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郭曼东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发挥对市场经济应有的作用,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已成为我国社会工...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及公共服务,适应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引入社工机制和理念,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工服务、义工辅助、各方参与、社会运作”的社工人才队伍体系建设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健全、专业水准一流的人口计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既要注意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转变群众团体职能和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又要注意促进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产业化 ,在中国 ,实现社会工作的产业化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流动过程不仅是人们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空间转移过程,而且也是人们由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社会变迁过程,我国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发展康复社会工作,是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这里,就发展我国康复社会工作问题,谈些自己的认识。一、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亟待发展康复是一项为残疾人提供医疗的、心理的、社会的服务,以恢复和发展其从事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美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如何看待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思考,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发展,人们不应只重视数量而忽视生活的质量。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Calbmith)在其所著《富裕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他指出,经济增长已经不是社会的迫切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日益失去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价值,现在所应追求的是和谐、悠闲和有保障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上海市S区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村居工作人员转变为村居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村居社会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居工作人员的职业转变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村居服务介入存在重要影响,并且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服务领域呈现出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多项回归检验和相对风险比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村居社会服务体系的多元主体格局对专业社工的介入存在积极影响,但村居社会工作者的"名实分离"导致了村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偏差,形成了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一、“四个多样化” 对生育意识的影响 意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育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四个多样化” 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无疑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客观现实,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也影响人们的生育观。 (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对生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客观上对人们的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刘庆 《西北人口》2012,33(4):23-26,31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漂族"总量会越来越大。从故土来到异乡,由于社会制度、政策、以及老年人自身在心理等方面的弱性,他们在城市生活一定程度都存在着孤独、茫然、失落、无助,使老年人真正适应城市生活举步维艰。他们是一个等待关爱的群体,为消除他们对城市社会的陌生感、疏离感,提升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更好地"嵌入"到城市社会体系中,本文拟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初步探讨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贫困程度的综合判断蒋萍,王庆石,李婷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表现为生活困难。我们把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维持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称为贫困标准。理论上说,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生活质量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的重要范畴。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努力和结果是可持续的, 从而使生活质量真正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标志。21 世纪,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对我国实现老龄化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口现代化问题查瑞传一、人口现代化问题的产生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始自人们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首先出现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商业现代化、交通运输现代化,等等。继而,人们社会生活也出现了现代化的转变,文化、教育、艺术、科学、人...  相似文献   

13.
把握宣传对象心理搞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谢晓火邹包兰一、把握宣传对象心理状态的必要性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生育观念往往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并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这就使以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为目标的计划生育宣传显得特别重要,也格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已构成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我国十几年来推行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如何评估这些变化,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生活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和“产出”。其二,生活质量评估,有助于了解管理和决策所需了解的各种情况的变化,为国家或地区进一步制订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提供新的重要依据。无疑,生活质量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生活质量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历来认为社会除了物质资料生产之外,还有人类自身的生产。他们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人类自身生产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这两种生产是客观存在的,在  相似文献   

16.
人口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生活质量研究综述潘祖光自从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卜加尔布雷斯在50年代末首次提出“生活质量”的概念以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历史。由于50年代以来人类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从以经济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重大变革,人口“生活质量”研究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思考与对策李俊喜一、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出现的新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婚育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好计...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决定》的颁发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 贯彻落实《决定》,对于推动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稳 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事关我国发展战略全局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定好位、尽好责,以不负民族 重托,不辱历史使命。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军队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中央《决定》指出:“人口问题是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河南省新乡市Y社区的个案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老年人群体发生了社会隔离。这种社会隔离体现在制度、社区、家庭、自我四个维度,集体失语导致制度隔离,社会资本流失和国家在场导致社区隔离,代际关系嬗变导致家庭隔离,身份标签化及自我认同困境导致自我隔离。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应对策略为拒绝搬迁和跟儿子走。提出了老年人社会融合的路径:构建老年人利益诉求的制度吸纳机制;重塑社区公共空间,构建老年人社区行政吸纳机制;积极探索农村老年人居家照顾新模式,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促进老年人社区融合。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按消费主体不同,生活消费又可分为家庭消费和社会消费。家庭消费是最基本的,它是社会消费的基础。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这种小型化趋势对国家的产业调整、消费引导及企业产品定位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