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设计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对1794名居民数据的探索性和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的合理模型以及各个因素对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影响关系和程度。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基础因子得到了修正;自治态度、自治实际控制感、自治行为、人格倾向、社区社会资本、自治认知、社会经济地位7因素模型为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的合理模型;自治实际控制感、社区社会资本、人格倾向、自治态度、自治认知是正向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扎根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探究影响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深层次因素。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 将资料中节能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编码处理后, 构建基于江苏省的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的中展现的脉络和关系是饱和的。居民自身的节能意识、行为能力、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对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包含社会规范、宣传教育和奖惩机制三个维度的情境因素间接地影响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能源信念、节能责任感、节能控制观、对能源问题的敏感度四个维度构成节能意识变量, 行为知识和行为约束两个维度构成行为能力变量——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五个维度构成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危机愈发凸显和严峻,推动企业增强自主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并鼓励员工的亲环境行为,逐渐成为环境管理中从个体行为视角改善企业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关键途径。本研究围绕自主环境保护意识、员工亲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社会交换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意识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并通过对芬兰某芯片制造企业288名员工进行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实证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分层回归的方式,解释企业自主环境保护意识及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自主环境保护意识及亲环境行为受到员工对组织支持因素的实际感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这一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为理解、推动企业增强自主环境保护意识、员工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及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绿色出行对缓解由机动车尾气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影响。引导城市居民形成常态化和主动化的绿色出行行为已成为必须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借鉴扎根理论,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出行者属性、出行者心理意识、出行特性、交通工具特性、社会规范、制度技术情境等六大因素构成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城市居民的节水行为,通过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中国城市居民节水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居民对节水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这2个因素对其节水行为的影响均正向显著,但知觉行为控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城市居民的生态情感(EA)整体上正向调节着计划行为理论中预测变量与节水行为的关系。提出在实施经济性措施的同时,实行增强居民环保态度、增进生态情感、营造社会微观层次环保文化,多项措施并举促进城市居民节水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能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健康是第一要素。他们对体育锻炼态度的好坏,对其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几方面,对大同五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大同五中学生体育态度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创新战略是制造企业应对外部绿色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构建了从外部绿色压力到环境承诺再到绿色创新战略的“认知-态度-行为”模型,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认知决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就资源情景对环境承诺的态度强化作用进行了验证。通过对396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检验,证实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行为决策由其对压力的认知反应及指向行为的态度决定,同时,表现为组织冗余的资源情景通过对环境承诺的强化来影响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认知-态度-行为”的认知决策机制不受企业成长阶段的影响。此外,相比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决策者对市场压力进行积极认知反应的意愿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从环境知识水平、环境状况认知、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保护态度、环境行为等五个主要方面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提高市民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环境战略制定行为的形成中,其受环境规制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最大;在环境过程管理行为的形成中,其受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最大;在环境宣传教育行为和环境信息沟通行为的形成中,其受管理层环境意识的直接影响最大,受利益链条的总影响最大;利益链条通过管理层环境意识对四类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均最大。为促进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实施,政府应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资金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益相关者应强化社区参与,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休闲农业经营组织应实行绿色生态经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大技术投入与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顾客忠诚形成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并采用实证的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服务质量,顾客信任对信用卡顾客的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是正相关关系,转换成本与信用卡顾客的行为忠诚是正相关关系,而与顾客的态度忠诚是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TPB模型分析框架,通过创建黑色旅游者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感知)行为控制、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量表,形成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25.0和AMOS24.0软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主要为:(1)黑色旅游者的主观规范对其行为态度及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方依恋对于黑色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及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3)黑色旅游者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其行为态度并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黑色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对其行为意向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抽样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模型,模型变量包括报考意向、报考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信念、规范信念、行为控制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精度较高且合理,各项模型拟合检验值都达到要求,能够较好地预测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研究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报考态度对报考意向影响显著,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居中,报考态度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环境行为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建筑学等领域,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日益成熟,环境行为逐渐进入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回顾,梳理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内涵,归结了环境行为的适应性、社会性、双重性和策略性特征,并对环境行为进行类的分析,构建了态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三种与环境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目前环境行为研究中的概念混乱、研究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对环境行为形成的社会互动机制的详尽分析等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以304名3-6岁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式构建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简称“主体性”)与家长饮食营养教育行为(简称“教育行为”)、家长对幼儿进餐行为的态度和评价(简称“态度和评价”)以及家长自身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教育行为对主体性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效果值为0.670;态度和评价可直接地或通过教育行为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影响,其总的影响力是0.710;知识态度行为通过三条途径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总效果值为0.533的影响力。三个预测变量,即教育行为、态度和评价以及知识态度行为,能联合解释主体性76%左右的变异量。因此,本研究认为成人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的重要支持者,幼儿自身则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发展的真正力量;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成人,只有将自己的外在影响建立在幼儿生理需要和心理因素等基础上,帮助幼儿将这些外在影响转移或内化为幼儿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在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中发挥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特别是严重的雾霾天气频发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探讨,政府将解决雾霾问题作为环境治理的突破口,然而公众在协同参与治理及个人防护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甚至无所作为。基于KAP理论模式,采用问卷随访调查和回归检验方法,从健康保护意识、环境态度与雾霾认知以及城市居民的雾霾防护行为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发现: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会对城市居民应对雾霾的防护行为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而且雾霾认知存在直接影响。其中,雾霾基本认知和雾霾危害认知均对城市居民应对雾霾的防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雾霾成因认知却无明显影响。因此,应加强宣传,强化雾霾基本认知和雾霾危害认知,引导民众树立健康保护意识与环境友好态度,促进公众对雾霾成因的了解,积极参与雾霾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福建省福州市470份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低碳政策不仅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节能行为,而且还会因为受到部分控制变量的调节作用,使得影响力度有所下降;价值观、从众心理、年龄、月均收入、行为便利性等5个控制变量会与一系列低碳政策共同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可适时对一系列低碳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增强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引导与调控作用;认知并调节对低碳政策实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营造更加有利于实施节能行为的社会环境;同时,对不同城市居民节能行为意愿的引导要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3年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环境模块的数据,围绕城市居民环境认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环境认知水平与环境行为参与水平较低,呈现出“知行皆不易”的特征。环境保护知识假设、环境问题严重性假设得以验证,而环境风险认知假设仅得到部分验证。具体而言,环境保护知识更丰富的城市居民,实施更多的环境行为;日常环境风险认知对私域环境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科技环境风险认知对私域环境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认为环境问题越严重的城市居民,实施更多的环境行为,但全国环境问题严重性认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小于当地环境问题严重性认知的相应影响,且当地环境衰退严重性认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更大。进而提出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行的环境宣传、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体验等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环境认知水平,促发更多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8.
计划行为理论是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对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进行了全面阐述,包括理论的提出、内涵,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行为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的ABC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肯定以往研究得出的环境态度影响环境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重点研究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在外部情境因素极其有利的情况下,积极的环境态度能够导致环境行为的发生,当外部情境因素不利的时候,积极的环境态度也不会产生环境行为。这说明了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受到外部情境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外部情境因素"合作参与"、"参与渠道"、"政策法规"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说明促进城市女性在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除了要培养女性积极的环境态度外,更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外部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立足外来经营者视角,基于乡村民宿投资实际情境,纳入风险感知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相关研究假说,并对不同投资规模的乡村民宿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投资态度正向影响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行为意图,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透过投资态度的中介作用对行为意图产生影响.(2)风险感知对投资态度具有影响作用,而对行为意图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外来经营者风险感知,且模型存在一条链式中介路径.(3)投资规模对各要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风险感知对不同投资规模均具有影响作用,且投资规模越大,风险感知越强.基于此,提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投资态度;同时应重视乡村民宿投资风险的负面影响作用,实现乡村民宿经营可持续性发展等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