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解放以后,学术界对《水浒》的评价虽有所爭论,但基本上都是全盘肯定它的思想意义。就以最近几年出版的书刊为例:有的同志说:《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有的同志说:《水浒》是一部“革命文学杰作.”“《水浒》作者反映这次伟大的农民起义……艺术形象的整体渗透着作家的伟大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公开地赞扬、歌颂农民起义和起义的英雄们。由于这种同情和歌颂,由于在农民起义的问題上,作者是站在农民义军的一边,他才能够真实地写出农民群众的革命斗爭和革命理想。”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一九七三年第一期发表的《宋江形象浅析》(以下简称《浅析》),对《水浒》七十一回本中的宋江形象作了大致的剖析。《浅析》认为:“在该作品中宋江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宋江虽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但仍不失为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形象”,“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我认为,《浅析》一文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对宋江形象的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最近关于评《水浒》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戳穿了宋江搞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反革命真面目,是我们开展对《水浒》评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对照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看看文化大革命前以及最近几年来关于《水浒》的一些评论,就会发现有些评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美化甚至肯定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把宋江这个投降派的代表说成是农民起义的英雄,把宋  相似文献   

4.
评价文学作品,不能忽视作者的创作态度。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作者对农民起义是歌颂还是反对,关系到这部作品的成败。《水浒传》的情况比较复杂,说它歌颂农民起义固然可以找到例证,说它反对农民起义也同样可以找到论据;尤其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实际描写,观点不尽相符;《水浒》的客观影响更是远远超出作者的主观愿望。作者所极力颂扬的“忠义双全”的宋江形象,人民并不推崇,倒是作者有所非议  相似文献   

5.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当作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領袖着重描绘的人物之一,因而深入而妥贴地分析评价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对正确理解《水浒传》的思想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读到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在分析宋江形象时:有的认为“宋江的性格始终是双重的:反抗性和妥协性纠缠在一起”,“革命性和妥协性在这样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身上得到了结  相似文献   

6.
自新版水浒全传问世以后,引起了若干问题的爭論。爭論主要是集中在“宋江形象的塑造”、“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和“宋江等受招安后征方臘”三个問題上,而以宋江形象的塑造为焦点,因为“受招安”和“征方臘”兩个问题都与宋江这一人物的性格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的認为水浒在上述三个问题上大大失敗了,有的坚持宋江是典型的正面人物,宋江的受招安是为了御外侮,是反映了宋江的爱國思想。这两种看法都不免片面,都不免把对水浒的評价和对宋江的評价混同起来,而且都有脫离作品所描述的內容的傾向。李騫同志虽然是从兩面性來分析宋江,但他由于没有把握住作者的哲学指導思想,因而虽接近了问题的实质,仍旧把結論導向错誤。也有人认为水浒作者的创作指導思想是爱国  相似文献   

7.
“水浒”,是描写北宋末年一次农民起义的故事。宋江,是这次农民起义的首领,而在作品中又是被主要描写的人物。因此,宋江问题,关系着整个“水浒”这部作品问题,关系着作品中所描写的农民起义这个事件问题。宋江同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一样,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是“妇孺皆知”的。宋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说法不一致。有的说,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他领导梁山泊起义农民所做的事情,完全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不是为了别的。一开始就在封建统治政权之中当小吏,他盼望着一步一步爬上去,目的在於更多的为封建统治阶级出力。由於某些“奸臣不?”,被迫走上梁山。上了梁山,反“贪官污吏”,在於建功立绩,以达朝廷“中用”,好来向他们“招安”。由於他的积极追求,结果受了“招安”。受了“招安”以後,一连  相似文献   

8.
宋江和高俅     
《文史哲》1975,(4)
毛主席指出:“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认真领会毛主席这个指示,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开展《水浒》的评论和批判,具有重大意义。晁盖死后,宋江在梁山泊坐了第一把交椅,不是农民起义的“首领”吗?高俅,是扫荡梁山泊的“官兵”元帅,不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吗?他们怎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中的宋江,根本不是什么农民起义的英雄,而是一个十足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从踏上山寨那天起,他就安下了“专待朝廷招安”的坏心。他与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饱狗与饿狗之间的斗争。高俅投靠“九大王”即后来的徽宗皇帝,官运亨通,爬了上去。而宋江在爬的路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75,(4)
《水浒》是一部歪曲农民起义,歌颂投降派的反面教材。宋江这个“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的地主分子,钻进梁山农民起义军内部,排挤晁盖,篡夺领导权,推行投降路线,最后葬送了梁山革命事业。宋江这个反面教员是宋元时期的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进行“招安”活动的产物,是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11.
《水浒》中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究竟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出自什么阶级的立场,是根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地主阶级的反动性?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必须辨别清楚。否则,就要抹煞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个对立阶级、农民起义路线同投降主义路线两条路线之间的原则斗争,也就无从认识投降派的真面目。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是地主阶级政策的产物《水浒》中的宋江,在梁山泊起义军中推行了一条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路线。宋江在混入  相似文献   

12.
《水浒》作者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否定晁盖的农民革命路线,把他作为颂扬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反衬,肆意歪曲晁盖的英雄业绩,其用心是非常明显的。过去的《水浒》评论,也大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为宋江及其投降主义路线大唱赞歌,极力贬低晁盖,抹杀梁山农民起义的革命路线。当前,在评《水浒》中,认真分析一下晁盖以及作者对他的歪曲,对进一步识别《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分清什么是革命派,什么是投降派,提高路线斗争觉  相似文献   

13.
“替天行道”是贯串《水浒》全书的一条黑线,是宋江破坏梁山起义事业、进行反革命活动的政治纲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替天行道”这个反革命口号,对揭露宋江搞修正主义的反动面目,批判《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反动本质,是有重要意义的。“替天行道”究竟是什么货色? 《水浒》利用虚构的九天玄女降给宋江的一道“法旨”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  相似文献   

14.
《水浒》中的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中有这样一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果真“要做一番比黄巢更大的事业”吗?否。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看一看黄巢起义的英雄业绩,就可以搞清楚宋江“笑黄巢”的反动立场及其丑恶灵魂。谁是英雄,谁是奴才;谁是革命派,谁是投降派,便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水浒》中宋江这个“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的野心家,根本不是什么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而是混进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地主阶级代理人。正如毛主席最近指出的:“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叛卖梁山起义军,“一心只要招安”,甘心充当宋王朝的忠实奴才,并不是偶然的,反动透顶的孔孟之道是他搞投降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浒》是一部鼓吹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它作为描写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不去体现起义农民坚强不屈的反封建革命精神,而是着力描写和歌颂篡夺了梁山领导权的地主阶级代理人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宋江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披着革命的外衣,改变了晁盖聚众起义的革命纲领,卖力地推行接受招安的路线,在梁山武装斗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主动向阶级敌人屈膝投降,并在投降后甘当反动统治者的帮凶,掉转刀口血腥镇压农民起义。《水浒》全面地肯定了宋江这条投降主义路线代表了农民起义的正确出路,露骨地宣扬了投降主义。  相似文献   

17.
话说王庆     
《水浒》是一部写宋朝农民起义的小说。根据历来的研究,它最初的构思规模,应是梁山泊英雄大聚义以后,宋江率众受招安,接着去征方腊。一战结束,双方死亡殆尽,故事以悲剧结束。正如鲁迅所判断:“以平方腊接招安之后,如《宣和遗事》所记者,于事理始为密合。”(《中国小说史略》)作者的意  相似文献   

18.
宋江是《水浒》这部书的主要角色,是《水浒》作者用浓笔酣墨刻划和歌颂的典型。《水浒》中的宋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16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宋江其人进行阶级分析,可以看出,《水浒》中的宋江,完全是作者按照地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编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宋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奴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示了《水浒》歌颂投降派、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指明了利用这部反面教材,使人民识别投降派的重大意义。然而多年来,许多研究者却异口同声地称赞《水浒》,说它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及其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农民革命的英雄形象,并通过悲剧结局表示对宋江投降路线的批判,因而肯定《水浒》是一  相似文献   

20.
应该如何评价金本《水浒》?这是三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一大公案。吴志达同志之文读后,恕我直言,堪称丑化论的代表作;文化大革命前,全面否定金圣叹之文虽有,然亦莫能及。此文竟奉胡适之见为圭臬,且又大加发挥,作出金圣叹评点《水浒》就是为了“诅咒农民起义”,“丑化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