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稳定”为前提来治理国家是邓小平的一个特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的稳定思想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国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2.
社会稳定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思想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本质内容和深刻内涵,对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不断深化改革,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指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同时,亦十分重视社会的稳定问题,其思想体系涵盖了社会稳定的价值意义、价值内容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系统学习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思想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不断深化改革,保持持续发展,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思想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不断深化改革,保持持续发展,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指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同时,亦十分重视社会的稳定问题,其思想体系涵盖了社会稳定的价值意义、价值内容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系统学习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稳定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发展、稳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稳定又处于重要的位置。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时代性、全局性、辩证性的特征。邓小平稳定思想是事关中国发展建设的战略思想,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国际环境的稳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坚持和实践了邓小平稳定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稳定思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的形成是从 1 975年开始到 1 992年春。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包括国内的稳定、国际的稳定、改革开放的稳定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治基础四个部分 ,以及保持稳定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稳定思想与高校安全稳定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稳定思想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维护安全稳定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维护安全稳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稳定压倒一切"的论断是正确处理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好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行动指南.同时,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结合起来,既通过刚性和强制手段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才能形成刚柔相济的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十分丰富,有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社会稳定的实现条件,社会稳定的实现途径,以及社会稳定的辩证性质等.在当前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时期,如何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