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卢茨的ELES模型,对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166,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达0.1592;收入弹性方面,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交通通讯均大于1,其他小于1;各项商品及服务的自价格弹性比较大,而互价格弹性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6~2002年的城镇居民微观调查数据考察食物消费行为,运用两阶段的Engel模型--Working-Leser模型和LA/AIDS模型估算各类食物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趋势,同时就零消费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并采用Tobit模型的方法予以处理,得到较为稳健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主粮类食物中的大米和面粉仍然是生活必需品;大米、面粉、牛羊肉是富有价格弹性的商品,猪肉的需求自价格弹性较小;肉类食物的需求收入弹性基本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牛羊肉的需求收入弹性略大于家禽,猪肉的最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截面消费数据,运用ELES计量模型,从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平均增速、市场潜力和市场需求三个层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比较研究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和消费热点的选择。结果表明,食品、居住仍然是甘肃省农村居民追逐的消费热点;交通通讯、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是很有潜力的消费热点;移动电话、家用电脑、摩托车、电冰箱和照相机等耐用消费品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参数,对该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扩展支出系统模型,定量地讨论了上海市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文化、居住及杂项商品和服务等8大类项目上的消费行为。从而看出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方面,消费较低的是医疗、交通和通信。  相似文献   

5.
居民消费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参数,对该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扩展支出系统模型,定量地讨论了上海市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文化、居住及杂项商品和服务等8大类项目上的消费行为。从而看出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方面,消费较低的是医疗、交通和通信。  相似文献   

6.
基于投入产出中美居民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美两国居民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因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进行定量的核算,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居民生活消费引致的间接碳排放总量方面,美国整体上一直高于中国;但近些年中国呈逐年快速上涨的趋势,美国则呈现逐年略微下降的趋势;(2)美国居民消费引致间接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信方面;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居住方面,约占50%左右,在文教娱乐、交通通讯方面,中国远低于美国;(3)在家庭设备方面,中国居民家庭设备使用量增长迅速,但是家庭设备碳排放量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4)从居民居住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绝对量来说,美国居民居住部门的碳排放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4亿吨;而中国居民居住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5亿吨。  相似文献   

7.
从1983年到2007年,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模型参数稳定性检验表明,构成需求系统的八个消费支出等式中,只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杂项类消费支出五个等式发生了短暂和小幅的结构性变化,食品、居住、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等式保持稳定。因此,总体来看,这段时期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本身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显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归因于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非偏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Panel Data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含信息充分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建立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对1993~2004年的云南省城乡消费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样本期间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差距小于收入差距。认为分析城乡差距时,如果直接采用收入比较就会夸大差距的水平而导致负面影响加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应该考虑农村居民收入中的非货币化部分。采用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来测量这两个群体的差距,这样更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云南省城乡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为食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的平均消费水平差异以及衣着、居住、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城镇和农村居民新增消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食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食品—居住—文教娱乐”;城乡消费差距有扩大化趋势。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农民增收太慢造成的,对此提出具体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1]分析的基础上,继续应用Working消费需求分析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生活中的消费需求特征展开分析。分析发现尽管城市居民对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持续下降,但适合农村需要的耐用消费品市场有较大潜力。综合考虑得出未来农村居民消费品的投入偏好及市场需求顺序为,农村耐用消费品——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这就是说开辟农村市场,我国还能依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支持一段经济发展,但是交通与通讯代表的信息产业是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
利用ELES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还很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最低、中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农户收入水平愈高,其需求收入弹性愈大;食品价格对其他各类商品需求的影响较大,食品价格上涨将会导致其他各类消费品需求的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 [ ]分析的基础上 ,继续应用 Working消费需求分析模型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生活中的消费需求特征展开分析。分析发现尽管城市居民对耐用品的需求弹性持续下降 ,但适合农村需要的耐用消费品市场有较大潜力。综合考虑得出未来农村居民消费品的投入偏好及市场需求顺序为 ,农村耐用消费品——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这就是说开辟农村市场 ,我国还能依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支持一段经济发展 ,但是交通与通讯代表的信息产业是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支柱  相似文献   

12.
基于CHFS农户家庭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口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随年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而其各项消费支出随年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趋势。农村居民进入老年阶段后,衣着支出比重继续保持下降趋势;食品支出比重、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比重在65岁左右出现拐点,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交通通信支出比重在60岁左右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在65岁之后保持下降趋势;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走势则较为复杂,在60岁左右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进入65岁之后先保持上升趋势,70岁左右转变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经济学中的弹性有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等,其中需求价格弹性还包括需求自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对弹性的实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规律,对搞活微观经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起着积极作用。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以贵州统计年鉴(2002)公布数据为样本,以2001年为典型,对贵州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弹性进行实证分析,合理求出各种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在数据上采用Panel Data,方法上选择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1993年至2004年间各省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基本消费支出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不大,东部地区在居住和家庭设备消费方面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总体上看,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处于被抑制阶段。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2005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通通讯、食品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江苏省居民较愿意在这3类商品或服务上增加支出;同时,8类商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均为正值,说明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其中交通通讯、杂货项商品和家庭用品需求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使用2012-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数据,借助泰尔指数测算居民人均消费中教育文娱和医疗保健两个支出项目的消费差距,并按照贫困发生率将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分为5个区域,再分别计算2013年至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娱和医疗保健消费差距的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情况。研究发现:对于教育文娱方面的消费,我国居民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在不断缩小;对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农村居民的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在不断缩小,城镇居民的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居民整体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改善的并不明显;居民消费差距的不平等程度都体现出组间不平等程度变小以及组内不平等程度变大的趋势。因此,在深化巩固农村地区脱贫成果的同时,也应进一步着力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合理化,逐步完善我国教育和医疗体系,缩小城乡差距,防范富裕和贫困地区的差距拉大,做到教育和医疗资源高效、均衡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实现各地区良性、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 (LES)对江苏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江苏省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 ,随消费总支出的增加 ,肉禽及制品消费支出增加最多 ;肉禽及制品、菜类、水产品、粮食四大食品的消费需求占食品需求较大比重 ;奶及奶制品、瓜果等非主食性的营养型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较大 ,而主食性食品的弹性较小 ;在食品消费结构上 ,随着收入增加 ,居民对营养型食品的消费需求在增加 ,而对主食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在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各类消费品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此说明各类消费需求对总消费支出的弹性及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从而反映不同档次消费品的结构变动对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并得出如下结论 :河南省城镇居民各类消费品的消费结构变动趋势中 ,对食品的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 ,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逐年增长 ,随着收入的增加 ,城镇居民愿意把更多的货币投入到更高层次的消费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5—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二次型几乎理想需求系统 QUAIDS 方法模拟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系统,估算和比较了东中西三地区在各个时期的粮食、食用油、肉类、蛋类、水产品和蔬菜6种食物的消费支出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研究结果表明,粮食、食用油和蛋类的消费支出弹性和需求自价格弹性都为缺乏弹性,消费需求受收入和价格的影响很小;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消费支出弹性为富有弹性,即农村居民对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消费需求受到收入的制约.另外,价格也是影响这些食物的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水产品和蔬菜的消费需求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的粮食和水产品消费支出弹性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其它食物消费支出弹性的地区差异较小.促进农民增收和稳定食物价格,特别是稳定粮食价格,仍然是保障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摄入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探究消费升级与消费不平等问题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HIP 2013年和CHIP 2018年数据,结合近乎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等实证考察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不平等状况。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的消费处于升级状态;消费不平等呈现下降趋势,且主要源于高弹性商品消费不平等的下降。G·Fields分解结果表明,持久性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且对高弹性商品支出不平等和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的贡献更大,暂时性收入差距对消费不平等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城乡差距、教育差距和家庭规模差异对于消费不平等同样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度。因此,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教育差距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降低消费不平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