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我国出口下滑引起的就业岗位减少以及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增加投资政策对于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并针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方法为计算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各就业结构的直接就业系数矩阵和完全就业系数矩阵,并用就业弹性进行调整,进而估算出口下滑以及2009年增加投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结论如下:2009年出口下滑导致的非农就业岗位减少806.8万人,主要集中在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失业人口最多,约为398.79万人;而2009年增加投资20908.96亿元可扩大就业岗位505.1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其中拉动初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口330.11万人。可见从总量上分析,增加投资对扩大就业起到一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下滑对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结构层面,增加投资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刺激政策和投资政策时应加强对行业和就业结构影响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贺铿:中国经济减速容忍底线为7%近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均预测,当前政府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底线应该为7%。李稻葵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稳增长的底线应该是就业,考虑到现在中国的一般就业情况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3.
戴觅  徐建炜  施炳展 《管理世界》2013,(11):14-27,38,187
本文首次利用企业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本文构建了刻画企业层面外汇风险暴露程度的指标,然后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通过出口收益渠道和进口成本渠道影响就业水平,但不同企业由于进出口强度以及进出口地分布不同,汇率变动对其就业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结果造成平均的就业效应非常小。此外,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生产率企业和私营企业受影响程度最为明显。与美国的情形不同,在中国汇率变动更多地通过改变企业聘用决策而不是解雇决策,影响就业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及FDI对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关于就业的线性计量模型,并通过中国30个省2002-2006年的面板数据,主要检验了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FDI等对于就业的作用。经济增长仍显著促进了就业增加;FDI促进了就业增加,但拉动作用较小,东部与西部的FDI并未显著促进就业;总体上,出口拉动了就业增加,但其作用也不是很大,仅东部的出口显著促进了就业增长;进口显著抑制了国内就业。并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见解。  相似文献   

5.
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将总的出口作为一个变量直接来测算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这种做法对中国经济而言并未真实反映其实质;另一种是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将出口分为加工出口、非加工出口及其他以及总的出口来分别测算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本文通过编制我国2002年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表计算和分析了加工出口、非加工出口及其他以及总的出口对GDP和就业的影响效应,并从部门产品层面分析了出口的拉动作用。我们发现虽然对外贸易给我国带来了利益,但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加工出口方面这种利益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展现出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发展态势,中央为此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对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解分析,将制造业增加值份额的下降分为了相对增加值率、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五个因素所引起的变化。分解发现,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因素是导致大部分国家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因素是导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下降的原因。中国最终需求中对制造业需求降低是由于消费结构中制造业份额下降和出口需求降低。为此,要确保中国制造业份额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制造业市场;提升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创造制造业新需求;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缓解去工业化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7.
经济     
《领导文萃》2014,(8):132-133
正中国愿意付出经济放缓的代价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7%的增长,虽轻微放缓,但仍超过政府设定的目标0.2个百分点。在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疲态尽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正步入全面转型期。30年两位数的增长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贫困,但同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2,(37):26-27
人社部数据显示,1至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18万,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情况的影响正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及其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化与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智能化水平较低时以对就业的替代为主,智能化水平较高后将显著促进就业增长;智能化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促进技术创新等中间途径实现就业的创造效应,其中,延伸产业链的中介效应更为明显;智能化有利于制造业就业结构高级化,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高技能和中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及其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为应对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应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完善技能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积极引导智能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2,(48):28-31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过千万,但现实并不乐观,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我国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另外,以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就业满意度也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  相似文献   

11.
文海霞 《经营管理者》2012,(6X):282-282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而最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带来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正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经济增长放缓,不少企业纷纷通过裁员来应对危机。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的毕业生与放缓的经济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足见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重塑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低技能型劳动力被取代的危机。本文以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技能结构的理论机制为分析框架,聚焦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对低技能就业比重的因果效应。基于2011-2017年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首先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定义为"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基于定义、逐家判断人工智能企业名单并定位人工智能的初始时间,再采用双重差分法围绕人工智能对低技能就业比重的因果效应及效应的传导机制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融合人工智能显著降低了低技能的就业比重,即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业内低技能潜在的就业机会被人工智能所挤出;(2)人工智能对低技能就业比重的负向效应具有动态异质性,即企业融合人工智能的时间越长,低技能就业比重下降的越多;(3)人工智能虽然通过刺激当期资本积累和收入扩张补偿了部分低技能就业比重的减少,但同时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边际产出,促使企业最终减少低技能员工的就业比重。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9,(10):6-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财务司前司长普拉萨德说:“对教育、研发的更大开支.加上已承诺的对基础设施巨额投资,将提高中国经济的生产力。”国际经济减速使中国做到了4年来一直试图去做但未能成功的一些事:降低通货膨胀:使一直对出口日益增长的依赖性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17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就业总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已呈现出"机器换人"现象;同时工业机器人使用减少制造业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构建军费开支与就业关系模型,就中国军 费开支对就业影响问题进行了长期(1952-2004)和分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国军费开支、GDP和科技投入对就业影响为正,工资对就业影响为负,说明军事部门与民用部门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军费开支对于促进劳动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分阶段看,改革开放后,军费开支对于就业的积极作用有所减弱,说明军费开支规模低于均衡发展水平、编制体制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军费开支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资讯     
《领导文萃》2012,(8):137-142
经济中国开始采取措施促消费鉴于出口市场疲软和房地产市场衰退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决定开始采取新的措施来刺激国内消费。此外,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也即将到期,中央政府不得不实施强硬的紧缩策略来阻止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进出口贸易两年来首次下降中国1月的进出口出现下降,这是两年来的第一次。官方贸易数据显示,进口比去年下降15.3%,出口则减少0.5%。中  相似文献   

17.
经济     
《领导文萃》2014,(24):131-132
正中国迅速崛起靠的是私企中国的迅速崛起是市场作用扩大和私企蓬勃发展的结果。此类企业在中国经济总产出中的占比,已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时的零增至如今的2/3以上,在此期间中国经济规模扩大了25倍。与此同时,这些私企几乎已独自承担起(中国社会)增加就业的重任,并成为出口增长的首要贡献者。在上世纪80年代起向私企开放的制造业,国企角色的萎缩尤为迅速。自2008年以来,中国私人企业产出的年均增速为18%,是国企的两倍。(英国《金融时报》)  相似文献   

18.
经济     
正中国迅速向创新国家转型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底线将是6.5%。但是,经济减速是一个可控过程。中国将转变发展模式,从以出口制造业和工业、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为以内需和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为基础,并对外国投资更加开放的发展模式。中国主张经济增长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从过去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体系转向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密集型  相似文献   

19.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就业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正相关。从行业内部看,中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需求,而高中技术行业,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变化增长明显,但是技术效率低下,不利于改善这些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20.
胡敏 《决策探索》2015,(2):40-41
李克强总理在2015达沃斯论坛上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经济减速绝对不是失速,中国经济也不会"硬着陆"。在2015世界经济年会(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再次成为与会者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瑞士联邦政府之邀出席论坛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两次公开演讲中均表示,虽然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但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他还向与会者传达这样的信心:经过结构性改革后的中国经济一定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机遇。与此同时,一向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