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历代赋选》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赋体文学作品选集,由著名学者香港大学罗忼烈、何沛雄两教授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毕万忱编审合作编著,选文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分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唐宋卷(附金元部分)、明清卷,共四卷四册,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已问世的第一卷  相似文献   

2.
1998年11月,由毕万忱、何沛雄、罗475烈、洪顺隆等几位先生撰写的《中国历代赋选》(以下简称《赋选》)的最后一卷面世了,至此这部四卷本的巨著历经十年编纂终于大功告成。该书收录赋家赋作的年代上起先秦,下讫近代,含作者126人,赋作197篇,共计约180余万字,是一部规模较大的通史式的辞赋选集。它的面世反映了我国辞赋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是我国赋学界的一件盛事。一 在了解《赋选》在赋学研究史上的意义之前,先回顾一下本世纪辞赋作品的整理和注译工作。本世纪前半期,辞赋作品的搜集与注译工作基本上处于…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张松如(公木)教授主编、著名六朝文学史家钟优民研究员撰稿的《中国诗歌史·魏晋南北朝》卷即《中国诗歌史》(第二卷),于1989年12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诗歌史》是由张老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王锡荣、张军等六人撰写的第一卷于1988年7月出版,翌年荣获全国图书出版优秀奖。其余各卷的撰写正积极进行,可望陆续出版。作为该项目的分卷,《魏晋南北朝》卷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正如张老在本书后记中所言,它“实际上亦可视为独立断代的《魏晋南北朝诗史》”,这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兴旺局面,台湾、香港和大陆三地相继召开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国际研讨会,对推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粗略统计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文目录,这两年大约在850篇左右,分别论及诗歌、辞赋、小说及文论诸方面,下面就分阶段分专题作择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6~17日,由《新疆通史》编委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暨《新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审稿工作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翦伯赞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原,题《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一九四六年七月、四七年六月,先后由重庆大呼出版公司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翦老计划写一部八卷本的中国通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史》;第四卷,《隋唐五代史》;第五卷,《宋辽金元史》;第六卷,《明清史》(到鸦片战争);第七,八卷,《近代史》。第一卷在一九四四年四月,由  相似文献   

7.
对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研究,相对于楚辞汉赋的研究来说,历来就显得薄弱。近十年的有情况所改变,研究论文,论著的数量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无论是注意面还是研究深度都有所拓展。例如马积高的《赋史》就专以两章六节的篇幅探讨了这一阶段的赋作特点、作家、作品的详细情况;高光复撰有《建安辞赋述略》、《建安时期赋风的转变》、《晋代辞赋述略》、《南北朝辞赋述略》等文,对这一阶段辞赋的情况作了钩稽和概述;曹道衡的《试论汉赋和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指出了魏晋后抒情小赋较之汉赋在抒情、风格、声律对偶等方面的进步;刘树清的《我国古代文苑中的珍珠玫瑰——试论汉魏六朝抒情小赋的艺术特色》掼出了汉魏六朝抒情小赋的四大艺术特色等等,这些都体现  相似文献   

8.
1975年余撰《选堂赋话》,何沛雄博士刊于《赋话六种》中,拙作小引指出: 赋学之衰,无如今日。文学史家直以塚中枯骨目之,非持平之论也。自此以后,海内外学人,不断对《文选》及辞赋加以钻研,现在对于辞赋的研究不仅有一批专著出版,而且还有《全汉赋》、《历代赋汇》的校勘整理,以及辞赋选本都有了。可以说,时  相似文献   

9.
《搜神记》是东晋初年干宝撰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派小说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曾经大放异彩。可惜这部小说在唐代以后就散佚了。到了明代,胡震亨把《搜神记》佚文辑录成二十卷,使得这部小说以较为完整的面目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汪绍楹先生的校注本《搜神记》,对原书的真伪、故事的源流、文字的脱误等做了大量的考订工作。199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涤明先生的《搜神记全译》,该书在汪校本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浅出的通俗读本。笔者近来在使用《搜神记全译》时,发现…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散文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魏晋南北朝历时四百年①,在五千年的政治演进上不谓不长;但在中国散文发展的长河里,它不过是一个阶段,或则说是一个过渡.没有魏晋南北朝这个大开大阖的过渡时期,则先秦两汉就无法和隋唐两宋衔接.所以谈中国文学,自不可忽略魏晋南北朝,研究中国散文发展,尤必须重视魏晋南北朝.二、回顾与展望自来论魏晋南北朝文学者,莫不以诗歌、辞赋、骈文为主,而忽略其散文.殊不知它在和韵文分道扬镳的当时,有为数众多的作家,从不同的观点,挥洒如椽之笔,为风狂雨骤的国难,变乱纷乘的政局,荒淫昏暴的政客,穷苦无告的百姓,写下血泪交迸的鸿文,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并且有些作品,至今尚口诵心惟,耳熟能详,成为我们当前立身、治事、欣赏和学习的重要资源.追究造成忽略散文的原因,《昭明文选》应该是这个事件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文选》辞赋的分类与编排为中心,考察中国辞赋分体理论及元人辞赋复古风气的东传情况。《东文选》是朝鲜初期一部按文体类选东国作品的选本,其辞、赋二分法受苏天爵《元文类》的影响最为直接,而其关于辞体的标目与编排则远绍萧统《文选》、近步李穑《辞辨》,体现出东国文人对辞赋文体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鲁迅论辞赋     
鲁迅对辞赋的研究 ,从时间上而言 ,集中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他没有对辞赋进行系统、完整的考察 ,但在他的有关论述中 ,隐含着一条辞赋沿革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以来,我们在授课中颇注意向同学介绍国外史学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成果,但因广州各图书馆所藏图书资料有限,掌握到的情况很不完全。以我们所知,国外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同其他的中国断代史研究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显得单薄,但是逐年积累起来仍是相当可观的。单在日本,从七十年代起每年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论文约有七十至九十篇,专著也很不少。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以前相对落后,如1977年创刊的《南北朝研究》初时组稿都很困难,近年也急起直追,在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综合看来,国外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课题范围相当广泛,不论在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正> 建国以来山东大学一直重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是山东大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创者。他所著《魏晋南北朝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山昔)华山馆丛稿》等10余种,考订精核,识解闳通,为海内外士林所推重。先生扎实勤奋的学风和渊博的知识,培育了山东大学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郑佩欣教授早年师事王仲荦,现在已是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五书的穷尽性梳理,发现其中有不少词语为《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大中型语文辞书及袁英光主编《南朝五史辞典》所漏收,时贤相关论著如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刘百顺《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札记》、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辞语笺释》等也未涉及.今选择23例,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89年11月7日至1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与会代表100余人,提交著作8部、论文72篇。会议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区域经济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鲁涛 《云梦学刊》2013,(1):157-157
何新文、苏瑞隆、彭安湘三位学者合著的《中国赋论史》一书已于2012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赋论史研究”(07JA751034)的结题成果,共56万字。该书作为第一部系统的赋论史专著,以断代分章的形式,纵向描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现当代凡六个时期赋论的基本状貌、历史特点及其承先启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别集的数量非常多,但流传下来的却极少,完本更为罕见.通过比对《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和南宋三家书目,可以发现:其亡佚主要在梁元帝江陵焚书和唐代安史之乱以降的历次战乱,后一阶段损佚尤为惨重.除了战乱的损毁,魏晋南北朝别集在唐代流传不广,也是其亡佚的重要原因.而造成流传不广的主要因素在于:唐人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整体评价不高,唐代文学自身的繁荣以及《文选》等总集的流行,对魏晋南北朝别集传播空间的压缩.  相似文献   

19.
党圣元:1955年出生于陕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副主编,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艺学.出版学术著作有《六朝悲音》《中国古代道士生活》《文学价值论》《与古为邻》《华夏民族审美精神鸟瞰》《宋代文论名篇析评》《华夏审美风尚史》(魏晋南北朝卷).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演进史中的重要一章《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白翠琴著。40万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责任编辑:杨凌。在中国历史上,长达四五百年的社会大动荡有过两次:一次是在春秋战国,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它们共同的表征是:内忧外患交加,争战连年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