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治秩序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基本的法律规章制度和达成的政治共识来展开政治事件活动的一种状态。亨廷顿从社会转型、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这三个方面对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做了详细的阐释,这对于我国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建设权威性、服务型的政府,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学者大多从狭义政治概念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政治冷漠现象,而鲜有学者从广义政治的角度去思考该问题。本文认为政治不仅包括狭义上的"关于公共权威以及公共权力现象",且包括来自民间的社会成员针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因此,从广义政治概念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且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政治文化的嬗变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政治文化规范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活,不同的政治文化演化路径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方式;而当前农民工政治参与陷入制度化参与虚置与非制度化参与激增的困境中;这一方面加大了社会的交易费用,降低了社会运行效能,另一方面,侵蚀着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研究的基础上,从制度理论创新的视角,提出应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生长的物质、制度、组织、社会及农民工内生能力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社会整体观出发,对政治与社会关系作了哲学阐述。他批判了一个普鲁士人即卢格对政治的狭隘理解,导致以政治理智蒙蔽社会本能,无法认识到社会贫困的真正原因。马克思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为无产阶级找到了消除贫困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他进而独特地阐释政治国家要消灭贫困,那它就应该消灭无产阶级这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从而消灭这个社会和作为它的产物的政治国家自身,只有这样,无产阶级才能获得彻底解放。马克思在关注工人阶级及社会的弱势群体的贫困之中,形成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以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哲学超越了资产阶级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本文从政治发展的视角进行解读,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层面阐述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认为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把民主政治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用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界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入手,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政治超越思想。本文作者认为,马克思正是在揭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对立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社会解放是市民社会的政治超越的唯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包括社会成员在政治体系中持有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政治文化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供依据;政治文化的研究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启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又呈现着多样的面貌。研究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即从这一新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揭示了这一群体的需要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引导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广义上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本身就是腐败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是清明政治。然而,当今世界,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腐败政治,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幸免。文章从政治学的角度,在分析政治一般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腐败政治具有相同的要素,但是其社会成因和归途具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关系着一个国家当下的政治稳定和未来的政治发展。青少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少年对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介体传播的政治信息进行认知、选择和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并随着政治实践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激发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内在机制需要国家和社会从坚持政治方向、改善政治环境、拓展政治社会化平台和途径等方面努力,促进青少年形成社会主流政治态度,坚定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合法性的概念入手,介绍了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对政治合法性的论证,探讨了政治合法性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腐败问题滋生,从利益与政治关系角度分析,存在私利的"个人"与政策的选择偏差,利益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不平衡,政策制度上的缺陷,"经济人"本身难以克服的弱点等影响因素,并建议重构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来解决腐败问题,使整个公共政策的环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民主政治观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模式进行探索的结晶。民主行政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拓展,是政府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体制安排和治理活动。毛泽东民主政治观蕴含的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民主行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推进当代中国民主行政建设,应以毛泽东民主政治观为指导,要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健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行政制度,落实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归宿.执政党的基本功能是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治录用和政治社会化.我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通过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治录用和政治社会化等途径,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制度体现和机制保障,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 ;如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农民组织建设。农民组织在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日益发挥着显著影响 ,然而 ,农村自组织资源非常有限 ,农民组织能力也极端脆弱 ,农民组织发展有待政府的进一步扶强和放活。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与政治不是同步发展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二者的递次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考察它的价值体离不开“人”的因素。人“政治动物”的属性赋予科学技术以物化了的政治力并使其上升为意识形态,对国内和国际政治持续发生着作用,对整个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也许是政治发展的最大变量。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公益政治认为整体利益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个人隶属于整体.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则认为个人权利至上,社会为个人而存在.马克思认为个人与社会在实践基础上是统一的,政治理念的指向应是个人权利与社会公益的结合与相融.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与在该地区的力量和影响严重失衡。基于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需要,我国应当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政治、经贸和安全关系,开展多边安全合作,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以抵御美国对中亚周边国家的渗透形成对我国的遏制,构建地区和谐和稳定的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律规范冲突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相应地,其解决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只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才能铲除我国行政法律规范冲突这一顽症存在的根基.对应行政法律规范冲突产生的根源,利益的制约和协调成为根本路径之一.同时,与"利益"有着密切联系的"权力"也需要予以规范,因此对立法权的界分和对行政权的整合则是解决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另一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指老年人在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应依法取得精神与物质利益.一方面老年人在客观面对既得分享利益的同时,也要发展地理解分享,另一方面社会与组织在发展的前提下,也应当不断研究老年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稳定性与渐进性,既寻找平衡,又打破平衡,与时俱进.这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宪政模式之际,回顾并总结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历史症结在于“宪政亏空”,核心在于经济与文化基础的双重缺失。在经济发展尚未到位、文化尚未跟进的情况下,一方面,作为一种变法图强的工具,宪政制度硬性移植到中国政治生活中来;另一方面,宪法理论、宪法的制定与运行同作为公民的个人生活关联性不强,宪政运动始终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上的整体自觉,同时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也打断了中国宪政自然演进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