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应琛 《领导文萃》2013,(8):78-81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为中国官员形象把了把脉。该报告指出,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为五个高危官员群体,而官员面临的五大形象危机被概括为:性丑闻、露巨富、被扒光、被牵连和被假冒。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发生形象危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牵头完成的《形象危机应对报告(2012)》给出了答案。唐钧和课题组成员对2012年前四个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形象危机进行了排名,研究发现,"窗口型"官员、"贴近群众型"官员和"准官员"三类群体受关注度高,形象问题较为严重。"‘窗口型’官员主要是履行执法职能的官员群体,包括城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主持撰写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列举了村干部、基层官员、高层官员、执法官员以及准官员五个高危官员群体,将其面临的五大形象危机描述为:不雅事件成贪官标签;露巨富触犯公众;"被牵连"事件有增无减;"误伤""恶意中伤"增多;"被危机"成为新焦点。官员形象危机处于高危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对2012年媒体公开报道的近200个典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性丑闻"、"露巨富"是2012年影响官员形象最突出的两大因素,也正在成为反腐新切入口比如,2012年因不雅视频曝光的雷政富已被查出涉嫌工程贪腐。因1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指出,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变化,官员形象、政府形象的维护都面临巨大挑战。据统计,被查处贪官95%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在1999年广州、深圳、珠海公布的102宗官员贪污受贿案件中,100%包养了"二奶"。  相似文献   

6.
唐钧 《决策》2013,(1):51-53
在2012年里,官员形象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谁是高危官员群体?官员形象危机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全国(不含港澳台)官员形象危机典型案例库的研究,绘制出了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风险地图". 官员形象五大危机 2012年里,经网络曝光影响较大的官员性丑闻事件近20起.自11月雷政富事件曝光后,性丑闻曝光数量呈"井喷"态势,仅12月至少曝光了10起恶性官员性丑闻.因此,官员性丑闻事件列在官员形象危机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贪腐问题曝光频次大幅度增加,"八项规定"出台后消极腐败行为被曝光力度加大,多名官员因经济问题失踪外逃、引发公众对"官跑跑"现象再度关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在延续2013年二季度官员形象危机报告的基础上,将官员高危形象的5个风险项、15个风险要素汇总成三季度的风  相似文献   

8.
荣利萍 《决策与信息》2013,(10):106-107
本文探析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指出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9,(11):27-29
在信息时代。官员已经在无形中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形象危机可能随时发生。一旦吸引了“眼球”。官员的点滴失误便像涟漪一样。迅速扩散,直至成为一次重大的公众事件——林嘉祥事件就是如此。危机既然难以避免.树立形象危机公关意识就时不我待。考察最近发生的几起官员形象危机产生的根源,官员的自身素质是一个方面,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官员都缺少足够的危机意识和正确的危机公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晓杰 《领导文萃》2009,(11):22-24
最近.有关官员形象韵话题开始升温并逐渐演变成一个公共议题,为人们所关注。正是这些引发官员“形象危机”的一系列事件倒逼着社会和官员自身对官员形象的重视。并重新思考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齐岳峰 《领导文萃》2012,(23):74-76
9月份,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牵头完成的《形象危机应对报告(2012)》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学校成危机涉及最多领域唐钧和课题组成员对2012年前四个月31个省份的政府形象危机进行了排名。在"形象危机涉及的领域"分析中可以看出,排在"政府形象危机省份排名"前六位的广东、北京、江苏、河南、浙江和陕西,所涉及到的形象危机领域则各不相同。广东的形象危机主要来自于政府网站,仅这一项就被扣掉了4分;另外,环境监管的问题也比较严重,让广东又失去了3  相似文献   

12.
新视野     
<正>官员形象亟待风险管理分类既是官员形象塑造和优化的前提,也是客观考评和规范管理官员形象的关键。首先,依据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距离远近,官员可划分为贴近群众、面对面开展服务的基层官员和以内部决策、管理为主的官员。对于"群众身边型"官员,一方面,要把握群众预期、积极顺应民意,优化官员形象;另一方面,要努力从行动上改变群众最讨厌的官员形象,用好全面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王相山 《领导文萃》2009,(11):101-103
冯尔康先生《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一书,甚好。书中有一段雍正帝对官员的评语择录。据冯尔康介绍,这些评语载于《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雍正朝朱笔引见单》。读之嚼之,如香茗,大快朵颐。没想到雍正对官员的评语是那么的文采飞扬.才气逼人,中肯见地,灵动有趣,俏皮好玩,如大白话。没有一点官僚评人的酸腐味,瓷砖味,程式味。三言两语,就将一个个官员的形象、气质、人品、才能等构画得微妙微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官员能否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这是《南风窗》杂志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并非真的希望官员变成鱼,而是运用形象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官员行政能否增加一些透明度,像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透明直观,好让缸外人看得见、看得清;说的是政务公开问题,应让公众有更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5.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9,(11):15-20
无论是去年的林嘉祥案还是近日的贵州习水案,无不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网络上广大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和强烈批评的对象。这些现象不仅暴露出当前官员队伍中少数人的个人素质存在严重问题,也凸显网络时代“官员形象”的重要.因为在彰显民意的时代.官员形象直接影响到民众对官员的认同度和支持率。那么,当前官员的整体形象如何?官员形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官员道德失范问题是近些年来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官员道德失范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针对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官员道德失范问题,经过修订重新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行了积极回应,制定了严格的官员道德规制条款.这些规制条款分别对官员的政治道德、公务道德和社会生活道德进行了详细规定.这既是党中央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的体现,也是加强官德建设、促进全社会道德进步的一剂良药,更是实现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周小川,人称“人民币先生”。早在2001年7月,在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评选中,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被评为“决策者之星”。2006年,他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原因是他采取多种手段致力于货币政策的改革,促使人民币平稳升值。这位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官员,在国际金融界有着良好的口碑,其市场为魂的技术派官员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官员腐败是世界各国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我国官员腐败问题上也正日益凸显,政府的形象受到了官员腐败的影响,不仅在党群中关系更加恶化更是危害到我国合法性政府形象,国家就目前政府官员状况推出了公积金制度对政府官员严格的进行监督,文章将对廉政公积金制度实施、问题、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9,(15):146-147
《不抱怨的世界》,《梁启超:经营天下》,《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8-2009》  相似文献   

20.
刘炜 《领导文萃》2012,(22):76-78
根据记者调查,越来越多高考状元,已经开始选择就读大学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而不是理工科。根据最新一期《学术界》的杂志文章《中国党政官员学历变化和代际更迭研究》,中国官员的代际更迭规律,清晰可见:由早年革命运动型官员,至改革开放后的技术专家型官员,再到而今的公共管理型官员。数据显示,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底14省区的党委常委,换届前,181人中有135人最高学历是文科,换届后,则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