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新感觉派、张爱玲及王朔作品的都市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新感觉派、张爱玲和王朔作品中都市文化的不同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他们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以及这种不同追求所体现的都市变迁与时代变化特点。同时,通过对他们把握都市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异化感所共同立足的个体原则的分析,论述了个体精神追求的不同在大致相同的审美准则中衍生出来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唐朝的诗人王维与明代的书画家董其昌,生活的时代不同,但他们都崇尚禅宗哲学,在艺术上追求简约玄远、闲逸澄澹的境界,文章对他们的艺术风格的异同作了比较论证。  相似文献   

3.
走进本期"聚焦"栏目的四位画家:安堃、苏梓寒、高风、常乐,来自不同地域,他们怀着各自的艺术追求和梦想相聚于北京宋庄,置身于当代艺术生态环境中。他们关注时代的文化冲突,着眼于内心的精神表白,企望利用自己作品架起与观者之间的桥梁。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解读可以看出四位画家的不同审美意趣和表达方式。还需要说的是:他们四人既是朝夕...  相似文献   

4.
雷沛鸿与韦善美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脉息相通。雷沛鸿因韦善美而彰显,韦善美因倡导研究雷沛鸿而扬名。  相似文献   

5.
建安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它不仅对社会政治安危、经济兴衰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当时的文学思潮产生极大的冲击,给建安文士的心灵造成沉重的压力。他们深感人生苦短,于是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朽,力图在大难中寻找个体生命的永恒存在。同时又追求声色之乐,体现对个体生命的珍爱。在生命不朽的主导下,为延长生命而求仙,追求生命的超越。这三种心态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建安文士身上,他们正是以这种多元化的开放心态进行文学创作,创造出一个文学史上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者对肖邦钢琴叙事曲结构的分析并不一致。在肖邦以较复杂的曲式结构运用于如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幻想波洛涅兹舞曲等的大型作品上,众多理论家因分析的角度、方法、观念的不同,他们即使对同一首曲子的分析也有差异。肖邦在音乐中运用混合曲式结构,这与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代追求音乐上的创新、追求强烈对比的感情表现、追求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综合运用等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尼采与庄子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在哲学上他们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浪漫主义哲学家,用格言表达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来激发读者去认真思考和反思自身的生活;他们都是历史上彻底的怀疑主义哲学家,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作出了彻底的批判,以使个人在摆脱传统束缚后去追求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共同的追求。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物质保证、力量源泉和分配原则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异同,结果人民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前后出现“普遍贫穷”与逐步摆脱贫穷并走上小康之差别。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与中国道家老庄都认为,人生在世往往因社会利欲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因而他们都致力于人生“本我”,“本真”的理想境界及如何达到这一境界的思索与追寻,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化渊源,但他们在 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上却殊途回归,其人类思想有颇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先锋     
正新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七月,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让我们关注新时代温州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时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让我们向时代先锋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客观地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它们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时代的镜子面前都客观的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态度:堕落、异化、苦闷、彷徨、追求。在这过渡时代的背后,走出了具有朦胧启蒙思想的觉醒者,开始了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而社会言情小说,以它思想的深刻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与刘禹锡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由于有着与屈原类似的资质才能、时代境况、理想追求及政治遭遇,故他们对屈赋皆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考察柳、刘赋作,他们在承继屈赋关心时政之忧世情怀、嫉恶刺邪之批判理念、九死未悔之斗争精神及志端行直之高尚人格等方面有着相同的一面。然在赋体形式、创作方法、内涵特质、赋作精神和赋体发展等诸多层面,他们的认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但丁(Dante AlighieRi)和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属于不同的文学流派,用不同语言进行创作,抒发他们的追求与理想,记录他们的心灵历程和情感世界,但两位诗人有一组抒情诗中描绘的各自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女性形象却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视野中的平行研究,结合对应的汉译诗,欣赏诗人笔下的完美女性的共性特征及表现这一形象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从不同时代的美学追求和主题,社会主义英雄与平凡的普通人,艺术表现的继承与创新三方面比较分析了《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这两部长篇巨著在时代、美学追求、典型塑造上的不同特点,揭示了路遥在艺术表现上对柳青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两个在梦中跋涉的不幸女人──浅论爱玛和潘金莲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玛是《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潘金莲是《水浒》中的一个女性,两者所处时代、国度、以及身份、地位皆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对爱的挚着追求,但她们的愿望却变成了可卑的梦幻。  相似文献   

16.
多元价值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淡化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物质追求、增强了他们的个体选择,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面对这种挑战,要从教育理念上突出对人的关注、要在教育内容上拓展时代元素、要在教育手段上注重隐性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多元价值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淡化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他们的物质追求、增强了他们的个体选择,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信念,面对这种挑战,要从教育理念上突出对人的关注、要在教育内容上拓展时代元素、要在教育手段上注重隐性方式。  相似文献   

18.
鲁迅、望·蔼覃、爱罗先珂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度,却因童话发生交集,产生精神的共鸣。他们同属19世纪后期出生的人,拥有相似的人生困境,怀着同样悲天悯人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象征的童话中,完成他们对生命本真状态、理想生存形式等严肃问题的思考和对复杂生命审美的追问,提出一种崇尚童真、自然、野性的诗性文化品格和文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鲁迅笔下的"过客"、史铁生笔下的盲琴师都处于命运的困境之中。面对令人绝望的处境,他们都没有放弃抗争和追求,而是以自己永不停息的前行脚步谱写出了高昂激越的"命运交响曲"。这三个有着相同精神特征和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正反映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三位作家对命运困境的共同思索。  相似文献   

20.
春燕 《新天地》2016,(5):18-19
一家三代,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们的信仰相同,都在各自的领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著名导演汤晓丹和他的儿子汤沐黎(著名画家)、汤沐海(指挥家)一家。从小事做起、追求真才实学、言出必行的精神,在这个家庭得到了传承。近日,笔者有幸聆听汤沐海讲述汤家三代人在不同时代浪潮中的治学为人以及家族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