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遭到质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理论指导作用逐渐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也呈现出了逐渐被边缘化的倾向。要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问题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应采用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研究法、问题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空间深度拓展的时代,信息异化是其突出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学界从理论界定、问题表征、引发肇因、主要影响、消解路径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学界关于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存在着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较少、实证研究欠缺、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代表性研究结论难以得出等问题,当前要注重开展下列问题研究:深化理论研究,探索微时代信息异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发展规律;强化实证研究,全面分析微时代信息异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的影响;开展比较研究,注意总结国内外关于微时代信息异化研究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加强应用研究,探索如何形成法律、制度、技术、道德、社会管理等动态的微时代信息异化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书面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凡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人以及计算机都要和标题打交道。标题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尹世超在多年研究标题语言的基础上,适应语言发展变化及社会需求,进一步对汉语标题用语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编纂了《标题用语词典》,  相似文献   

4.
企业组织创新风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组织创新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征,导致企业组织创新失败率很高。因此,迫切需要依据企业组织创新特征进行风险研究,为企业及时和准确地识别、防范和控制组织创新风险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对常态的企业管理风险研究较多,而对复杂、动态的组织创新风险研究极少;基础理论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多,技术及应用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可以说,企业组织创新风险还缺少系统、深层次的研究。而从发展趋势来看,建立数据库、开展人因风险研究、开发体现过程再造、博奕和自学习的组织创新模拟系统,以及采用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是以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哲学史研究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这和他运用科学的方法有关。黑格尔研究哲学史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系统研究法、圆圈研究法、扬弃研究法和生平研究法。这些方法是对以往各派哲学史家方法论的一个巨大超越,是马克思以前科学方法论的最高峰和最成熟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哲学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详尽论述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在语汇、语义、句法和言语交际行为上的诸多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阐明了语言变化与社会变化之问的相互关系.文章强调指出,对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系统研究无论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还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7):238-242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口的流动和民族之间的融合,人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社会身份变得更加复杂。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认识到社会性别与身份的动态性和可塑性特征,促使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和社会身份认同研究由本质论向社会建构论转向。语言在人的社会身份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社会性别和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建构而成的。身份的动态性和多元化可以通过交际中的语码转换来实现。针对社会性别和身份的动态特征,可以尝试运用动态系统理论对语言、性别和身份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Kachru的英语世界化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在世界各国的变化和发展的特点 ,指出世界英语是在多元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发展并变化着的语言 ,并形成了各种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的语言变体。英语不再为所谓的“标准英语”使用者所独有 ,而是属于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的使用者。  相似文献   

9.
方法论问题是理论语言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学员们学习起来往往感到不好懂,难掌握。本文就两个基本的涉及全局的方法论问题,联系具体事例进行分析阐述,以帮助学员们理解运用。1.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观念本世纪初期,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其名著现代语言学奠基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区分了“共时”和“历时”这一对重要概念,提出语言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可以对语言开展共时研究,也可以开展历时研究,并且主张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描写共时的语言现象。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语言系统是不断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外语磨蚀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关于外语磨蚀的探讨很多,但却很少有学者从动态系统理论相互连接性的维度出发,探寻它的根源。在此力图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起源、特征和运用出发,具体运用动态系统理论相互连接性的特点,从外部环境因素、内部语言系统因素以及各种语言系统相互干扰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外语磨蚀现象进行再次探讨,同时提出一些能够减少外语磨蚀的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出现以来大体经历了引介初创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稳定深入阶段。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范围广泛、注重应用研究、紧扣时代特征和成就引人注目。加强理论建设和人才建设,积极开展语言关系、语言的变化、语言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沃罗涅日学派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三大主要学派之一.近年来,日常语言意识成为了沃罗涅日学派研究的焦点之一.搜集和整理沃罗涅日学派日常语言意识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案例,对制定沃罗涅日地区语言文化政策及提高居民语言文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发现,沃罗涅日学派立足于地区语言文化特点,开展日常语言意识研究,为提高沃罗涅日地区居...  相似文献   

13.
<正>应用语言学主要关注标准语的建立与规范、翻译、辞书编纂、语言教学等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日益深入,外语教学随之发展。应用语言学作为指导语言应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我们提高语言教学效果、提高翻译水平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是当前应用语言学最常用的方法。量化研究主要关注于某种趋势和结果,质性研究则侧重于语言学现象中的过程和原因,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相较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区域各方面的复杂过程,多维动态可视化为研究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它通过时空模型可动态的演示、模拟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用多维动态可视化系统研究区域发展的指标问题及多维动态可视化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变异与变化>作为<西方最新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的第一本,在国内已有介绍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和讨论了国际语言学界关于语言变异和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的语言变异和变化研究,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示例的作用,提出了微观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的新思路.本文阐明语言变异变化研究的意义,以及该书的学术意义;介绍了该书主要章节的内容;分析和讨论了该书的特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成果译介和创新思考相结合.对该书存在的不足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现代中国语言学中的人文性研究从理论来源、研究实践、基本特点三方面作了历时性的描述。认为这一时期的汉语人文性在理论上有着中国传统语言学、西方语言学、苏联语言学三方面的来源;在研究实践上主要体现为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文,专论性的著作是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这一时期的汉语人文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联系的现象主要是社会文化,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字与词汇,研究活动开展是零星、掺杂着进行的,缺乏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 2 0世纪世界范围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事件以及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 :印欧语系在赫梯语等新发现古文献材料冲击下分类观念有所变化 ;对世界语言的系属分类探索逐步展开 ,主要叙述诺斯特拉语系和欧亚语系的形成和研究情况以及汉藏语系与南岛语、南亚语构成的华澳大语系分类状况 ;与系属分类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中重要的创新有语言变异理论、词汇扩散理论以及远程比较方法 ,另外 ,声调发生学、混合语理论、语言年代学、语言接触和联盟理论以及语言地理类型学等也是本世纪历史语言学的新发展和主要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基源问题研究法是劳思光研究中国哲学史之特色,颇引争议。基源问题研究法强调以问题为核心,将史料进行理论还原再重建的思路,与维也纳学派建立统一科学的设想是很相似的。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理论的思路,可以通过变换研究对象而迁移到哲学史的研究中来,即将研究对象从科学理论变为哲学史中的诸学说理论。基源问题研究法之得失要从两大方面来看:一是该方法本身之得失,二是其具体运用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形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性质的看法、形式语言学家的任务、研究方法、研究侧重点、形式化手段的实质和局限性等方面,其存在以下问题:语言是社会的语言,不存在独立于社会的语言;语言作为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心理系统不可分;语言的形式与功能、语法与语用密不可分;独立的形式语法理论不全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在介绍意识提升任务的定义、特点、目的以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旨在通过追溯国内近20年以来意识提升任务在语法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综述,以期为意识提升任务在我国高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强调语法结构的教学或纯粹地注重意义的交际语言教学,意识提升式语法教学的确具有更多长处与优点,并且它也更加适应当今语法教学变革的方向与潮流;同时,有关意识提升任务在高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而关于归纳式意识提升任务和演绎式意识提升任务这两种任务模式,在高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这也为作者接下去更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