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危机、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之时,中国农民不堪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领导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特殊的历史时代,使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动者面对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义和团本身的难解之惑,也使人们对这个特殊时代爆发的这场特殊农民运动的认识和评价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牟德刚 《江汉论坛》2004,4(8):106-108
非基督教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场运动中参与组织反宗教同盟,积极宣传收回教育权,借“五卅”运动之势引导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这场运动中,共产党人正确处理了宗教信仰自由和反对基督教的关系,在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问题上态度坚定,提倡教会自立,割断与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共产党人在非基督教运动中初步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把近代以来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1925年由英日帝国主义野蛮屠杀中国人民的“青岛”、“五卅”惨案引起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性反帝风暴中,彰德各界人民在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也一致奋起,掀起一场在古城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帝爱国运动,为安阳现代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笔者拟据所见资料,就五卅运动在彰德兴起之概况、原因、特点及影响等问题缀述成文,以纪念五卅运动65周年。  相似文献   

4.
一九○○年发生于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究竟是一次原始的反帝爱国运动,还是同时具有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史学界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义和团既反对帝国主义,同时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具有反清武装大起义的性质。有的更进一步认为义和团“主张打倒清朝皇帝和贪官污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义和团英雄们看来,‘大清亡,中国强’,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进行的原始的反帝爱国运动。给它以既反对帝国主义同时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评价,是不符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实际的。本文着重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略论“五四”运动在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五四”运动,以其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激荡起贵州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但贵州的运动却独具个性,用违反常态而又符合历史逻辑的步伐,表现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普遍规律。本文试通过分析贵州爱国运动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勾画“五四”运动在贵州这一侧面的轮廓。一“五四”运动前的贵州社会,是孕育贵州“五四”时期爱国运动的特殊土壤。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侵略剥削政策和地方分散的农业经济所结出的罪  相似文献   

6.
作为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思想代言人的买办知识分子,历来是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帮凶,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凶恶敌人。在中国人民历次的反帝爱国运动中,他们总是充当帝国主义反共反人民的别动队,千方百计地破坏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为他们的主子尽忠效劳。“现代评论派”对于  相似文献   

7.
(一) 一九○○年伟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帝国主义和清朝反动統治者共同鎮压下失敗了,中国人民身上被加上了一副更为沉重的枷鎖。但义和团的英勇斗爭,却打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步驟。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并吞或瓜分中国,而是改采“以华制华”的阴謀狡計,  相似文献   

8.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庄重大的事件,至今已九十周年了。对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即就建国后在义和团运动问题讨论中,也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自发的农民战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翦伯赞《义和团运动》,见《历史教学》1958年第11期)“义和团的农民革命运动象火山突然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它构成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反复发生的农民革命、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岛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异军特起”,同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进行了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爆发的胶济铁路大罢工和青岛日商纱厂大罢工,揭开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序幕。期间,青岛工人与上海...  相似文献   

10.
周宁 《人文杂志》2005,(6):86-96
本文讨论西方现代性想象中中国形象的野蛮东方化问题:一、西方现代性在东方与西方、野蛮与文明的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念秩序中构筑中国的野蛮的东方帝国形象,使中国形象成为西方现代文明认同的“他者”;二、该形象生成于启蒙运动晚期到帝国主义时代,中国形象被东方主义纳入“野蛮东方”的话语体系,表现出所谓中国的“独一无二的东方性”;三、中华帝国的野蛮东方形象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其中知识与权力的共谋机制耐人寻味也令人生畏;四、中华帝国的野蛮东方形象富于话语活力,从帝国主义到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谱系不断,反思与批判这种想象的文化-意识形态,必须追溯到西方现代性与启蒙哲学本源。  相似文献   

11.
陈天华是近代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活动家,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随着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认识的逐渐加深,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反帝爱国到反清革命的发展过程。他“坚忍奉公,力学爱国”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象邹容的《革命军》一样,起了震聋发聩的时代号角的作用。他的爱国思想和献身精神,在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教育意义。(一)陈天华成长的时代,正是外国侵略者步步进逼,中国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他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敌人,因此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虽也痛恨满洲贵族曾…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1—1864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这场起义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水平推向了顶蜂。由于这场起义爆发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即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穷途末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已打进了国门,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给这场起义染上了一层斑烂驳杂的色彩,它既颁布了反映农民小生产者理想的空想色彩极浓的《天朝田亩制度》,将中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四川人民所开展的以保路为中心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四川立宪派充当了倡导者和领导者。这个具有严重软弱性、妥协性的政治派别之所以能够在这场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充当主要角色,自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四川立宪派这一政治派别在二十世纪初年的出现,是以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自一八九一年重庆建成森昌火柴厂以后,四川民族工业便开始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五年夏秋之际,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一股“寻根”的热潮。在这场讨论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以及作为它的一种具体体现的各别的地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尊、崇,被赋予为中国文学提供扎根土壤的光荣职能。曾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激烈批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却被斥为“借助西方文化”,“从此切断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断裂带”。以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赢得了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的五四运动,同显然具有封建特点的“文化大革命”等量齐观地被视为切断文化传统的两个文化断裂层。在这场讨论中,鲁迅也遭到一些人  相似文献   

15.
创刊于1925年6月19日的梧州《民国日报》,是国民党梧州市党部的机关报,是广西第一张国共合作的报纸。当该报创办65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作纪念。反帝爱国运动中应运而生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广州和香港中国工人为响应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随即举行省港大罢工。这年6月23日,广州又发生“沙基惨案”,更激起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怒潮。于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革命风暴很快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五卅”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反帝爱国运动,因而自始至终得到国内人民、海外华侨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华侨卓有成效的声援,不但进一步暴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从而使世界人民深切同情,而且使国内人民从精神上得到巨大策励,在物质上获益甚多。对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一九○○年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威震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个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罪恶计划,显示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力量,成为半个世纪之后中国人民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压迫的奠基石之一。帝国主义对义和团运动的联合镇压遭到了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其中最重要的是列宁在1900年12月《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的战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目的,他特别指出: “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大发横财的人,那些利用自己的所谓文明来进行欺骗、掠夺和镇压的人,那些为了取得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利而同中国作战的人,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早就对中国实行这种掠夺政策了,现在俄国专制政府也参加了进去。”这是列宁代表了世界无产阶级对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所作的最有力的声援。  相似文献   

18.
严复(1853——1921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毛泽东选集》第1358页)之一。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者相勾结,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历史。1894年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的瓜分恶浪,使中国面临危亡的绝境。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1898年的变法维新运动正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摆脱封建束缚的要求。改良派和封建统治者围绕着变革与反变革,救国与卖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与此相适应,在文化思想战线上也展开了反孔与尊孔,新学与旧学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主要由农民进行的群众性反帝运动,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长河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它究竟起了什么样的具体的反帝作用,却是应当重新思考和讨论的。四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我国史学界就有结论说,是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各侵略国的瓜分野心”①。六十年代,有结论说义和团群众。打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②七十年代,有结论说是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③或者说是“挫败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前,崛起于中国大地的“五四”运动,是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以“五四”为界碑,划分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它擂响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战鼓,它是时代的曙光,希望的号角。在那风云突变的年代里,同全国各地一样,广西地区的各族人民勇敢地投入这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广阔而又丰富的历史内容,在祖国南疆的广西产生了巨烈的社会震荡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