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要介绍类典型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认知范畴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复合词的语义构成,得出英语复合词的语义特征部分来自于其各个组成成员,部分来源于其自身不依附于任何组成成员而存在。英语复合词的认知范畴语义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语言学观点的缺陷,更好地诠释英语复合词的语义构成。  相似文献   

2.
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原本是一个表示类别、种类的哲学术语,但也常用于语言学领域,如词类范畴、语义范畴、语法范畴等。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的核心是词义范畴,词义范畴跟义类、语义格本质不同但有一定关联;词义范畴包括层级不同的各种类型;词义范畴一般表现在义位搭配中,通常可以从词典释义中观察到;搭配的选择性表明词义范畴存在类型对立,"人"和"动物"范畴的对立在语言中是典型而普遍的范畴对立。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文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的概念范畴。从先秦到清代文论,文与文采,始终是论家探讨、阐述的重要论题。而在这方面,刘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刘勰论文采,不仅涉及到文采概念几乎所有的层次与内涵,典型地体现了传统的文采观,而且,也反映了他的一些重要文论观。因此,全面把握刘勰的文采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刘勰一些重要的文论观与我国传统的文采观。通过对《文心雕龙》的考察,我们可以把刘勰对文采的论述归纳为下述三大层次:首先,他追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语义研究以西方结构主义理论引入为界,分为传统汉语词汇语义研究期和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研究期。传统研究把汉语词汇语义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找到了"义类"和"义核"这两条主线,并不断探索用这两条主线联系整个汉语词汇语义系统。这种动态有机系统观与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方法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以语义语法范畴为核心.强调语义语法范畴分析在语法分析中的核心地位,便于进行系统性、辐射性研究.在语义功能语法研究中,充实与完善分布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等方法,为在广义语义观、广义功能观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实用的语法体系提供了操作层面的、方法论层面的有力保证.语义功能语法研究系列课题中的多维度沟通,进一步加强了语义功能语法理论的科学性、论证性.  相似文献   

6.
范畴化是现代语言学和相邻学科过去半个世纪发展的核心问题,范畴观从经典形态向类典型形态的演化反映了语言学思维从离散性、还原性、静态性为基本假设的结构主义自主论向更具连续性、非还原性、动态性特征的非自主论的深刻转变。认知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从中孕育和发展,而这种转变的内在动因是语言学思想对于语言具体完整性的根本追求。新世纪的语言学日益成为以整体性、有机性、涌现性及动态性为特征的复杂性科学,对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语言学基础理论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语言模糊性是基于模糊理论阐释的词语语义界限"不清晰"这一特性的语言学概念,而解构主义翻译观之核心概念——不确定论是思考世界本源与终极问题的哲学概念,两者适用范畴相去甚远。从语义内涵、方法论、关键词意义与功能等方面来看,也同样如此。故两者之间不存在如此渊源的理据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采用语义描写和理想化认知模式,对汉语词语"春"的国俗语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和深入探讨。分析显示,国俗词语是范畴化的一种表征;作为范畴,"春"包含若干个子范畴,其中代表概念意义的子范畴具有原型理论的典型特征,属于春范畴的典型子范畴,其国俗语义延伸属于该范畴非典型范畴。国俗词语的意象图式主要表现为部分-整体图式,中心与边缘图式和系联图式。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是一种脱离犯罪构成论体系与刑法学其他重要范畴的关系而进行的“孤立性”的研究.与正当行为的关系应该构成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照应其与正当行为的关系使得犯罪构成论体系研究也是一种“关系式研究”,而这将丰满犯罪构成论体系,并有助于对中国大陆传统的犯罪构成论体系作出“中肯”的评价和“冷静”的对待.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生成语法文献认为动词的词汇-语义信息明确了论元的数量及论元结构。但是动词可以出现在若干个次范畴化 框架中而保持其核心意思不变的论元结构交替现象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从致使交替、双及物交替以及处所交替等三种论 元结构交替现象出发探讨论元结构交替现象对论元允准研究所带来的影响。以往关于论元结构交替现象的基本处理方法是 通过语义来对动词进行分类,并试图弄清楚论元结构交替来源于何种语义类别。如果论元的句法实现真的只是动词词汇信息 完全的直接的反映,那么动词词汇信息就会限制论元以少数特定的句法形式表征出来。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此,在多大 程度上论元的句法实现来自词条中所包含的词汇-语义信息便是论元允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范畴与模糊语义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汉语新词,是为新词语的研究探索一些可行的新方法和观察角度———这种新的方法旨在通过考察范畴与模糊语义之间的关系,从认知本体?认知模式及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了都市新词语某些典型的模糊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12.
范畴原型性与语义典型性是原型语义学中的两个概念。范畴原型性表现为能最大限度地抽象概括某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和属性,是人们对范畴的抽象认知;语义典型性表现为除某一范畴典型成员之外其他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们对各种范畴意义的具体认知。在语义研究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意义分析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3.
生成语法、配价语法等语法理论在分析汉语论元结构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吸收各种理论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论元结构具有互动性和层次性的观点,前者指构式、论元、动词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后者指论元结构具有句法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两个层次,论元结构在语用层面受语境、语体的影响较大。互动观与层次观有助于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认知学对语义模糊性的研究经历了经典范畴观、家族相似性、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原型性,为人们分析和把握语义模糊性做出了贡献.但是,它们都是以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匹配和真值为基础,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和语言使用的不同情景对语义的作用.Fillmore的语义建构模式以不同主体和不同情景对语义建构的不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畴建构的动态视角去重新审视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5.
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语义学源于维特根斯坦对"游戏"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的描述。词义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乃家族中之典型成员,边缘为非典型成员。将模糊集合论引入语义范畴的原型研究,为描述语义的原型结构提供了形式化模型,但Lakoff认为该方法无法阐释范畴的原型效应,他提出用"理想化认知模式"阐释原型范畴模式。作为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语义学尚存在问题,如,在分析不模糊的语义范畴时显得无能为力;忽视语义范畴的理性内容;无法解决将语义范畴的原型分析与语用文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论原型理论的局限性——以英汉正反同词现象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反同词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研究这种现象能够发现原型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偏颇;语料来源单一,缺乏跨语言研究;共有同一个范畴典型受到挑战;语义链断裂,家族相似性模糊以及对立范畴成员互不侵犯却正反兼容在同一范畴中.  相似文献   

17.
词汇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是语言学众多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词义讲解以典型意义为中心,重视一词多义间的深层联系以及不要忽视词语隐喻义的学习,从而推动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因对哥本哈根学派和布拉格学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间接的学理继承关系.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学理继承关系的梳理,发现超语言学观主要反映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论、评价论、语义发生论及信息交换论等方面.超语言学观之所以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有所反映与表现,主要在于两者都传承了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研究传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语言,二者都对本体和跨语言本体的超语言领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探讨英语语法明示教学的传统内容,不仅有助于承载传统语法的丰富内容,更重要的是,新的理论视角强调语义内涵,能统一解释二元范畴化理论无法解决的一些边缘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大成果。在该理论框架之下,语义即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基本范畴层次是典型的原型范畴;在此基本等级上,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或向下区分为下属范畴。文章以该理论为切入点,从基本等级词汇构词、同一语义范畴内部及不同语义范畴之间语义场的形成、事件范畴中的语义搭配、下属范畴词汇的重要性及词性语法范畴方面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