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布依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表演剧目。文章围绕题材、内容、人物等维度对布依戏剧目的审美蕴涵予以深入诠解,指出布依戏剧目均紧紧围绕布依族人的生存状况、生命价值而敷演,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人性复归”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2.
阳戏主要流布于黔、渝、川北和湘西。辑录西南各地阳戏剧目发现:川北阳戏剧目较少,内容多为颂神词和有简单情节的神话故事戏;湘西、黔东南阳戏剧目较多,内容多为世俗性民间小戏,是与古典戏曲以及其他地方曲艺形式积极融合的结晶;黔、渝阳戏流播范围广,剧目丰富且多样,既有包括颂神词和神话故事戏的仪式戏,也有极具区域特色的世俗戏。不论从阳戏流播区域,还是从其演出形态、剧目数量和内容来看,贵州地区都是阳戏文化传播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3.
情趣横生、脍炙人口的戏曲剧目《打金枝》,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出戏叙述了唐王如何以国事为重,妥善处理公主与驸马的纠纷,从而加强了君臣团结。戏中除“绑子上殿”外,正面叙述郭子仪的场面虽然不多,但郭子仪却是此戏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4.
地戏作为贵州民间流传的一种很重要的戏曲形式,不仅受到屯堡人的喜爱也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欢迎.以往学界对地戏研究主要针对汉族地戏(即屯堡地戏),范围也只是局限于安顺及其周边地区.而很少将边缘的、少数民族的戏剧艺术纳入视阈中.文章着重探讨贵州少数民族地戏剧目分布情况,以布依族地戏为主体对贵州少数民族地戏剧目的特点和表演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观闻 《北京纪事》2014,(7):34-36
“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品牌项目之一,自2011年首届开赛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关注。赛事首开完整剧目比拼先河,每年一届,展现行当多姿、流派纷呈,以戏会友、力捧新星,使一批青年京剧演员脱颖而出。以剧院青年领军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员群体也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戏剧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当红名家交相辉映,彰显了京剧的迷人魅力与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地戏大部分明显受汉族屯堡地戏的影响,表演的剧目与屯堡人的剧目相同;但一些戏班也传演与屯堡汉族地戏班不同的剧目.来源于汉族屯堡人的地戏及其剧目,已融入了布依族的民俗生活,并成为布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的布依族地戏,其表现形态与安顺屯堡地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演祭祀性歌舞.总之,布依族对地戏的发展和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布依族地戏的独特价值,逐步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例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俗,但因其并非戏曲表演的主体,学界一直对其缺乏关注。分析了20世纪以来我国“例戏”研究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前期,随着西方学术思想、学术理念的输入,有部分学者开始考察“例戏”,但在30、40年代,人们尚只关注几部常见“例戏”的剧目考证、历史源流梳理;在50至70年代,“例戏”的演出和研究均陷于空白;80年代以来,在横向和纵向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但仍显得较为肤浅;进入21世纪后,“例戏”这一文化现象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考察和研究较之前期也都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8.
麻雯 《北京纪事》2014,(9):38-39
“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品牌项目之一,自2011年首届开赛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关注。赛事首开完整剧目比拼先河,每年一届,展现行当多姿、流派纷呈,以戏会友、力捧新星,使一批青年京剧演员脱颖而出。以剧院青年领军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员群体也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戏剧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当红名家交相辉映,彰显了京剧的迷人魅力与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9.
竹马戏与白字戏历史上都是流行于闽南粤东地区民间的乡社祭祀戏剧,海陆丰的竹马戏、白字戏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典形态。作为祭祀小戏的竹马戏是形成白字戏的核心要素之一,对白字戏的声腔、剧目以及表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侗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侗族南部地区,其文化可谓丰富多彩,目前侗戏剧目约有500多个。《珠郎娘美》是侗戏众多剧目中的一个传统侗剧,在侗族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珠郎娘美》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观闻 《北京纪事》2014,(8):38-40
“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品牌项目之一,自2011年首届开赛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关注。赛事首开完整剧目比拼先河,每年一届,展现行当多姿、流派纷呈,以戏会友、力捧新星,使一批青年京剧演员脱颖而出。以剧院青年领军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员群体也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戏剧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当红名家交相辉映,彰显了京剧的迷人魅力与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2.
采访关栋天之前,《贞观盛事》作为"迎世博·长三角名家名剧月"的参演剧目正在热演,有关"关栋天带伤出演《贞观盛事》"的消息出现在不少媒体上。见到关栋天时,绑着护腰的他仍行动不便,即使是坐着接受采访,关栋天也会因腰疼而每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1日,2013年北京“春苗行动”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启动仪式在北戏排演场一层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简称北戏)党委书记刘宝华主持。  相似文献   

14.
自1983年至今,贵州地戏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地戏的本体因素,如地戏的形成、剧目、面具、音乐、表演动作等;讨论地戏的形态;探究地戏的多种价值和“非遗”保护问题;由张艺谋《千里走单骑》涉及“安顺地戏”署名权的官司之争而衍生的系列论题。新时期,要开新地戏社会价值和学术意义,使之既能充分发挥承载屯堡文化功能的作用,又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影戏“例戏”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影戏在上演正戏之前,一般都会要先演出一段仪式性的“例戏”。各地影戏“例戏”的演出时间长短不一,形式也繁简有别,其剧目也要视场合不同而选择,但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场合的“例戏”演出,其文化功能都是一样的,或恭请神灵为俗民祈福纳祥,祛邪禳灾;或是借其超度亡灵。  相似文献   

16.
麻雯 《北京纪事》2013,(8):42-44
侯宇对于《对花枪》这出戏可谓情有独钟。该剧目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郑子茹老师首演,这不但是一出声情并茂的老旦情感戏,而且突破老旦局限,在唱、念、做、打各个方面创造了新颖独特的风格和技术,更有了“扎靠”的独创,创立了京剧“文武老旦”的里程碑。侯宇跟随郑子茹老师学习《对花枪》长达5年之久,一字一声一腔均得亲授,她对这出戏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对布依族地戏的剧目和戏班进行统计,勾勒布依族地戏的分布状况,分析布依族地戏剧目的内容及特征,并从文化接触的视角探讨布依族地戏剧目的形成过程,文章力图展现布依族人民对地戏剧目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郑燕欣 《南都学坛》2011,31(5):44-46
河南濒灭剧种中的曲牌体剧种有大弦戏、北调子、锣戏、羊羔戏、嗨子戏,保留着很多俗曲曲牌和音乐伴奏,多数源自于明代中原弦索俗曲,融合了高腔、青阳腔、昆腔、乱弹调、罗罗腔等剧种的曲牌、剧目及唱腔,具有风格比较一致、诸腔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2011年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跨年度的“唱响之旅”、“每周一星”;2012年为赵燕侠、赵葆秀、燕守平等名家举办专场,全年完成惊人的800场演出,在“青京赛”斩获多个金奖,送别张学津、姜凤山等艺术前辈;到2013年的“传承之旅”、“双甲之约”,以及为张建峰、张云、侯宇等青年演员举办专场--“唱响之旅”“传承之旅”“魅力春天”“每周一星”“双甲之约”等品牌及“九大头牌”“青年领军”“八十精锐”等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并有了市场号召力。再到2014年,“双甲之约”的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海外巡演,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北京京剧院建院35周年新编剧目的展演活动,“梅花香韵”北京京剧院梅花奖获奖演员展演活动,小剧场京剧《惜·姣》《马前泼水》《浮生六记》等展演活动……四年来,北京京剧院无论在全年演出场次还是青年领军的塑造上都领跑全国京剧院团。那些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让海内外的戏迷、观众朋友大饱眼福;院里一批批新生代青年演员的出现,又让关注京剧的人们看到了这门艺术的未来与希望。而在一场场新戏、好戏上演的背后,在一位位实力新人脱颖而出的背后,是京剧院的体制改革--项目制发挥着它无形无限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广东话剧院     
广东话剧院下设:实验剧团、喜剧团、儿童剧团。全院有高级职称的编剧、导演、演员和舞美人员60多名。五十多年来剧院创作演出剧目100多台;曾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儿童新剧目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梅花奖”“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