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学咨询》2007,(5):10-10
一、启动实施“三峡科技行动” 据2005年最新统计,重庆需完成的移民搬迁总数达到113万人。目前三峡移民已进入三期后段,三峡库区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移民安稳致富和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科技部自1996年设立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以来,通过项目实施,为重庆库区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成长、生态环境治理、移民搬迁致富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二届九次全会,对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库区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全面部署;10月,全国科技促进三峡移民开发工作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十一五”专项工作作了部署。为完成中央交给重庆百万移民的重任,希望科技部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2.
奉节县作为长江三峡的门户,县域经济在移民搬迁中得到长足发展,移民搬迁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移民稳定正处在攻坚阶段,移民致富还处在起步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乡换届为契机,抢占天时、发掘地利、培育人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考核三个体系,扎实推进吏治整治、项目建设、环境优化三大工程,全面完成移民工作、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三大任务,在加快发展中构建和谐奉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促进奉节科学发展,努力打造秀美、开放、和谐的三峡门户。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是典型的山区,也是全国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更具有特殊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历经二十多年的克难攻坚。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圆满收官。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实现库区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早日建成“三有一新”库区。是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管洪 《决策导刊》2007,(7):35-37
重庆直辖以来,“渝东门户”巫山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巫山移民搬迁还在扫尾、移民致富刚刚起步、移民稳定仍有压力:全县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增长乏力的问题还很突出。在库区工作重心转向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新阶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和汪洋书记5月3日在巫山考察时对巫山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5.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峡移民的重担交给了重庆。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的重点在重庆。为使100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重庆市科委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千方百计以科技进步为手段,通过培育和发展库区支柱产业,发展库区经济来增加移民收入,并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几年来,通过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为重庆库区引进了大量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理念,发展了库区经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途径。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低收入群众快速致富,栾川县采取四项措施提高扶贫帮带资金的投资效益。一是实施移民搬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通过实施扶贫搬迁,把深石山区零星居住的群众集中到镇区,实现了基础设施的集中共享,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实施"雨露计划"  相似文献   

7.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峡移民的重担交给了重庆.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的重点在重庆.为使100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重庆市科委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千方百计以科技进步为手段,通过培育和发展库区支柱产业,发展库区经济来增加移民收入,并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几年来,通过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为重庆库区引进了大量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理念,发展了库区经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途径.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决策导刊》2005,(2):F002-F002
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在圆满完成二期(1997—2003年)移民任务后,于2004年顺利地进入三期(2004-2006年)移民新阶段。一年来.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移民部门及时总结经验,深化工作思路,按计划继续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扎扎实实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加快培育库区支柱产业,为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在圆满完成二期(1997—2003年)移民任务后,于2004年顺利地进入三期(2004-2006年)移民新阶段。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移民部门及时总结经验,深化工作思路,按计划继续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扎扎实实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加快培育库区支柱产业,为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版图中心,系库区特色产业县。“十一五”以来,工作重心从移民搬迁转向产业发展,三次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移民安稳致富和农民增收致富仍任重道远。“十二五”时期,丰都处于夯实基础、加速发展、谋求跨越的关键时期,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依然是工作的着力点和重心。  相似文献   

11.
王显刚 《决策导刊》2005,(10):14-16
伟大的实践,创造伟人的精神。在三峡百万大移民的伟人实践中,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孕育形成了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三峡移民精神。云阳作为库区移民第一大县,在不断丰富和诠释“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勇争第一的创新精神”的实践中,成功搬迁移民l6万人,移民新城日新月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三峡移民四期扫尾工作全面完成。三峡工程实现了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这不仅标志着三峡大坝工程的全面完工和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也标志着三峡移民初步设计任务的全面完成,正在由“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向实现安稳致富的战略目标转变.三峡库区整体进入了“后三峡时代”(包含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的很长一个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破解库区产业空虚、解决移民就业难题,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新的举措。开县作为库区移民大县,必须贯彻落实好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加快移民搬迁、推进产业发展、解决移民就业,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和社会长治久安。结合开县实际,我们在推进产业发展上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三峡重庆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因三峡工程建设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瞩目。百万移民、百万扶贫、生态环境三大难题交织,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经济地理区域。十年移民迁建,库区崛起座座新城,但“产业空心化”现象也日渐显现,由此导致财政拮据、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影响到三峡移民的安稳致富和库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刘海清 《决策导刊》2005,(10):26-27
目前,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库区移民的绝大多数已经实现平稳搬迁安置。但库区产业空虚问题日益凸现,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移民生计问题较为突出,各种社会矜持逐渐暴露,确保“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移民档案是移民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资源。它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库区移民搬迁安置以及实物量完成情况,是反映移民过程的重要依据。做好移民档案工作,对移民安置、库区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库区宏观调控起关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三峡移民档案收集、归档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孙元明 《科学咨询》2010,(13):33-34
三峡库区“后移民时期”,特指工程完工后三峡库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和为解决移民历史遗留问题的时期。这个时期面临多项任务:一是移民安稳致富;二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四是水库管理。在新阶段,应着力破解“库区产业空虚化综合症”,三峡库区工作重心由移民迁建为主向以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移民就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为主转移。  相似文献   

18.
廖华 《决策导刊》2006,(1):43-44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尤如经络气血于人体,对于一个城市尤如灵魂于躯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今日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已成为衡量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和核心要素。万州因三峡移民搬迁正处于新一轮城市发展之中,由于移民任务艰巨迁建时间紧迫,万州的城市建设有成绩,也有瑕疵。问题是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导致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不配套问题;移民迁建带来的千年古城风貌被破坏问题;浮躁的商业文化冲淡了万州千百年养成的读书习文,戏曲艺术、工艺美术的文化氛围;人量的农村移民转为市民,弱化了城市人口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移民就地后靠安置是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渠道,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就地后靠移民安稳致富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能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关系到三峡库区的长治久安。本文拟根据奉节县就地后靠移民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浅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4,(26):22-23
正从2011年7月1日启动,历时三年的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从今年开始进入升级模式。6月7日,陕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的意见》,就完善、提升移民搬迁工作做出了新部署。坚持"三位一体"原则,做好六个规划衔接【意见原文】按照民生优先和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安置规划,做好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坚持靠城、靠镇、靠园区布局、利用闲置低效国有或集体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