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店不在大,有名气也就人气旺旺。南昌市苏圃路上大众通讯修理店装璜一般,店面不大,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店摆了一些柜子和修理用的桌子,逼仄仄的就只能容得下一个人了。27岁的残疾青年江文峰在这个小店一呆就是五年。墙上张贴着省市残联颁发给他的自强不息模范的奖状,仿佛在讲述着江文峰的故事。来自江西省余干县江埠乡小埠村的江文峰是不幸的。一岁那年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一根拐杖伴随着他成长。  相似文献   

2.
刘殿学 《东西南北》2008,(11):60-60
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热忱,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惟一方法。记得他爹把小站交给他的那天,对他说,娃,爹老了,你在这儿好好顶替爹,别让爹不放心。你别看小站小,责任可不小啊!你看这铁轨,从戈壁滩一直连到北京,都是一根一根用铆钉铆着哩,少一颗铆钉,整个铁路就连不起来,少一颗铆钊,火车还咋开?咱小站,就好比铁轨上的一颗铆钉,知道不?该铆哪铆哪,这都是有规定的。铆在哪,就不能松劲。  相似文献   

3.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塑造得最成功的正面形象。作者吴敬梓先集中用四回(31——34回)写他,然后又在36、37、38、41、44、46回中不断出现,在全书中是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研究杜少卿这个形象对于理解《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作者的世界观以及讽刺文学中如何塑造正面人物都至关重要。吴敬梓在正面描写杜少卿的言行前,先通过人物评论,给读者一个提示。在杜少卿正式登场前,作者先后通过杜慎卿与韦四太爷来介绍杜少卿,杜慎卿对鲍廷玺说杜少卿是个“呆子”,“不上一万银子家私,自己就像十几万的,纹银九七,他都认不得,又最好做大老官。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我这兄弟有个毛病,但凡说是见过他家老太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他又有个毛病,不喜欢人在他跟前说人做官,说人有钱”。慎卿与少卿为同族兄弟,因此慎卿对其  相似文献   

4.
时光回转至1900年,德国小城斯图加特。一个年仅25岁的电工用他发明的电动马达驱动了一辆四轮马车式的汽车,整个车坛为之聚焦,这里就是保时捷的起点,这位电工便是保时捷的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  相似文献   

5.
正一切俱已焚灭,无论内外;一切俱被伤害,无论身心。胡斯尼·卡利亚用嘴从烟盒里叼出一根烟。他曾经往自己身上泼了汽油,然后点火自焚,他的右胳膊被火焰覆盖,手指头全被烧掉,就像一根光秃秃的树桩。卡利亚左手还有四根手指,不过它们看上去像鸟爪,僵硬而扭曲,指甲也是弯曲的。卡利亚戴着一双羊毛手套,以遮蔽保护受损的手指。他头上还戴着一顶针织帽,他的头发已经被烧光,而他的耳朵也出奇的小。卡利亚的脸几近毁容,医生  相似文献   

6.
宰相砸碑     
宋朝仁宗年间,宰相曹武衡被派去长江流域赈济灾民。回程路上,他顺道回了老家唐州湖阳镇。曹武衡是湖阳镇苦冲人。苦冲山穷水恶,曹武衡就是为了离开这个苦地方,才拼命读书,成为苦冲的第一个进士。后来他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当上了吏部尚书并官至宰相,成为苦冲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官。这次回老家,他就是想看看自己20年前的功德如何造福族人。  相似文献   

7.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有两个宝玉:一个是甄宝玉,一个是贾宝玉。贾宝玉是书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意刻划和描绘的艺术形象,他在书中几乎是贯穿始终的,我们不待读完全书,一个活生生的宝玉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与之相比,作者对甄宝玉的描绘与刻划却是很少的,在前80回中作者没有对他进行直接的描画,只是在第2回、第56回通过贾雨村和甄府的几个老仆妇之口道出了他性格上的一些特点及他的相貌与贾宝玉一般无二,仅此而已。就是他身上的这些性格特点,也都是与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相重复的,没有他自己的独特性,因而他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模模糊…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文学艺术观源于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并包融在其中。而他的哲学思想核心就是“德”与“道”。这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道”是万物的本源。《庄子·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演戏,"全身都曾经骨折过"的这位老艺术家不只是个老戏骨,简直是个"戏疯子"。都说爱戏如命,但在他眼里,戏比命重。他是一位赢得了中国几代观众共同喜爱的电影演员,是一位11岁走上影坛、80多岁还活跃在荧幕上的追梦人;他是一位饰演了一辈子小角色,却被观众称为大艺术家的探路者,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铺路石与见证人。他就是牛犇。  相似文献   

10.
<正>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其实,一个贪官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大贪特贪的。一般来说,凡是大贪官,都有一个较好的开始,随着步步高升,逐渐开始贪渎,以后越来越贪,最终落马,由"人上人"沦为"阶下囚"。和珅的经历就是这样,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本文要讲的,就是和珅进入官场后查办的第一个案件,也是对他一生影响较大的案件。  相似文献   

11.
贾宝玉是世界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贯穿全书的轴心人物和当然主人公。曹雪芹用“十年辛苦”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凝聚着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毕生心血和全部理想,集中地表现着《红楼梦》一书的书旨。《红楼梦》全书,文心极深,文思极细。它的章法,脂评指明了作者往往用“两三次皴染”的“画家三染法”。但脂评只提及书中对“通灵宝玉”和贾府概介的“三染”,殊不知,作者于本书前五回,对贾宝玉这个通部首席形象,更精心构思,刻意安排了二三次大“皴染”,用以一步步廓清贾宝玉的原貌,一层层传达作者的意图,以使读者在情节正式开始之前,即预先把握住主人公的本质特征。那就是:(一)开卷的一篇神话楔子:交代了贾宝玉是天生造就而又被弃不用的“补天”之材。(二二)第二回贾雨村的一段哲理剖析,交代了贾宝玉既非孔孟一类“仁人君子”,又非桀纣一类“大凶大恶”(贾政说他要“弑君杀父”,岂不冤哉),他是既“聪俊灵秀”,又“乖僻邪谬”—一悖理叛道的“正邪”二气“两赋之人”,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个矛盾二重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每一个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自身都是一个动态系统,和其他一切系统一样,他也有信息反馈、自我调节、平衡发展等功能。对这样的人物形象,我们往往不能用明确的概念把他完全表述出来,但我们知道他对一件事如何反映,他会怎么做,采取什么方式做。许多作家笔下人物的命运,往往与作家给他设计的结局大有出入,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活”了,这种“活”了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备了系统功能的人物形象。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阿Q,就是一个“活”的、有系统功能的形象。我们在作品的“优胜记略”、“恋爱悲剧”、“大团圆”等篇章中,一点一点地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忠孝不能双全。胡俊义作为天津社保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员工,在责任和担当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用爱诠释了责任坚守、忠孝也能两全的理想信念。工作上,他是单位、同事眼中的好员工。生活上,他是邻里乡亲、交口称赞的好儿男,在家庭,他是亲属、朋友中的孝子。他就是社保津南分中心征缴科干部胡俊义。2011年,胡俊义考入天津市社保系统,被分配到了社保宁河分中心养老保险支付科工作。由于家住津南区,两地之间距离较远,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于光 《今日辽宁》2003,(4):32-33
欣赏角振通的画集,不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绘画作品大气、自然、笔法纯朴、表现形式上独出心裁,更有一种让人说不清的另类感觉,这可能就是他所追求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吧.也许是军人的天赋给予了他一种大思维,为此,他的绘画作品常常跳出地域和时空.在《角振通的中国画集》中还展现了画家的另一种风采,那就是他的配诗画.诗虽然不拘格律,但却信手拈来更有大境界在,体现了画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创作手法的自然结合,在不断探索和绘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赵梦卓 《东西南北》2008,(12):64-64
女儿的思维疯长期,就是与父亲的竞技成长期,父女一起,就是爱的意趣。我是老爸最呵护的宝贝,这是很自然的事,而他的那些在我眼里的瓶瓶罐罐破破烂烂却是他的另一些宝贝。老爸是作家,他曾用他擅长的文字记叙过我的成长历程;同样,他也用他成熟开阔、拿捏自如的语言及时地记录着那些宝贝的来龙去脉,更多的还是感受和感想。  相似文献   

16.
张仁武是妻子心目中的好丈夫,女儿眼中的好爸爸,邻居和工友们众口一词的好人。因为酒后和工友开玩笑打赌嫖娼,这个模范男人鬼使神差嫖了一回娼,然后“畏罪自杀”(《据6月29日重庆晚报》)。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查看了新浪网友的留言,不出我所料,十有八九都讥笑他傻!有位网友一连用了四个“悲”字来表达自己的不屑:悲他的蠢!悲他的傻!悲他的无知!悲他的无情!尽管我并不赞同张仁武“畏罪”自杀的极端方式(他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向妻子负荆请罪),心里却十分敬佩他的忏悔意识和羞耻之心。表面看来,人类发展到今天,似乎越来越文明了,但这种文明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上,就某种程度而言,正如  相似文献   

17.
评刊表     
杂念 《东西南北》2008,(9):67-67
所有的房子都一样,即使是监狱,也有一扇可以进出的门。一位失散已久的同学,小时候常有惊人之举,这次又让我大大惊叹了一回。话说在一次聚会上重遇,当时他仍单身,没有女朋友。可几个月后就忽然传来了婚讯。于是打听起这个闪婚的故事。据当事人透露,他在今年情人节向三位和他  相似文献   

18.
宋朝假钞案     
当我们不能改变事实时,只能改变人的内心。胡子远是南宋人,做过知县,写得一手好文章。家底也厚实.几千亩地,几百间房,房屋出租,土地也出租,房租和田租哗哗地往家里流,日进斗金。他有个老父亲,在家管账,房客和佃户们交租,钱都从他手里过。老人家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收钱的时候看不清真假,有一回胡子远去盘账,发现租金中居然有5000贯都是假钞!按南宋初年的物价,由于胡老先生的麻痹大意,胡家实际上等于损失了5000石米。按现在的粮价,5000石米就是50万元,胡家亏大了。想想亏了50万,胡子远很心疼,也很生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九年,党派杨靖宇同志来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靖宇同志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他的生活艰苦朴素,这是他当年穿过的旧灰布大衫和用过的单薄褥子。一九三二年冬,党派靖宇同志去南满任游击队政委。一九三三年春,靖宇同志回哈尔滨参加满洲省委扩大会议。会议结束后他要返回南满游击队,因为缺少路费,他又不愿叫组织为难,就  相似文献   

20.
拾履美德     
韩国人张良为黄石老人拾履的故事,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皇未遂,逃匿到下郅隐居。有一回,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长须、手持拐杖的老者要他拾鞋,他照做了。不料老者不但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要他帮着穿上。张良默不作声,又恭敬从命……张良以礼待人,赢得了黄石老人“孺子可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