-195
文学精神是文学于哲学思想层面诸多意义的集中呈现。在南宋后期理学一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精神的基本问题是理学以何种方式对文学进行规范与重塑,并以何种形式在文学中展示出来。人生之本然,是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但当时的辞赋创作,对生存意义思考的热情大大下降,此期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在个人道德人格的臻于纯粹。当时的抒情言志赋热衷于是,深于忧患的人文情怀被道德自足代替了,文学中的乡居描写也为理学的齐家观念所重塑,重在描绘其乡土情韵,更具生活气息,更具醇厚之美。南宋后期理学家的治平理想是构建一个超稳定、超和谐的封闭社会,因此,对家国的忧患意识逐渐淡出辞赋,代之以对风俗醇厚的社会图景的憧憬与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