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40位美国富豪响应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发起的“慈善誓言”活动,承诺至少把一半的家产捐给慈善事业。这两位巨头还计划今年9月来中国,与一些最富有的人士见面。“慈善誓言”活动在今年6月发起,已有多名富豪响应号召。按《福布斯》杂志对这些包括纽约市长在内的富豪身家进行的估算,他们捐款数额至少可达1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11月1日,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做客深圳文化大讲堂阐述中国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他表示,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不愿做”,而是“不会做”,这需要在社会理念、机构建设等方面做多方面努力。他透露,《慈善法》已通过民政部送达国务院,法律的起草工作进入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09,(18):17-20
企业和企业家历来是慈善的主体,他们手中的资源使得他们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慈善意识也大大增强.他们已经构成了中国慈善捐助的主力。  相似文献   

4.
慈善新流变     
慈善在中国,曾一度是“伪善”、“假慈悲”的代名词。慈善在中国,也一度因为个别善款和贪污、挪用等敏感问题联系在一起,让许多人的爱心望而却步。和任何事物的发展进程一样,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在矛盾和争议中曲折前进。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慈善事业逐渐进入民众视野,NGO也如雨后春笋,渐渐成长为慈善事业的中流砥柱。在一个和谐社会,“慈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调节着转型期的贫富分化,调节着日趋滑坡的道德文明,调节着社会的融合与稳定。2005年,中国的慈善事业在这里树下了一块里程碑。中华慈善大会的召开发出了一个强烈…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系列活动之——名人捐赠启动仪式于2004年5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总结了二十多年来中国儿童慈善事业发展的成就,并表彰了为中国儿童慈善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海内外慈善企业、团体和慈善人士。  相似文献   

6.
吴妍  姚俭建 《社会学》2008,(1):29-34
作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在提升整个国家。的慈善水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民营企业从事慈善行为具有三类心理动因:(1)利己基础上的利他;(2)互惠利他;(3)纯粹利他。运用法制、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手段,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理动因,是发展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声音     
“当我告诉年轻一代,作为人类应有爱心,应回馈一点给社会。他们总回答说,等成了百万富翁就一定回馈。可是若你在5岁时,手上有5块巧克力,但一块也不愿分享。那即使将来有500万,你也不会捐出100万。分享。须从小学起。”——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影星李连杰对做慈善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当慈善和感恩的争议喧闹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时,慈善被异化为一种施恩与回报式的互动游戏,慈善事业真正的魅力就在消退,那种大爱无形、润物无声的特质蜕变为一道投入产出算术题,便消解了慈善能够给予人类的最美好、最伟大的力量。 慈善包含了一套复杂的文化、社会机制,它既被视为人们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权利,即“给予的自由”。因此,慈善不等于施舍,更不在于捐钱的多少,而在于随时有一种为别人着想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的慈善动机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之一。综览学术界有关企业慈善行为的相关理论和慈善事业较为发达国家的实践,企业慈善都含有浓重的渴望“回报”的色彩。而事实上,企业追求“回报”,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进一步的慈善事业,从而进一步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理事资讯     
《职业》2013,(33):167-167
按照六安市委市政府《六安市2013年“慈善一日捐”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感恩自强教育,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六安高级技工学校于11月4日-11日在全院开展“慈善公益行,美丽中国梦”2013慈善一日捐活动。11月11日在校广场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1.
崔凤 《社会学》2006,(1):24-27
慈善是一种美德、善行和爱心,是人类最需要也是最应当具备的基础性道德,既是古人的美德,也是今人的美德;既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外国人的美德,从而是人类共同且相同美德。改革后的中国社会现实尤其需要慈善事业这一道德事业。第一,中国的不幸群体的救助需要慈善事业施以援手。这些不幸群体主要包括残疾人,受自然灾害侵袭的灾民和数目巨大的贫困人口。政府往往难以承受这巨大的财政压力,这时就需要慈善组织帮助疏解。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2006,(1):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保障体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内容。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郑乐平 《社会学》2010,(1):71-72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上海公益慈善论坛”于2009年11月27日举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领导和本市120多位慈善公益界的实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出席了这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际社会公益慈善呼声极高。继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捐出一个巴菲特”后,巴菲特也宣布捐献自己85%的财富。华人首富李嘉诚则以“第三个儿子”的名义,捐出1/3的财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5.
慈善事业唯有坚定且全面地推进现代化进程,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智能时代,数字技术得以充分利用既是慈善事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慈善事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能促进慈善资源分配更高效、更精准和更主动;促进慈善组织与社会成员的连接更便捷、更深入和更持久;促进慈善环境更文明、更包容和更开阔。但从实践来看,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慈善事业现代化出现了结构性偏离:数字应用层次低;慈善环境愈加封闭;个体慈善和公益营销增势明显,但组织化慈善的活跃度和慈善组织的存在感均下降。为了避免出现方向性偏离,亟需从底层致因入手对结构性偏离进行矫治。追根溯源,偏离的背后由表及里依次是各类组织的乏力、相关制度的缺漏和对慈善事业现代化进程全景及数字技术局限的认知不足。相应地,矫治的思路应是升级认知,处理好多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慈善事业与相关系统的关系,为慈善方式的成长提供空间和支撑;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用“小数据”完善大数据,促进算法智能与慈善智慧相结合;处理好组织与技术的关系,增强慈善组织数字技术应用的自主权,提升互联网平台的“慈善”含量;处理好组织与制度的关系,明确各类组织在现代慈善事业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6.
慈善之于中国,并非一件地道的舶来品,但现代慈善制度却是滥觞于西方.从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慈善体制和事业存在的不足看,透明化、多元化、法治化不可避免. 阳光慈善之路 透明公开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建立一个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缺少慈善行业公共信息平台;社会媒体与大众缺少对慈善行业行之有效的监管,没有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与沟通渠道等问题,还制约着阳光慈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2010,(3):64-64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拟于2010年12月上旬在上海举办以“慈善募捐体制与机制”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慈善理论研讨会”,着重讨论有关我国慈善捐赠体制机制问题。现特向国内广大慈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征集研讨会论文。  相似文献   

18.
当某些政府官员高调向社会宣称中国慈善捐赠总量2008年已达1000亿元.社会慈善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仿佛今年中国慈善捐赠的大增长挥手可见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在全球金融危机波引发实体经济衰退并进而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国际背景下。在2008年的两场巨大灾难导致中国慈善过度开发或者严重透支的本土背景下.中国的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是否应该严重地意识到一个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慈善捐赠的冬天是否即将来临?大家是否应该积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相似文献   

19.
略论我国慈善事业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煜 《现代交际》2010,(10):15-16
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是慈善立法还很。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慈善税收立法的激励作用不充分,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今后的慈善事业立法要健全法律体系,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完善与慈善事业有关的财税法律制度,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立法规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郭晓莉 《现代妇女》2013,(11):19-20
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推动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和指导也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本文以荥阳创建“全面慈善”活动为个案,对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责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