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日益突出,并由此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因此,探讨如何在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经营者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当代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共性素质 ,以期为国家选拔、任用国有企业经营者 ;为国企经营者找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改进其缺陷和不足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行为目标是为满足其直接所有者———国家的需要而确定的。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由国有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行为目标组成。所有者自身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 ,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 ,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 ,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相互之间在行为目标上既矛盾又统一。因此 ,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是一个多元、复合、动态的矛盾体系  相似文献   

4.
年薪制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在实施年薪制过程中,存在经营者收入差距大,收入结构单一以及企业利润与经营者责任不相符的问题.对国有企业中的垄断行业实施合约薪酬制度;对非垄断行业实施市场定价的收入模式,形成一个责权相符、公平高效、鼓励创新的分配制度,能够激励、约束经营者行为,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年薪制有其自身的产权、市场和经济体制等背景 ,因此国企年薪制难以借用国外的做法 ,实践中的国企年薪制也难以摆脱以往承包制的窠臼 ,还存在着年薪标准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和客观标准、年薪制实行范围不统一的问题 ,以及缺乏客观公正选拔评价合格经营者的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所有者的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原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得以运转的保障。而这一动力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却严重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我国国有企业终极财权的分离、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发国有企业动力机制应该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健全经理人员市场,建立选择经营者的有效制度以及设计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目标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责任风险不对等三大矛盾。体现在国有企业中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效用差异,而对效用差异进行整合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必须正确认识所有者效用与经营者的关系,提高所有者效用与经营者效用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存在极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对经营者能力及素质的识别上.可通过"专业对口"、动态考察、实际检验、公开招聘等途径去规避识别风险,选择到最合格的经营者.当发现对经营者的选择出现失误时,"双重竞争机制"、竞争性经理市场和"进入-退出"机制的建立,可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中,公司治理结构运作失灵是阻碍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最大障碍。本文首先明确了当前认清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产生根源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产生的根源一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经营者选择机制不合理和股本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企业融资结构与管理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融资结构对经营者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一个合理的企业融资结构是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在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适当地引入债券等融资手段,对国有企业融资结构进行整合,是从融资体制上解决企业激励问题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1.
MBO在中国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作为一项经西方国家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本身对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制度价值。但由于中国法律法规滞后、信息不对称、交易没有公开等原因,导致MBO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监管MBO的法律政策、相配套的市场机制及思维意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中国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图示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以提升投资控股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投资能力,进一步稳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地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容易受到地方官员更替与企业高管变更的影响,以2005-2014年沪深上市的地方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剖析地方官员更替、高管变更与地方国企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更替能够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地方官员更替会提高地方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的概率,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同时,地方国企高管变更在地方官员更替与投资效率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地方官员更替通过影响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的决策,更容易干预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增强.整体而言,地方官员更替对地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管变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应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经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4.
国企改革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改造与重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 ,为此必须发展我国的投资银行业。本文探讨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并指出培养一批中国的投资银行家是发展投资银行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投资的民主化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标志,这个过程是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庸,国有资本的经营是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没有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引入法人制度,继而实施政府和其下属国有企业的分权,然后又引入承包和租赁制度,最后采纳公司股份化改造,与此相配套,我国相继出台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此时,至少从理论上实现了国有资本和行政权力的分离——实现国有资本经营的民主化,它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紧密相连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使政治体制改革更加紧迫,因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和目标——公权力的获得和行使的民主化是经济民主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热点,为使并购规范有序地进行,为保障外商和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对并购过程的法律监管.剖析目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反垄断、规范资产评估、设计合理的并购程序等完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管制的措施,对维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营者对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建立一个适合我国转型期的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模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及完善途经,以减少分配不合理现象和代理成本,实现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国有企业改革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世界上国有企业效益最好的国家,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基于对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实地考察,得出几点启示:国有企业并非天然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在体制和机制完善的前提下,也能获得经营成功;国有控股股份制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而且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降低国有资本股权比例、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我国国有企业与新加坡国有企业有不同的初始状态和约束条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一系列本土化的问题,改革任务极为艰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即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的基本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国有企业进行有限责任公司化改革的关键.国有企业通过共同投资、资产转让、股份转让、债转股等方式进行公司化改革时,应当十分重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式,并做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之间的关系定位,是国有投资公司在发展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上海久事公司为例,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对称信息向非对称信息转化,风险由政府逐渐向投资公司转移.通过模型分析,对委托-代理关系在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