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莹 《现代人才》2001,(2):38-42
经济的发展为科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知识、信息的积累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来临,使管理科学的研究从“物理”、“事理”扩展至“人理”。“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质是在“创新人”、“学习型人”的基础上,促进人自身的个性完善和全面发展,将组织远景规划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协调一致,使组织群落结构与个人的品性特征融合互动,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6,(10):98-99
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上,“鲇鱼效应”是指在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下,在组织内部挖掘或从组织外部引入一些“鲇鱼“,通过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整个组织的其他人员,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这里的“鲇鱼”特指那些业务骨干,即那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的个人感召力的人群,他们在组织中可以拥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力,但他们常常运用的却是非权力领导力,依靠个人魅力去带动和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员。  相似文献   

3.
一、关键绩效指标(KPI)基本概念 KPI(关键绩效指标)是Kev 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英文简写,是管理中“计划一执行一评价”中“评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个体和组织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KPI是指标,不是目标,但是能够借此确定目标或行为标准;是绩效指标,不是能力或态度指标;是关键绩效指标,不是一般所指的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管理学说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40多年发展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界也开始了实际运作。从最初“以员工个人目标实现为中心”,到“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与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再到“在现代组织变迁中研究生涯管理”,这种趋势表明其研究重点正在由个人延伸到组织,并不断寻求两者间的平衡。笔者试图从企业初创期入手,对在此阶段开展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提醒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者,在企业的开创伊始,就需关注职业生涯管理问题,以便擅用、造就及留住一流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职业生涯是指以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化为标志,以满足个人职业发展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职业角色,都应该事前做出设想和规划,这便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本文定位于从组织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管理中融入个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琳 《人才瞭望》2007,(4):55-56
当“80后”员工走进职场成为员工队伍中的主流,即将成为社会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时,他们所面对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80后”员工的特点分析出发,讨论了“80后”员工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并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解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组织社会化是由社会学中的“社会化“概念演变而来的。社会化起初用来描述新生儿童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成熟人)。后来,SChein(1968)与Van Maanen(1976)将社会化概念引申到组织工作情境中,提出组织社会化的观点,即指“个体获得承担一定的组织角色所必需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Chao等(1994)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组织社会化指个人调整自己以适应新工作和特定组织角色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组织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进入组织之前的外部人员到成为组织功能成员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表两簿一公开”提高年度考核质量邓州市人事局刘庆昌,黄彦鹏,刘士建在1994年度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工作中,我们以“一表两簿一公开”内容作为衡量工作人员德、能、勤、绩的主要依据,认真搞好年度考核工作中个人总结述职、群众民主评议、综合评价和确定格...  相似文献   

9.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组织承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员工激励管理的基础和根源。在企业中,核心员工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企业的核心资源,他们具有较强的价值优越感和较高的心理期望,却具有较低的企业忠诚度。核心员工更为关心的是个人在专业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个人的价值回报。对他们来说,企业仅仅是其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因此,他们被公认为是企业中“最难管理的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校教学改革中逐渐由结果性评价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性评价转变,以改变以往对学生“一卷定终身”的单一评价方式,开始重视在过程中评价学生,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学习表现作为课程主要评价方式。笔者发现,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带动个人,以个人推动“学习小组”,这种形式在高校教学过程性评价中,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还能为教师更合理地给予评价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个人责任与组织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在结合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长期事业发展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个人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职业的机会和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税务机关”是税务机关适应知识经济、知识税务要求的一种崭新运作模式,是一种从事教育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它以人们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使学习成为一个终身教育过程,使税务机关成为与社会教育系统相统一的集合体。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把工作与学习、个人自学与组织学习、知识更新与实践创新三者紧密  相似文献   

13.
任浩  赵枫 《人才瞭望》2006,(3):47-49
激励对企业员工而言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最或状态,并且可以引导其行为向组织目标的方向推进。巴纳德(Barnard)在其著作中写道:“组织的一个本质要素是团队中的个人具有将个人的努力贡献给一个合作的团队的意愿。不恰当的激励意味着淡化或改变组织的目的或导致合作的失败。因而,在所有类型的组织中,为成员提供恰当的激励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由此可见,激励设计在企业组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来设计某个具体企业的整套激励机制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有关激励过程设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朱洪 《人才瞭望》2009,(2):30-30
人事考试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职称考试、录用考试、竞争考试和定向考试四大类别,覆盖面越来越宽。涉及广大参考人员的切身利益,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伴随着这个“关注度”的提高,考试的不安全因素急剧增多,个人私欲。社会不正之风.某些以非法手段猎取考试秘密的营利性组织等正在以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腐蚀力干扰和破坏人事考试秩序。因此.“制度建设”在人事考试管理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浅析“双推双考”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作用周子健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采用"双推双考"(组织推荐和个人推荐、文化考试和组织考察)的方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对加快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重要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非政府组织,是指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也可以称之为“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民间团体”、“公民社会”、“社区组织”、“慈善团体”、“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第三部门”。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它不仅是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更是关系到非政府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认知因素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绩效考核也叫绩效评价,绩效是指社会组织及其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业绩、成果与效率、效益。它反映了组织和个人的工作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的有效程度,是评价组织和个人工作和管理最为核心的指标。绩效评价则是衡量和判断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效益的过程。绩效考核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组织与个人的工作状况和成果;发现工作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改进和提高绩效;考核结果可以作为使用干部及奖酬发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每月读评     
《人才瞭望》2023,(5):4-5
<正>人社部将适时调整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新闻回顾:《中国组织人事报》2023年3月3日报道,去年我国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编辑点评:个人养老金是由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通常所说的“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同时还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目前,每年缴费上限是12000元,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相似文献   

20.
钟萍 《人才瞭望》2014,(7):49-49
贯彻落实新条例.就要在选拔任用干部中严防三大“陷阱”.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选出好干部。 严防“彼得原理”.做到“因岗择人”。彼得原理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效应.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不胜任的岗位,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影响地方发展.所以选拔任用干部前要注重考察干部与岗位的匹配性.要把考察对象的能力素质、个性特征、个人志向与职位说明书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岗位要求选出最合适的人选.做到“因岗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