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载某市一些中小学生在放寒假后竞伪刻班主任私章和学校公章,复印假成绩报告单制造"好成绩"来"安慰"父母.读完报道感触颇多.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中国耻感文化溯源中国的耻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思想。大致而言,儒家之“耻”有三层意思:一是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孔子希望建立以仁为实质内容、以礼为制约形式的德治社会,所以耻和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相联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若仅以刑罚治民,民虽能免于犯罪但却不知犯罪行为是羞耻的;若以德治教民,民便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道德有其底线原则,这种原则的最终实现,是由耻辱感来完成的。二是孔子认为应以“不信”为耻。孔子认为人应该…  相似文献   

3.
<正>《诗经》以诗咏史,刺时颂德,涉及千行百业,其中不乏为官修养正能量,正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苌的《毛诗序》又认为,《诗经》有"经夫妻,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能。领导干部通过读《诗经》,可以感悟对待"人之常情"之法与提升职业操守之道。一、慎威慎言,守官德立身之道。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领导干部修行当以官德为重。《诗经》中提醒为官者要"无念尔祖,聿修厥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观是本末一贯之道。孔子首先开创了内圣外王之道,孟子和荀子以不同的理论进路对孔子之学说进行了阐释,,创立了内圣外王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郭蓓 《决策探索》2009,(22):76-77
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对孔子有个很中肯的评价,他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学老儒’;他开战国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土之阶级。孔子的行为,与希腊之‘智者’相仿佛。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之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之影响,相仿佛。”孔子作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6.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孔子将"忠恕之道"视为"仁之方",即践行"仁道"的基本方法和行为准则。"忠恕之道"里包含的丰富的伦理内涵,在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孔子说他没有做到,但是子贡认为他已经做到了,说:"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啊。"  相似文献   

8.
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对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等问题的观点,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尽管《论语》的篇幅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算大,但在经典古籍中已经算大部头  相似文献   

9.
骂,指口出恶言和忿詈之语,是一种极端的负面情绪和暴烈态度的表达.骂人既失态,也容易失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对立甚至心理仇恨.因此,一般而言,领导不宜骂人. 但是,某种程度上,骂也是爱憎分明和激浊扬清的集中体现,是坚持正确立场和导向所必需的一种鲜明态度,运用得当就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特殊的管理手段.即使是一贯主张温良恭俭让、崇尚文质彬彬君子之风的儒家,也不一概否定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不仅很善骂,而且骂得狠.《孟子·梁惠王上》介绍说,孔子对于殉葬哪怕是以俑殉葬的恶俗深恶痛绝,曾恶狠狠地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弟子宰予学习不用功,白天打瞌睡,孔子斥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对于不长进的朋友原壤,孔子骂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孟子骂人也很凶,他对不同政见者杨朱和墨翟就骂得很粗野:"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儒学经典,有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之称。在这部著作中,孔子提出了君子人格理念,这个理念是古代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悟性与尊重     
<正>《论语·里仁》里有孔子与弟子曾参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参即曾参,后世尊称为曾子。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他是在见识、学问和实践等各方面得孔子之道最多的一位。大道至简,再庞杂的学问其核心无非一句话或几则公式,洗练如E=mc2。那天,孔子回顾自己的一生学问与实践若有所悟,也只能叫来智慧最高的弟  相似文献   

12.
据报载某市一些中小学生在放寒假后竞伪刻班主任私章和学校公章,复印假成绩报告单制造好成绩来安慰父母。读完报道感触颇多。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道之以政,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近年来做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文涉及的三题,主要从传统文化、初级阶段、历史任务诸方面作些初步思考。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是古代思想家孔子对春秋乱世进行改造的一种社会理想模式。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宋代理学家朱熹评之曰:“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  相似文献   

14.
据《史记》记载,子羽曾是孔子的学生,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印象不好,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怎么会有才气呢?所以对子羽态度很冷漠,不愿、尽心教他。子羽感到没趣,只好退而自学。此后刻苦自励,终有所成。孔子知道后深为后悔地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之所以如此,都是“第每一印象”惹的祸。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孔子     
叶匡政 《领导文萃》2010,(10):103-107
<正>由于电影《孔子》巨大的宣传声势,很多人对了解真实的孔子有了兴趣。事实上,因为年代久远,今天我们已无法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孔子。关于孔子生平言行的记录,除《论语》和《左传》外,散见于《孟子》、《礼记》、《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第一个为孔子写出完整传记的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以"诡道"一语而标新立异,独立于世。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诡道"即诡诈之道,《孙子兵法》就是一部孙子教人诡诈之道的书,这种认识失之于偏颇。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无日不战,战场上临阵倒戈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因此,培养老实的将帅是各国国君考虑的中心问题。此时产生的《孙子兵法》,就很贴合这种需要。它提出"将受命于君"、"将者,国之辅也"、  相似文献   

17.
王存喜 《领导科学》2012,(33):37-38
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句话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交友里边有政治.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想通过交朋友处理社会关系、优化人际环境,乃至促进工作落实、助推政令畅通,不妨学一学孔子的交友之道. 多而不滥——择友有标准 社会越发展,交际越广泛."多个朋友多条路",越来越成为大众认同的交友观念.朋友越多越好吗?孔子的看法也是肯定的.孔子讲过人生"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其中有益的一"乐",就是"乐多贤友".可见,孔子是提倡广交天下朋友的.  相似文献   

18.
李零 《领导文萃》2007,(7):129-132
《论语》很火,孔子很热。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  相似文献   

19.
高伟 《领导科学》2012,(24):25-26
将之道,谋为首;谋之关键,在统筹。统筹,《辞海》释为统一筹划,是对所要完成的某一项任务的各个环节分清主次缓急,合理配置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的决策过程。我国古代军事家大多推崇"统筹于内外,先算而后胜";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把统筹之道形象地比作"弹钢琴";华罗庚也在《统筹方法》一文中,以烧水泡茶为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统筹的作用。对领导干部而言,统筹既是一种战略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掌握了统筹之道,就能全局在胸、运筹帷幄,在工作中减小"摩擦系数",增大"推力  相似文献   

20.
罗梦 《领导文萃》2015,(2):134-135
《孔子家语》是否为伪书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随着地下文献的出土,《孔子家语》并非伪作已成定论。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孔子家语》所记均可信·本文从《孔子家语》中的“子路负米侍亲”和“楚王得萍而食”出发,结合《论语》、《史记》等文献,考察《孔子家语》所记并非都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