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重庆市太平天国史研究会、重庆师范学院太平天国史研究室、涪陵市建设委员会、涪陵市园林管理所联合召开的“纪念石达开进军涪州125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6月11日至15日在四川省涪陵市举行。到会的有来自北京、陕西、江苏、安徽、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八个省市的太平天国史专家学者及当地的史学工作者共六十余人。  相似文献   

2.
旅游与旅游文学的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士人漫游的中国旅游文学,伴随着士人漫游的历史脚步,经历了山水诗到山水散文再到游记文学的发展历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这是旅游带给文学的深刻历史影响。反过来,旅游文学通过对旅游景观的文化渲染和宣传包装,造就、提升了景观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对旅游活动产生了积极引导作用。这是文学带给旅游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古松 《中文信息》2004,(11):14-18
中国西南的四川、云南,几乎是近年来国内旅游最火爆的两个地区。尤其是到了秋天的四川,行于山水之间,你就感叹吧,随便哪一个山区,红叶都长的那么的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旅游实践与旅游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生酷爱山水旅游,生命情趣极其旺盛,并留下大量的旅游诗篇,在旅游中托景言志,触景议论,借景抒情,表达他“乐而忘死”的“平生山水心”。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形成了格物致知、景物理趣的旅游思想,丰富了中国旅游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5.
阴山学人     
《阴山学刊》2014,(1):2-F0002
郁慧娟 文学硕士,副教授现任职于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主讲古代文学、山水文学、诗经品渎、中国古代爱情诗.  相似文献   

6.
庐山作为一座人文圣山,不仅是“诗山”,也是“词山”。无论词之数量,还是艺术成就,庐山词都堪为中国山水词之翘楚,其发展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山水词演进的轨迹。本文以庐山词为切入点,从山水词与山水诗、书、画及游记文学的关系等方面观照中国古代山水词的演进规律:意象人文化趋势,山水词与绘画、书法逐步结合,游记文学要素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陈小芒 《江淮论坛》2004,(5):131-134
佛寺道观几乎占尽了江西的名山秀水,这为江西旅游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舞台。江西的佛寺道观所表现出来的山水文化和宗教色彩,是吸引文人学子留连忘返的两个重要因素。江西旅游文学的创作深受佛道思想的濡染,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平淡简放和闲适空灵的内倾色彩。  相似文献   

8.
李菲 《天府新论》2001,(5):92-93
川南的宜宾 ,人文荟萃 ,人杰地灵。金沙江和岷江在此汇为长江 ,滚滚东流 ,象征着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2 0 0 1年 4月 2 7日至 4月 2 9日 ,第四届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宜宾学院 (原宜宾师专 )隆重召开。四川、陕西、重庆等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 4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大会的议题为“当代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指出 ,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正处在自主发展并开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阶段的关键时机 ,他希望四川学者以自己的实绩站在比…  相似文献   

9.
江西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王新伟江西自古使以“物毕天宝、人杰地灵”而闻名天下,文化名人群星灿烂,山水名胜星罗棋布。悠久而灿烂的江西文明和革命传统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骄傲。江西的宗教,哲学、教育、文学与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且,是中国...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06,(4):29-30
去年,雅安市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荣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为进一步维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展示雅安人的精神风貌,3月21日上午,雅安市社科联组织举办了“我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浪漫雅安添光彩首届市民论坛”。  相似文献   

11.
历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较西方的知识分子更重山水精神。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把山水作为人格修养或寓心明道的象征有关。孔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影响甚远;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以生命自由与自然的和谐为美的人生也是许多人的精神寓所,特别是文学艺术家们。而作为游子,飘泊异域,羁旅于山长水阔间,对山水精神的体悟自然更逼近生存本质。游子文学中的山水精神表现,应是重要的文学现象,故有探究之必要。中国文学向有寄情山水的传统,东鲁春风、南华秋水以降,至唐人元结而柳宗元,山水文章渐臻成熟。柳宗元…  相似文献   

12.
首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于6月10日至1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港文学研究会、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华南师院中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以及吉林,山东、四川、湖北、甘肃、广西等省市的台湾文学研究、教学、出版工作者6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香  相似文献   

13.
张鹏飞 《船山学刊》2010,(3):185-188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夹杂大量清丽可喜之山水景致描写,实为卓绝一世的写景佳作,在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山水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本文从《水经注》之写景内容、写景艺术、《水经注》与山水游记散文三个方面探析《水经注》之山水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宜都记》中,晋人袁山松提出了中国山水审美史以及山水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命题———"山水惊知己",其中蕴含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首先,"山水惊知己"以前所未有的敏锐和深刻,揭示了山水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感价值,表明山水审美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其次,"山水惊知己"指出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心物感通、心物交融、心与物游,它的产生是深刻体味对象,在对象中发现心灵、发现生命的结果。第三,"山水惊知己"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美学原理,即美必须和人事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美必定是主客观的结合,美的事物只有被具有审美眼光的人发现,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美的价值。第四,"山水惊知己"在理论上昭示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5.
尽管神话研究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对于上古神话的文学研究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建构四川文学通史先秦部分的基本前提。与荆楚文学等中国地域文学相比,上古巴蜀神话早期文学化程度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先秦巴蜀文学的总体水平和早期巴蜀文学历史演进的地域统贯性。包括四川文学史在内的中国地域文学史书写在处理上古神话部分时应着眼于对神话固有之文学属性的分析,具体可从还原和整理神话谱系,揭示神话的“意态结构”以及讨论和列举神话对后世地域文学的影响三个步骤着手。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不仅在文学、思想方面有突出贡献 ,而且在旅游方面有其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 ,在论题上提出了旅游与政治相通 ,与社会相通 ;在山水审美上提出“视其细 ,知其大也” ,景微情深 ;在旅游景观设计上提出奥旷相宜的布局观 ;在写作游记方面则是树记启来者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6月1日—3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欧阳友权、黄鸣奋、陈定家、周志雄、庄庸、汪代明、禹建湘、许苗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历史发展、代表作品、评价标准、海外传播等主题竞相发言,为我国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一年的筹备,闽粤港三方的比较文学学者于1994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在依山面海大自然环境极为壮美的厦门大学欢聚一堂,切磋学术。这次研讨会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研究中心、香港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社科院文学所、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发起,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会议的三方规格有代表的广泛性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乐黛云写来了热情洋溢又富于理论色彩的贺信,四川、山东、北京分会及《…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年的筹备,闽粤港三方的比较文学学者于1994年11月18日至11月20日在依山面海大自然环境极为壮美的厦门大学欢聚一堂,切磋学术。这次研讨会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研究中心、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和福建社科院文学所、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发起。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会议的三方规格及代表的广泛性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乐黛云写来了热情洋溢又富于理论色彩的贺信;四川、山东、北京分会及《中…  相似文献   

20.
1989年5月9日,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在成都成立。由研究会发起组织的纪念“五四”70周年学术讨论会也同时举行,并以“五四与四川作家”为题展开热烈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巴蜀文化是一种杂交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兼包并容”的特点。因而,四川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必赶时髦。另有同志认为,文学研究虽不能赶时髦,但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要以一种世界性、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