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日学生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为史学界所公认,而他们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笔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看到,五四运动与留日学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此前后留日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爱国活动,对于北京学潮的酝酿、发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拟就其中三次大的斗争及其对五四运动的影响试加说明。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对整个五四运动都起了巨大而全面的作用:梁启超直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而北京大学是由康有为、梁启超所办强学会官书局演变而来;以《新青年》为标识的一代新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梁启超的影响;五四运动的两大旗帜是“民主”与“科学”,而作为“新思想界勇士”的梁启超正是这方面的先驱;梁启超领导的政治派别研究系也与五四人建立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缓和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日本政府顺应国际退还庚款的趋势,于1923年3月推动国会通过《对华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案》,后经与中国政府协商、换文,组建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以资助中日文化交流,补助中国留日学生学费等“东方文化事业”。无论中国政府、文化教育界,还是留日学生,对此均抱有期待,尝试中日文化“合作”。如中日签订《汪—出渊协定》,文化教育界提出“合作”建议,留日学生乐观地认为“反日运动”将从此消失。但是,随着“东方文化事业”的开启,他们发现所谓退还庚款不过是日本政府虚晃一枪,而“东方文化事业”不过是日本侵华扩张的一种方式而已,于是从“合作”转向对抗,使原本脆弱的中日关系又增加了一层文化对抗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人们在讨论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时,都更多地强调其政治和思想意义,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它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旗帜,对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猛烈的冲击。实际上,五四运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除了上述这些意义之外,我们认为,五四运动反对封建、落后、愚昧的思想文化的实质是抛弃其外在形式,核心问题在于提倡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人的觉醒与人的解放,即人性的复归。回顾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这一段热闹非凡的社会历史,无论其间有多少种思潮、多少种主义,我们都不难从中看出其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今年,大家正在迎接建国三十周年和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一提起五四运动,我们就自自然然地想起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个口号。这些日子,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大家又在不断地提了。我们正在推进四个现代  相似文献   

6.
略述1918年留日学生罢学归国运动张惠芝1918年3月,留日学生从西方和日本的报纸上知道,中日两国政府正在就所谓“共同防敌”问题进行秘密磋商。有的报纸还披露了有关日本政府以借款为诱饵迫使段祺瑞政府与日本共同出兵西伯利亚,参加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共同出兵...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作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举世闻名的李大钊,在他的青年时代,曾于一九一四年前后至一九一六年夏季留学日本。在这个期间,中国由内政到外交相继发生了日本对华要求签定“二十一条”(一九一五年一月)和袁世凯帝制运动的具体化(由一九一五年八月起)这样两起重大政治事件。对此,李大钊组织了留日学生总会并积极进行反“二十一条”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他否定了留日前所谓“言治期”拥护袁世凯的立场,继续进行变革观的探索,之后产生了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被称为“民彝”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赵三军近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又成为人们注目的问题,许多文章否定五四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且又请说不一,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多端”的局面.笔者认为,传统的五四运动开端说,论点不甚严谨,否定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海内外许多学者均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纪念的追思。对于海外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而言,五四运动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老师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傅斯年,而他也得到过五四运动发起者之一胡适先生的关心和爱护。日前。就五四运动的价值、意义、遗产,以及“五四”未竞事业的实践等问题,新京报记者张弘专访了许倬云教授。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与人性解放苏琳“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运动之一,迄今已经75周年。在新形势下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运动,必将有助于我们今天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五四运动”,其概念的外延界定必须首先明确。几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对此一运动...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研究中的一枝奇葩──评《武汉五四运动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全国涌现出一大批研究五四的新论著。田子偷先生的《武汉五四运动史》(以下简称《武》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枝奇葩。一、多元史学研究的新尝试建国50年来,我国史学研究成绩卓著,但有些领域特别是中共党史和革命史领域,由于受到“左”倾思潮和阶级斗争唯物主义单元化研究方法的影响,不少论著偏高历史真实和公正,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武》著作者在后记中说他认识到这个问题,力免“单眼观照历史”,而“用多只眼睛看历史”,“采用多维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武汉五四运动史,自觉地尝试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即多元史学…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它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它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分界线。湖北、武汉人民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一些学人转而“以日本为师”,东渡留学。近代日本政府面对蜂拥赴日的中国留学生,一方面借机培养“亲日”分子和“亲日”势力;另一方面在留日教育中实施“知识封闭”和“教学保密”,以免学有所成的留日学生成为其大陆政策的潜在威胁。中国留日学生饱受日本社会歧视和学业限制,切身感受日本社会的侵华氛围与行动,非但难以产生“日中亲善”之情,反而与日本政府冲突不断。近代日本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教育史证明,知识流动的逻辑远远弱于侵略战争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黎仁凯毛泽东说:“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正是孙中山带领首先觉悟的知识分子组织发动...  相似文献   

15.
<正> 研究概况五四运动至今整整70周年了。70年来,我国对五四运动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1939年的20年,是初步开展研究的阶段。20年代,五四运动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们,根据当时救亡运动的需要,着重研究五四爱国救亡运动。30年代,国统区的文化工作者开始注意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但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片面地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看作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从“五四”20周年到1979年是五四运动史研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所确立的文化本作精神是什么?或者说五四精神是什么?人们肯定会回答是“科学”与“民主”。把五四文化精神归纳为“科学”与“民主”,固然是极有道理,不过,在我们看来,这决非五四文化精神的全部。“科学”与“民主”是五四运动的旗帜,但同时也是此前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旗帜。早在戊戌变法前夕,严复就曾揭橥出“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是西方文化的命脉,并进而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要用”的新文化体用现①。因此,“科学”与“民主”尚不足以概括五四文化革新的底蕴。我们认为,五四运动的本质内容是对…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全国先后分别隆重开展五四运动80年和建国50年的纪念活动。活动虽然是各有主题和分开进行的,但是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的、有机的历史联系。在回顾我国社会科学50年之际,很有必要从五四运动说起。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是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声中开始的,是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成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  相似文献   

18.
一、将“新文化运动”混同于“五四运动”。这表明人们眼光里没有独立的文化运动。只有政治运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五四运动”等同于“新文化运动”,有时还合起来叫“五四新文化运动”.汗牛充栋的文字资料里,都是把两件不同的事混在一起。倡导白话文和文学革命,怎么与上街抗议列强瓜分中国是一回事呢?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都需要将两者重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9.
1919年,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内蒙古地区的蒙汉各族青年也踊跃地投入这场斗争,掀开了内蒙古革命新时期的序幕。北京蒙藏学校的一批蒙古族青年学生直接参加了北京的五四运动;呼和浩特各中小学的学生得知五四运动的消息以后,立即响应,组织学生会,举行罢课,游行示威。1921年九月间,呼和浩特中小学蒙汉各族学生发动了抵制日货,反对日资,砸毁日资电灯公司的斗争;1923年5月,绥远学生联合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五四”和“五七”雪耻日的活动,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并一举  相似文献   

20.
清末山东留日学生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尊严  徐志民 《东岳论丛》2004,25(2):116-120
在清末中国留日运动的大潮中 ,山东也曾出现竞相赴日留学的热潮。从现存的各方面的记载看 ,清末山东留日学生总数约在 60 0人左右。山东留日学生众多的原因 ,除时代背景使然外 ,也与山东与日本海上交通便利 ;清末推行“新政” ,山东需材孔亟 ;早期留日学生的宣传鼓动等有关。清末山东的留日学生 ,除具有全国留日学生的一般特征外 ,由于受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开化程度等条件的制约 ,而具有与其他省份不同的特点。反过来 ,这些特点又进一步影响着日后山东各地的社会变迁、文化进步及政治变革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