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嘉靖年间宁德倭患之烈对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倭寇问题,曾有人质疑并作“假倭”之说.此说依史实推断,嘉靖间的所谓倭寇,真倭实际上很少,“充其量不过占十分之一左右”,而“十分之八、九都是假倭”、是中国人伪装的,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此说又断言,假倭“绝不是胡作妄为,乱劫掠一气”,他们“爱憎分明”,“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2.
“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代的“倭寇”,即所谓“后期倭寇”或“嘉靖大倭寇”,在历史上曾掀起轩然大波,朝野上下议论纷纭。从那时以来,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始终是很歧异的。当代中国的历史论著至今仍存在概念与史实的混淆。“倭寇即日本海盗”这种似是而非表述值得商榷。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所谓倭患的根源,在于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与日趋增长的海上贸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被人们称为“倭寇王”的王直,是徽州海商出身,把他放在当时国际贸易大潮中审视,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元末明初,舟山群岛是方国珍及其余部反元抗明的最主要根据地。朱元璋为防止他们与内陆的反明势力联合,以防止“倭寇”为名,在舟山实行迁卫、废县、徙民措施,接着在全国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舟山群岛的废县徙民不仅造成舟山的渔农业长期荒芜、交通停顿、文教中断,而且引发海上武装走私猖摄,并导致所谓嘉靖年间长达几十年的“倭患”和“平倭战争”,使舟山及东南沿海的经济遭到更大的摧残。  相似文献   

4.
所谓“嘉靖倭患”,亦称“壬子之患”,指的是嘉靖壬子年(三十一年,1552年),海寇商人头目王直等勾引倭寇,大举入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这场倭患持续至嘉靖45年(1566年),前后达15年之久,凡浙、直、山东,以至福建、广东,沿海万里均受蹂躏,甚而“入腹里淮、扬、徽、太、杭、嘉、金、衢之间,至窥南京,裂国家幅员之半”,其破坏程度之惨重,堪称“宇宙以来所无之变矣”。有关嘉靖倭患的起因及性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明嘉靖年间日僧策彦周良两次渡海入明朝贡的经历,证见了明朝廷对日勘合贸易的某些政策,以及浙东沿海倭患和海禁情状。对此,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当时舟山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环境状况之一二。  相似文献   

6.
明朝嘉靖年间,中国东南沿海以中国人为主的“倭患”日益猖撅,究其原因,乃明政府实行极端的海禁政策所致,即“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元年,稍宽海禁,长期军事行动难以压制的局面迅速稳定下来,证实了“市通则寇转而为商”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简述土家族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居在我国湘鄂川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勤劳纯朴、尚武善战,不畏强暴且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明清时期,它和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人民一道,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本文就土家族人民在明代抗击倭寇、在清代反抗西方宗教侵略的斗争,作一简述. 一、抗击倭寇对江浙沿海的骚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千年来,有着友好的历史往来和文化交流。从14世纪开始,处于南北朝时期的日本,封建诸侯割据,矛盾尖锐,相互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在战争中失败的溃兵、败将、武土、浪人,流为海盗,进行走私和海盗活动。他们在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经常骚扰我国及朝鲜的沿海地区,史称他们为“倭寇”。明永乐17年(1419年),明总兵刘大江破倭寇于望海嵎(今辽宁金县东北),倭患之势浙弱。明正统四年(1439年),倭寇侵扰浙江的桃渚村,屠戮人民,烧毁房屋,造成“积骸如  相似文献   

8.
明代山东倭患述略黄尊严从元朝末年至整个明代,中国始终存在着“倭寇”(日本海盗)之患。山东半岛作为我国北方交通海外的主要门户,为倭寇最早侵扰的地区。其后,倭寇劫掠的主要目标里逐渐转向了东南沿海一带,但山东的倭患仍时断时续,给山东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以...  相似文献   

9.
民族英雄戚继光,既是战功卓著的军事家,又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兵器发明家。在明朝的武库中,有一种称为“筅”(音:xian)的步战兵器,就是他所独创的。明朝中叶,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遭到破坏后,日本海盗“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抢劫袭扰活动急剧猖獗起来。当时,倭患集中于中国经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明朝政府为了保护其财源,先后多次发兵前往镇剿。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来到抗倭斗争最激烈的浙江战场。几经交锋后,戚继光发现倭寇惯于各自为战,凶悍异常,尤其善使短刀,其刀钢优刃锋,在格斗中明军所操之  相似文献   

10.
有明以来,东南沿海一直受到倭寇的骚扰,成为明朝最大的边疆危机之一。嘉靖时期,倭乱达到了顶峰。在明中央军剿倭不利的情况下,朝廷决议征调永保土兵赴前线抗倭,取得了重大胜利。而胜利背后却有其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明清史研究生于1984年4月间赴舟山群岛普陀山参观考察,在该岛东南角著名古迹潮音洞旁,看到了一块抗倭记功刻石,上刻二十八个碗口大小的字迹: 明嘉靖癸丑季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酋,都司刘恩致督兵灭倭于此。嘉靖癸丑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季秋为九月,距今已有四百三十二年。这是明军在普陀山一举歼灭来犯倭寇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2.
在明代海外贸易史上,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隆庆初年,明朝于福建海澄月港局部开放海禁,允许海商告给文引出洋兴贩,标志着明代的民间海外贸易开始从“非法”转为“合法”的活动。然而,明朝在这一时期实行的饷税贸易制度,以及其对民间海商所采取的种种限制和迫害,依然极大地阻碍着民间海外贸易活动的正常发展。本文拟考察和分析明代隆、万年间在明朝饷税贸易制度限制之下的民间海商,如何由商转寇以及其活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应韩国木浦大学邀请,我校中文系王学渊教授、柳和勇副教授出席2002年9月27日至28日在木浦大学举行的“东亚细亚岛屿·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大会。应邀出席本次学术大会的有中国学者6人,分别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湛江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另有日本、韩国学者多人。与会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交流的11篇论文有两个重点:一是东亚细亚海洋史与文化交流;一是东亚细亚海洋文化的地域性。王学渊教授的论文《一代海商的悲剧———兼论明代的“海禁”与“倭寇”》揭示了海禁的实质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  相似文献   

14.
陈支平同志《嘉靖年间闽、浙市舶司废置时间考》(载《厦门大学学报》八一年增刊),依据《明世宗实录》资料,指出了《明史》有关记载浙、闽市舶司停罢于嘉靖元年或嘉靖二年的错误。该文依据谈迁《国榷》卷五三“(嘉靖六年十月)壬子,裁浙江市舶司”之记载,做出了闽、浙二市舶司皆停罢于嘉靖六年的结论。嘉靖时期,福建市舶司是否因浙江市舶司出现倭患问题而罢废,颇有怀疑之处。按照规定,福建市舶司主管琉球朝贡  相似文献   

15.
嘉靖时期,倭患猖獗;“庚戌之变”后,明廷接受主持东南抗倭事宜张经之建议,调用广西狼兵及湖广土司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倭,在这此背景下,狼土兵雄赳赳地参与了保家卫国的抗倭战争。御倭过程中,他们多次立下战功,使疲于奔命的明军得到喘息,为驱除倭患献出其特有的历史价值。本文以著名的王江泾大捷为例,通过起用张经、调拨狼土兵、王江泾大捷以及评述狼土兵之影响四个部分,来尝试叙述狼土兵在东南抗倭战场上建立起的丰功战绩。  相似文献   

16.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绍兴也是受倭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山阴(今绍兴)人徐渭亲身参与战争,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到三十六年(1557)的五年,以及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二月直至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在胡宗宪府中的又五年幕府生涯,前后写下了38首抗倭战争诗.江南(特别是绍兴及其周边地区)抗倭几年对诗人来说是一个特殊时期,故特将其事其诗列出而论.  相似文献   

17.
在明朝建立前,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多采取开放、鼓励政策,中日关系的发展较为顺利。但明朝建立后,朝贡贸易和倭寇问题构成了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而倭寇问题更成为中日关系的核心。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倭寇的不断侵扰成为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洪武、永乐时期,对外政策由前者的闭关自守、严厉海禁,变化为后者的对外交往积极主动并宽驰“海禁”。两者相比较,存有明显的不同。显然,明成祖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较之朱元津时期实行的对外闭关自守政策目光远大,合乎历史潮流。但不可据此简单地走下褒贬,应特别注意时期特点的影响。一、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对外闭关自守明初,天下初定,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尚盘踞沿海岛屿,他们一方面在国内拉拢一些人培植党羽,一方面勾结海寇组织武装力量,待机卷土重来,加之沿海倭寇海盗为患,致使“海疆不靖”。因此,在沿海地区对外实行…  相似文献   

19.
以史料为依据,对明政府应对"倭患"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加以分析,并阐述应对失策与"倭患"走势之间的关系:首先,海禁导致"倭患"的爆发态势;其次,剿抚不定与打击目标的失当,屡屡招致更大的反噬;而一再错失开海时机,更是造成"倭患"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倭患产生于动乱的日本,由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组织、支持境内的浪人武士,支持他们到中国沿海地区劫掠。由于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朽,贪污之风盛行,武备愈益废弛,再加上假倭、西方殖民者的参与,使倭患到嘉靖时达到最泛滥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