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吵架     
也不只是东北人,中国人对有些事非认真不可:第一是吃,第二就是吵架。 我所看到的东北人吵架,无一不认真到了极点,与哥白尼仰面观天象或陈景润埋头研究几加几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说,你无意中把另一人的自行车弄倒了,不管道不道歉,他都像撞见了日本鬼子似的叱咤:  相似文献   

2.
岁月让每个人都成了大力士,笑谈中就能轻易搬出过去这就是回忆。吵闹中长大我跟美丫吵架,总会挑衅地说:"你是我们家捡来的小孩,你看你多黑,我多白。"那时,我四岁,觉得这样说很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因为外  相似文献   

3.
团结床     
大卫 《社区》2003,(21)
我不是一个对婚姻有研究的人,可是,我的一些朋友常常找我诉苦。他们可能把我当做居委会的老大妈了。其实,他们所说的,无非是两口子吵架了,甚至,摔桌拍板捶门砸锅……当然,这样的后果一般是,夫妻不同床。对,最难的就是这一点,以我个人吵架经验,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这个。在向我诉苦的人中,以菜花最甚。他们两口子,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其实,原先也不是这样的,他与纸盒刚结婚的时候,恩爱得不得了,两人住厂里的那间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放一张单人床,我去他们家做客,屋里连个转腚的地方都没有。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床,窄窄的,两本杂志并排放着就…  相似文献   

4.
爱情账户     
青衫 《社区》2012,(8):64
我性格急躁,结婚之初,经常为一些小事和老公吵架,互不相让。刚开始老公还算有风度,用不了一天半晌的就主动投降认错。可时间一长,老公也觉得委屈,凭什么没错也要认错啊?这下可好,怄气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一看这可不行,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于是在一次吵架之后,我主动和解,并想了一个主意:为了家庭和谐,减少吵架率,在家里设立一个"爱情账  相似文献   

5.
一起吵到老     
马苏  楼南星 《可乐》2010,(4):22-23
找到开火关键句 我和孔令辉恋爱第一年老吵架,第二年还吵架,吵到第三年时,我对他说:“我们分手吧,一年365天,有300天你在练球我在拍戏见不着面,剩下的65天,除掉吃饭睡觉,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吵架。”  相似文献   

6.
真爱不设防     
我们单位有一对姓黄的工程师夫妇,两人都是四川人,男的很幽默,女的性格有点呛。他们住在我家隔壁,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呕气、吵嘴,有时甚至闹得不可开交。但不管事情发展到何种地步,两人最终仍和和睦睦,恩爱如初。有一次,在我的软磨硬缠下,黄工和盘托出了个中奥秘。原来,他们夫妇俩曾对吵架约法三章”:第一,吵架不“绝食”,伙照开,饭照吃;第二,谁摔的东西大,谁去买来填上;第三,吵嘴后谁也不先找谁说第一句话,谁先说话就意味着谁认输,有理也算输。有一天晚上,隔壁的吵架声又起。女的声音越来越大,男的声音越来越小。突然“啪”地一声,一只盐罐…  相似文献   

7.
王医师:以前我和老伴相敬如宾,好多年都没红过脸。可这两年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脾气都变得很坏,话不投机一开口就吵架。有人说我们这是更年期综合征,对这一点我虽然也深信不疑,但还是控制不住对老伴发火。我担心长此下去,会影响夫妻关系。请问王医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呢?读者:老李  相似文献   

8.
吵架     
莞儿 《社区》2002,(18):26-27
在喊出“你无耻”之后,我冲出了家门。 其实在吵架的途中,我就已经忘了起初是怎样的一个起因,但这并不影响我在你来我往互相升级的音量中把吵架吵到极端,以我的离家出走为标志的高潮。 我在楼道里稍事停留,当然不是为了等待对方追赶的脚步,我的尊严不允许我做这样的盼望,就像我在冲出房门时绝不允许自己故意磨蹭。我只是平静一下心绪,把泪擦干,我不能挂着一副离家出走的面容出现在大街上。  相似文献   

9.
叶新 《社区》2004,(10)
他俩又吵架了,结婚3年来,到底是第几次,他们不记得了。过去,两人吵架都在房间里,绝不走漏风声,这一次竟然门窗大开,谁都毫无顾忌。女的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从第一次吵架,她就隐约闪过离婚两个字。那天晚上,他俩开始吵架后的冷战,在咬牙切齿和无所适从中,她从床头摸起一本杂志,发现上面有这么一句话,并且是一个专家说的:一栋地基没有打牢、出现裂痕的房子,你是修补还是拆掉?一桩破裂的婚姻,你是维持,还是摧毁?修补濒于破裂的婚姻,比摧毁它要困难得多。女的恍然大悟。危房确实是用来拆除,而不是用来居住的,这个专家说得多好啊。她想。不知…  相似文献   

10.
我总看见两个我在吵架。一个是灵魂的我,一个是肉身的我。灵魂的我指责肉身的我:“喂,你这个肉乎乎的家伙,你明明是讨厌那些人,认为他们很猥琐很势利很浅薄很虚伪,可你却还要跟他们握手,寒暄,乱开玩笑,你不觉得你很无聊么?”肉身的我:“嗨,岂止是无聊呀,简直就是令人作呕!你没看见回家以后,我就总是赶忙去卫生间刷牙么?”  相似文献   

11.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  相似文献   

12.
我小的时候,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和小朋友玩,我总是要争个第一才算罢休。有时,为了争个第一,我和小朋友们吵架,甚至打到一起。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读的是一所农村小学,很少有什么活动。有一天,学校宣布要开一次田径运动会,我乐坏了。从得知消息起,就几天没睡好觉。  相似文献   

13.
《百姓生活》2013,(2):28-28
读者问: 我结婚不到一年。婚前男方给了我5万元彩礼钱,我一部分用于买电器,剩下的存在银行。婚后我们总是因为生活琐事吵架,男方就提出要我把彩礼钱还给他,否则就离婚。请问,这钱是谁的?  相似文献   

14.
那天去超市买东西,听到一个女孩在和同伴抱怨:"我和他吵架了,从我生日到现在一直没理他。那个小气鬼,我过生日就送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还说什么对我一心一意。呸!我想要的钻戒他就是舍不得买,还让我嫁给他,没门!大不了分手!"我疑惑了,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足够表达心意了吧,可那个女孩一脸的抱怨,让人觉得她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记得我和老公恋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礼物。一张普通的卡片,上面写几句热烈的情话,就足够让人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5)
乡下的小妹打电话来,说父母又吵架了,让我抽空回家一趟,劝劝父母。在我的印象里,父母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很少红过脸,是乡邻们羡慕的好夫妻。记得他们第一次吵架是在几年前,父亲要承包村里的几十亩地种棉花,母亲心疼父亲,说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身子骨不像从前,何况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不用再这样吃苦拼命。父亲不听,于是吵了起来,最后互不搭理,任凭小妹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小妹哭着打电话给我,我连夜赶回家,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一场"战争"才终于平息。此后,父母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十天半月就会拌一次嘴,而导火索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来也怪,每次争吵,家里人怎么劝都没用,我一回去,三言两语,老两口就会和好如初。  相似文献   

16.
洗阳羊 《新少年》2014,(6):28-29
雪珠博士的故事仍在继续,小动物们也听得认真,他们还是第一次如此长久地聚精会神倾听人类的讲述呢。雪珠博士的声音略显低沉——从船舱里钻出的那个人,将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我的胸膛,他得意地说道:"我们早就料到你会畏罪潜逃,我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了。现在,我要代表伟大绝伦的圣君处死你和这只霏不可恕的猫咪。”我已经忘记了恐惧,据理力争道:“我从没干过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类的事,何霏之有?而这只可怜的小猫也没伤害过你们,你为什么不肯放我们一条生路?难道你心中只有仇恨和杀戮?”那人蛮横地咆哮起来:“你违抗圣君之命,不认真学习圣旨,这就是对国家的背叛!而且圣君有旨,诛杀猫狗等五种小动物。圣君的旨意就是天理。别再废话,我这就送你们上西天!”说着,他抬起手臂,就要扣动扳机了。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8,(24)
福建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与妻子赵某结婚后因双方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去年,赵某在与我吵架后就离家出走,至今也没有回来,也没有和其家里人联系。在此期间,我又有了一个新的女朋友,但是苦于无法和赵某离婚,所以也没  相似文献   

18.
孟非 《社区》2012,(14):60-61
我从前就说过:生活从下班开始。 其实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我下班后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只是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精力和生活都是围绕着工作,莫名其妙地公私不分,下了班还要去应酬,还要去吃那些不想吃的饭,去见那些不想见的人——这是我特别不喜欢的。 我在从上海回南京的火车上,旁边坐了一个女人,从上火车开始,她就没闲着。一个多小时,她始终在打手机,先就家里的垃圾该怎么处理跟人吵架,然后说公司的业务,给这个说完给那个说,说得没完没了。我心想:你至于吗?你那点破事儿,迟点打会死啊!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社区》2010,(6):34-35
吵架 一个男子走进一间酒吧对女招待说:“在吵架之前,给我来一杯可可!”酒吧女郎赶忙递给他一杯可可。几分钟后,那人又对女招待说:“在吵架之前,给我送点牛排和炸土豆来。”女招待又赶陕把牛排和炸土豆给他送过去。10分钟过去了,吵架的事并没有发生,女招待好奇地问道:“请问,你说的吵架是怎么一回事?“马上就开始!”男人回答道,“因为我没钱付给你。”  相似文献   

20.
这世上哪有不吵架的夫妻呢?我们结婚3年了,正处在双方争吵最为频繁的时期。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什么都可以成为导火索。说来说去也怪我们俩的个性都太强,她数落我,我马上自卫反击;我容易起高腔,她就气呼呼地摔门而去。每次我们吵得火焰高涨时,我就会对她说出一句:“是你走,还是我走?”之后,要么是她怒气冲冲地离开,要么是我夺门而出。怒火是不可能平息的,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逃避。这样处理矛盾的效果并不好,事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