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霞  洪安 《人才开发》2006,(2):48-49
一“上海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筹办2010年世博会工作的全面启动,浦江两岸日新月异。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洁。这座城市因为母亲河而美丽,我们的企业在母亲河上见证着上海的发展并与上海共同进步。”这是上海风采航运旅游有限公司创建企业未来发展理念的一段文字。时下,祖国和世界人民正在关注着我国向着创新型国家迈进,上海是中国东方的明珠,它记载着古老民族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中国的海外引智已全面推进,向纵深拓展,新点热点频出引起了海内外的密切关注: 国家人事部等五部门出台新政策,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灵活方式为中国服务; 上海为加快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将建立海外人才居留证制度; “百名华侨华人博士西部行”一行赴新疆访问,这将在海外博士与祖国西部之间架一座桥梁,促进西部省区科技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借鉴国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未来5年,北京将从国外聘请5000名“洋专家”。大陆高层管理席位注入“高才”,香…  相似文献   

3.
像候鸟般在适宜的季节飞来,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如今活跃着一支“洋雇员”队伍。他们同1300万上海人民相濡以沫,共同创造着太平洋西岸这一大都市的明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上海各高等院校、三资企业和外商机构中,拥有2000多名“洋雇员”:“洋经理”、“洋专家”、“洋厨师”、“洋教师”等等。他们带来了专长、手艺和生意经,也带来了异域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意识观念,在上海这一五方杂处的都市里融汇、接触。为上海滩增添了又一笔浓浓的开放的色彩。“洋经理”的新经验在上海三资企业的1200多位“洋雇员”中,“洋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方针的指引下,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归国寻找发展机会,回国创业、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数以万计,所从事的工作也遍布各个行业。仅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出去的人虽然仍以30%的速度增长,但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却是50%,中国出现了第四次留学海归潮。南京才市上的“海归”派目前南京人才市场上“海归”人才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那些在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还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历的海外留学人才。这部分留学人员人数相对较少,但往往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5.
海外留学族回归心态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外留学族回归率逐年递增。从1994年开始,中国大陆留学生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1998年就达到7400余人回国,而且在国外工作或取得永久居留许可后回国的留学人员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据最新资料表明,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加之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良好预期,在美国硅谷华人精英中有43%愿意在目前或将来回国工作。77%的硅谷华人称自己已有一个以上的朋友或同事回国。回国创业已成为海外留学族一个普遍的心理潮流。中国大容量的“市场”是发展自身事业的最佳空间 每一个海外留学生其事业追求都包含着自…  相似文献   

6.
如今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成为热潮,但也有一批莘莘学子“读书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选择在海外寻求工作发展。国外求职涉及的不仅仅是你的学历文凭、毕业学校和你的天生资质,更重要的是了解海外的就业政策以及一段时间来的就业大盘走势,求职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个国家独特的求职注意事项。 美国:毕业等于失业  相似文献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陶先生已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这句强调人才奉献精神的名言连同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闪光,也鞭策着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特编选由上海老教育家李楚材先生写的这篇短文,重温这段名言,在重视精神文明的今天也是意味深长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喜团聚,好饕餮”的中国人来说,出门在外,亲人和美食永远是心底最大的惦念。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5000万华人华侨,这个庞大的数字构成了中国的“海外军团”。他们中有努力求学的留学生,有尽心工作的白领,有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家庭主妇,也有辛苦谋生的技术工人。这些人可能巳经成为当地居民的一分子,也可能即将回到日日思念的祖国,或准备继续向另一个国家出发。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有许多人员在海外留学,许多人员出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回国服务。因此,如何采取措施促使海外留学人员回归,是我国各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年来,台湾在促使海外留学人员回归方面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开展对留学人员的联谊活动。 近年来,台湾当局不断加强留学生的联谊活动,增加感情联系联络。台湾当局重视通过协助留学生组织各种形式的同学会、联谊会,平时通过这些组织的活动,“贯彻”台湾当局的意图;通过举办多种活动以保持与留学生的联系.如节假日组织学生聚餐,寒暑假举办冬令营、夏令营等,在美国还成立“留学生通讯社”,印行《留美学生通讯》月刊,举办征文评奖活动,既联络感情,又活跃生活;同时对留学生提供生活服务,如介绍短期工作,协助申请奖学金,接待新到留学生等,既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又减少他们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寂寞之感。为了加强对海外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台湾当局的“外交部”,“侨委会”、“青辅会”、“教育部”等单位又于1986年联络在海外的各个重要城市设置“海外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吗?我知道这个刊物,还给你们题过字。交流才能发展,60年来,我国的留学生在祖国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84岁的雷洁琼副委员长自称为一个老留学生,依然保持着反应敏捷、动作矫健的特色。初冬时分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毛衣,两只精光四射的眸子显示出她过人的精力。听说《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来人采访,她立刻表示欢迎。雷洁琼为我国人才交流做过不少工作。64年前她就读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把西方  相似文献   

11.
日前,青岛市人事局、市外国专家局、青岛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青岛市留学生协会、青岛欧美同学会共同组织了“海外智力献计市民月”座谈会,主题是“融海外智力促共同发展”,邀请了部分在青岛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留学生协会代表、欧美同学会代表、青岛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海外会员代表参会,座谈交流对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以利于为来青创业、生活的各位朋友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5,(12):41-41
1994年南京在全国最早建立了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这一园区的设立成为南京引进留学人员创业人才的有效载体,南京开始成为海外留学人才关注的城市。经过11年的发展,“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已经从一区一园发展到“一区九园”共建、资源共享的模式。2004年,又争取到教育部和人事部与南京市政府共建“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创业园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资源、信息资源和渠道资源创造了条件。目前,南京的留学生创业园区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创业空间得到拓展,融进了农业园和高校科技园,从最初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拓展为包括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事科学院办公室人才望编辑部2002年9月1日联办上海在日建“绿色通道”招纳留学生回国创业作为上海加快构筑新世纪高层次人才资源高地的第一个海外窗口———上海市经营者人才服务中心东京事务所4月24日在东京正式挂牌营运,其目的在于建立起一条能够长期稳定,方便高层次留日技术或管理人才快速进入上海的“绿色通道”。东京事务所将为学业有成并有志于在上海创业发展的高层次留日学人以及国际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全过程的人事代理服务,即通过双向信息快速传递和需求配置,承担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资格认定、双边谈判、户…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才回国发展,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服务的首选城市之一,回国留学人才已为上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海目标建成国际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中心,面对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早在80年代,中国大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出国留学潮中寻找自己的港湾,他们不断飘洋过海,开始了又一轮拼搏生涯,目前在海外的留学人员已有25万人,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一部分人已学成归国,在国内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更多的人因各种原因而滞留在海外,有的已取得所在国的永久居住权或已入籍,成为我国移民国外人员中的一个数量较大的部分,也是外国新移民中素质较高、同祖国有最多联系的一部分。这批庞大的海外新移民,成为我国跨世纪人才争夺的焦点。留学生招唱团频繁出击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流…  相似文献   

16.
在1990年被邀参加国庆活动的外籍专家名单中,有一位是在四川帮助工作的美籍华人朱文岳先生(JACKWEN-YOUCHO)。不巧的是,其时朱文岳正在欧洲.未能赴邀。但是他将此视为一科很高的荣誉。他说:“作为一个海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报效那么微不足道,国家却给我这么高的礼遇,我只有再接再励,努力多为祖国做点事。”寸草春晖,溢于言表!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科学中,有一门“低温技术”。有科学家测定,在冬天,法国那座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比夏天要矮15公分;上世纪某国的一个军需库,库存军装上的锡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校海外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其中党员群体占有较大比例。加强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员党建工作,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内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主动权的必然要求。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员处于思想舆论灰色地带,党内组织生活工作受地域时空等因素影响难以实行,海外党支部建设相对滞后,党员监督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破解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困境,需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筑牢“灰色地带”安全墙;建立健全网络虚拟党支部,夯实海外党建工作根基;加强政治巡视,建立健全海外党建考核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近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日本企业不断开拓以亚洲市场为主的海外市场。而来自亚洲各国的留学生无疑是日本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最佳向导"。为招揽高素质人才赴日留学,近日,日本相关机构筹划成立专门招收亚洲留学生的研究生院(日本称“大学院”)。  相似文献   

19.
阮可三经常说:“留学海外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嘛!海外学人如果不把学之所成和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相结合,在国外的学术和物质成就只能属于个人,其价值会显得很小;而能为祖国发展多办实事,多做贡献,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就会加码!”  相似文献   

20.
195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朗斯罗特·弗利明的博士给星期日泰晤士报写了一封信,向社会倡议建立一个民间组织,以便“为我们的很多年轻人提供到海外服务的机会,使他们从中不仅可以对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而且也能获得价值不可估量的人生经历。”弗利明特士为他倡议建立的这个组织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海外志愿服务社”,它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VSO(Voluntary Servise Overs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