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争取“独立”和“平等”是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两个庄严口号,也是指导美国革命推向前进的两面光辉旗帜。正是在这两面旗帜的鼓舞下,北美殖民地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可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实现真正巩固的独立,还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任务在近代实现了,他们所追求的平等理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离真正的平等还相差甚远,“平等”的大旗他们还要继续打下去。斗争仍未有穷期。今天,美国统治者动辄对别国以经济制裁相威胁,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这完全是对《独立宣言》的践踏,是对其立国精神的背叛,也是对自己历史的抹黑。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人权发展史上的杰出篇章 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及美国的《人权法案》是美国人权发展史上最杰出的篇章。当时的十三州人民点燃了反英斗争的熊熊烈火,并在1776年7月4日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人权宣言,即《独立宣言》,庄严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揭露当时的英国殖民当局“恶贯满盈,倒行逆施”。这些殖民民人民再也无法忍气吞声,响起了“独立战争”的枪声。一场以争取“天赋人权”为核心的战斗席卷了北美十三州。经过6年欲血奋战,终于摆脱了英国殖民者当局的桎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英国对北美十三州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正是由这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战后老殖民主义从亚非多殖民地的撤退是本世纪政治史中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中以英法从非洲大陆的撤退影响最大.英国在非洲的“政治撤退”,具有深刻必然性。战后英国的非殖民化政策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演变过程实际上具有机会主义特征,并非主动规划了殖民统治的“自身终止”。而促使其不断改变殖民政策乃至加速“政治撤退”,到最后不得不从非洲撤退的深对原因,是战后国际政治形势与经济关系的变化;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顽强斗争特别是武装斗争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独立战争与美国人民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下半期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美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了国家的独立,而且也在于美国人民在与英国殖民者英勇作战的时候,也进行了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并且赢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国内出版的世界史教材,在美国独立战争一章里一般地  相似文献   

5.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粉碎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美国的革命带来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却没有带来经济上的独立”。只有在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以后,美国才真正步入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和工业化的道路。本文旨在探讨“第二次独立战争”与美国经济独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美国经济独立的历史轨迹,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第二次独立战争”从1812年6月开始,到1814年12月结束,英美双方在海上、加拿大边境、墨西哥湾以及大西洋沿岸,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互有胜负。1814年12月24日,英美签订《根特和约》,英国再次承认美国独立。  相似文献   

6.
1775—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13洲殖民地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它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民族独立战争的典型。以弱对强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所面临着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总结美国独立战争的军事规律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一七七六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黑人作为被压迫的奴隶,为争取自身解放,英勇地投入了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为赢得美国的独立,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但是,独立战争并没有使黑人获得解放。资产阶级和  相似文献   

8.
在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中,玻利瓦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不断充实、丰富、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高举民族独立旗帜,坚决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二)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三)为争取和巩固拉丁美洲的独立,始终坚持美洲大陆团结和联合的主张。玻利瓦尔的民族主义思想,在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产生过巨大影响,并成为了一个半世纪以来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和团结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弗罗斯特曾经把他的《彻底的奉献》一诗称为是“一部用十几行无韵诗写成的美国历史”。在他看来,美国人要想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并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完全放弃自我,彻底地奉献。当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说美国人“拥有着当时不被我们拥有的东西”时,他一方面指当时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被英国所剥夺,而另外一方面指当时的美国人并没有真正爱上这块土地,没有像神圣的爱情那样,做到双方在灵魂与肉体上的完全结合。这种“软弱”只有当美国人真正意识到他们必须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爱自己的国家时才能够被克服。于是,他们发现他们的“软弱”来自自我的“捆绑”。为了“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们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奉献”,因此“立刻从放弃中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10.
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美利坚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民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与法国结成联盟,在法国等欧洲国家支持下,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在北美大陆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殖民统治时期里,美洲大陆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地区,即北方的英属美洲和南方的伊比利安美洲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只是在这两大地区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分别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美国和多个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后,它们之间的联系才开始出现.独立较早的美国,首先把自己的触角从北方伸向了南方.作为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成功的榜样,这个新生的合众国在精神上对当时仍旧处在殖民地地位的拉丁美洲地区的广大人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弱国对强国、小国对大国的持久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本·富兰克林以其卓越的才智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巧妙地利用欧洲殖民主义列强间的矛盾,结成反英同盟,寻求国际援助,为最终取得这场旨在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的胜利,在外交战线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两种“民族平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口号,是欺骗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工具,因此资产阶级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无产阶级所主张的民族平等是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的平等,是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民族平等”观。  相似文献   

14.
印尼土生印欧人是荷兰殖民统治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荷兰殖民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国家和族群认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荷兰殖民政策的演变,以及上述演变对这一族群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荷兰殖民统治下土生印欧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由来与演变,分析其社会、经济与法律地位的差异,以及上述差异对其国家和族群认同的影响。获得白人父亲承认的土生印欧人在法律上属于荷兰籍公民,但其社会地位却非常尴尬,被纯种白人歧视,又被原住民憎恨。为获得平等的对待,他们通过民间、文化、政治等途径为自己发声。其族群认同受到殖民政策的影响,当政策不公时,其族群凝聚力增强,争取权益;当政策有利时,他们又渐感宽慰,呼声减弱。然而,待"遣返"荷兰后,他们却发现虽"走近"白人社会,却难以真正"走进"白人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8日是“四八烈士”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遇难60周年。今年又是王若飞、叶挺诞辰110周年,邓发诞辰100周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四八烈士”革命精神,是延安精神活生生的典范,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举和平民主旗帜的“四八烈士”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民的瑰宝。高举共产主义旗帜的“四八烈士”革命精神,在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华和平发展的伟大进程中,至今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理解首先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个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还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和“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更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个人”个性独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自由个性”这一内涵表明了追求“每一个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及解放优先性与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统一是马克思学说的真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美国走上霸权正义道路时.在美国国内爆发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派反帝运动,这一运动是70、80年代独立派运动的继续、本文是国内学术界第一篇关于这一题材的论述。文章首先对独立派的反帝思想加以论述。独立派的主要论辩是占领殖民地与美国民主制度是不相容的。在对反帝同盟及其活动加以阐述后指出,美国反帝同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本国政府在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政治组织,它比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日俄战争中提出这一口号要早。最后论述反帝民主派的思想遗产,即种族平等与民族自决,论证了威尔逊议来美国政府提倡的民族目决与反帝民主派的民族自决思想的根本区别。后者是尊重其它民族,尊重其对本国政府的选择;前者则认为,别国的民族自治要符合美国的价值与利益,否则,美国有权干涉,扶植一个美国心目中的“好政府”。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纷纷树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对出版管制加以鞭挞,对出版自由理念做出理论阐释。他们分别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种角度提出了出版自由的主张,丰富了当时的出版自由理念。平等派作为一个党派性组织也投入到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去,平等派的发展和争取出版自由的运动形成密切的互动。对于出版自由的追求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当时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文学中的主人公简·爱与莎菲,是两个富于新质特征的女性典型形象,她们争取人格独立平等、向往灵肉一致之爱、要求理智控制情欲等思想性格特色,超越了传统女性的精神内涵,标示了现代女性的情爱理想和价值取向。虽然她们所昭示的妇女解放的出路还比较朦胧、迷茫,但其作为先躯者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是不能抹杀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简·爱》和《莎菲女士日记》成为中西方文学中女性争取人格独立、呼唤平等之爱的最早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美国的人权政策曾经长期剥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民的人权,在美国的司法领域中存在着极严重的种族歧视传统,美国最高法院等司法部门更是滥用其职权限制和剥夺黑人人权,司法暴力现象司空见惯。无数案例和大量精确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并非是如其自诩的“自由者的乐土”。相反,美国的黑人至今仍是世界上受苦最深的民族之一,他们仍要为争取“自由、平等、幸福”的权利作艰苦持久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