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文学史,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辽金文学却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是元代文学除元曲之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辽金两代,此前并无一部像样的文学史。影响最大的两部文学史著作,即文革以前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不过把辽金文学附翼在宋代文学之后,成为宋代文学十数章中的一章而已。究其原因,对辽金文学的缺乏了解恐怕是个重要因素。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梓行的周惠泉先生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却以空前的规模,以“史话”的形式,展示了辽金元文学的全貌。全书评述作家达180余人,覆盖面之广直至今日创所未有,可以说它填补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空白”。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建树。  相似文献   

2.
钱锺书1933年发表的《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体现了“以能文为本,不当以立意为宗”的文学史写作理念和提出了文学的“平行影响观”;钱锺书在“史识之通”的基础上,践行“通识真赏”地“谈艺衡文”,由此申说其文艺鉴赏中的“静穆观”和“圆成论”,这是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其“文学史观”的突出之处;钱锺书“辩证”地厘清了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关系等问题,显示了他考镜思想的学术取径。钱锺书以“文史通义”为鹄的,将文学史的作法融在文史哲研究当中,已经超越了单一的“文学史”研究框架,表现了他文史打通的学术品格,这或许是他写出《中国文学小史序论》,而其《中国文学小史》未见面世的深刻原因。钱锺书的学术探索为学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今天反思“百年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从萌芽阶段开始,就有许多根本问题困扰学术界。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译本2008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进一步思考、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参照系。他的这部文学史还不能真正全面科学地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的全貌,对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的论述也缺乏应有的深度。但他对中国文学的深厚感情,他独特的文风和学术个性,对未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贾雯鹤 《天府新论》2004,(4):142-143
任昭坤先生的《三国演义》军事校注本2 0 0 3年8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既是《三国演义》研究,同时又是三国研究的重要成果。《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向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1〕之说。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谓其“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2〕。因此,从《三国演义》入手去考察三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一直是三国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小说、历史互证,犹如诗、史互证一样,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研究。这种结合性、交叉性研究往往可以突破单学科固有的研究模式,易于形成新的学术见解。可以…  相似文献   

5.
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是文学史著述中影响极大的一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不仅在大陆被确定为"部颁教材",在台湾地区也是最为普及的一部。这部书在台湾学术界影响之大,下述两个事实是有力的说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台湾的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写,往往潜在地包含着"影响的焦虑",即如何摆脱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史观",或者说核心的思路和体例。叶庆炳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个案。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需要突破现状时,一个时常采用的策略是向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发难,其中龚鹏程的发难颇具代表性,他明确否定了刘大杰的进化论"史观"和"以平民文学为优,谓贵族文学为僵化之作品"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台湾地区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 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博物馆、《历史研究》编辑部、上海空军政治学院等九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建国后首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军内外的近百名代表向会议提交论文六十六篇,并就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状况、研究对象、基本线索和分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渐趋活跃,但是,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还是薄弱的一环,同我们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要求还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规划,军地结合,将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在讨论到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时,代表们认为,近代军事史与近代战争史不同,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应当是近代中国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过程,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军事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7.
许志英、邹恬两位先生主编的洋洋百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以下简称《主潮》) ,是一部深沉厚重、锐意开拓、力求突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这种创造性的重写 ,不仅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登上一层楼 ;并且也表明现代文学研究摆脱了政治的附庸地位 ,纳入了真正科学研究的学术轨道。“一部文学史主要是作品的历史 ,而一个时代的思潮也是更生动更丰富地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见本书《跋》)这一文学史观不只是具有重要的重构文学史的实践意义 ,也富有不可低估的史学理念的建设意义。由于它与文学思潮相溶合而提出一个与理论思潮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8)
《剑桥中国文学史》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分别由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此书各章分别由具有不同学术与表达风格的美国汉学界著名学者写就,故与之前的中国文学史相较,此书最鲜明地体现了编撰者个人的风格和思想。这体现了文学史撰写的"后现代性"趋向,它最大化地成为编撰者思想的秀场,将编撰者从文学史的被动性写作中解放出来。从孙康宜个人的观点和思想在其所撰《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第一章"明代前中期文学(1375-1572)"中的突出呈现亦可以管窥豹,发见《剑桥中国文学史》对传统文学史的男性主体性、理性至上及普遍性的批判和超越,人的自由审美生活得到尊重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运熙先生的治学历程有三个阶段。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文学史与批评史两大领域。他对汉魏六朝乐府的研究,填补了文学史研究的空白;他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创获。实事求是是他治学的基本特色,在治学方法上,他注重实证,注意微观与宏观、文学史与批评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 首次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最近在北京举行。70篇会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关于军事史概述、分期和军事思想,与会代表认为,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几乎与近代史同步开始;在晚清时期,多是对战争的个案研究,民国时期是变描述具体过程为理性探究的发端时期。建国以来有近代军事史专著百余种,有关文章五千篇,其中关于军事制度、战争、军事思想和人物的研究尤为集中。对于军事思想,基本未进入总体研究的境界;对古今(近)、中西军事思想比较研究尤为薄弱。近年来在人物评价方面集中研究了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蔡锷等人的军事思想。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事史研究还处于整理资料、考订史实、描述过程的水平,显不出军事史的学术特点;即使对我军军史、战史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朱寿桐 《学术研究》2022,(6):164-17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两方面的学术基础,第一是中国文学的学术基础,第二是西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学术基础。鲁迅是将西方的文学研究传统引入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学术开拓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开辟了以西方文学学术体制的文体研究为主导的研究方法,他还是比较文学研究和勃兰兑斯式文学批评的首倡者和卓越的实践者。鲁迅自己的文学实践也为瞿秋白开创社会政治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准备了基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文学发生十数年后,在鲁迅等文学家和文学研究者的开辟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创建了自己的学术基础,只有在全面继承和发展新文学研究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才有可能建立起这个学科的学术辉煌。  相似文献   

12.
陈文新 《江汉论坛》2006,1(2):141-142
我手头的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著,既不以“中国文学论稿”为名,也不以“中国文学批评论稿”为名,而以“中国文学观念论稿”为名。王齐洲教授的这一选择,颇有深意。20世纪30年代初,郭绍虞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学术名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其自序谈到他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动机时说:“我屡次想尝试编著一部中国文学史,……终于没有更大的勇气以从事于这巨大的工作。……所以缩小范围,权且写这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我只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的许多问题。”这里,郭绍虞先生是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13.
王瑶,山西平遥人,著名的文学史研究专家。鲁迅研究只是他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1953年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这为他后来从宏观角度研究鲁迅打下了基础。此前,出版过《鲁迅与中国文学》。1983年,他把近三十年来所撰写的论文,分别编为《鲁迅作品论集》和《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前者是研究鲁迅专著,后者有些篇也论及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还有一些研究鲁迅的论文,散见于各报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评街亭之战街亭之战的知名度在中国历史上颇高。其实,就这次战役的规模和重要性而言,不要说在中国古代军事史轮不上它的地位,就是在三国军事史上,也是排不上它的座次。它的出名不在其本身,而在由其本身导致了一出戏剧性场面的出现:聪明绝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的不断重写,在世纪之交几乎成为文学研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学史的写 作与文学史的研究,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学术水准。文学史的个人化书写,文学史的多样 化,也普遍得到了共识和认同,且不说诸多版本的文学史著作,就是各种类型的文体史和文 学思潮史也不胜枚举。当反省文学史的写作,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在新世纪究竟应该如 何突围之时,我读到许志英、邹恬主编的厚厚两大卷100余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以下简称《主潮》)。它的大部头和当下读者有一种潜在 逆反现有文学史的心…  相似文献   

16.
(一) 司马相如是汉武帝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然而对于他,人们有许多误解。例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司马相如是“当时一部分进取心较强的封建地主阶级分子”中的一员,属于“积极支持汉武帝的一些政治和军事的行动”的一类作  相似文献   

17.
一  王瑶 (1914一 1989)是以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走进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这部专著 ,以研究视野的全面、开阔与丰富 ,论述问题见解的新颖和精深 ,几乎是“竭泽而渔”的史料搜集的功力和气概 ,成为本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一部奇书。程千帆说 :“通过此书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思想、文人生活以及文学风貌的确大体上浮现在我的眼前了。这也许并不能完全代替那些断代分体的文学史 ,但它是一种独特的构思和编排 ,它能使这一时期文学上的若干重要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凸现出来 ,从而显示了整个中古文学的全貌” ,“这部书不仅本身具…  相似文献   

18.
谢桃坊先生素以学风严谨、学术胸襟宽广饮誉学林 ,所撰《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中国市民文学史》等专著在学术界的影响很大 ,沾溉众多的学子。《宋词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出版 ) 是其新作。全书共 30万字 ,由《词学研究》、《宋词评论》和《词林考证》三部分组成。它是谢先生的词学思想荟萃 ,显示出非同寻常的学术功力和学术睿智。全书的总体特点表现为一个“辨”字。它对长期以来词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辨证、勘误 ,廊清了种种因研究失误而导致的学术迷乱。通过辨析 ,去伪存真 ,使那些争论不休的学术疑团昭然若…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分体文学史研究领域中,绝大多数文学体裁,如诗、词、戏剧、小说、散文等,均有相应的文学史专著问世,甚至一体多种,成绩斐然,唯独散曲这一体式的史的研究相当沉寂,一直还未见有一部系统的、完整的散曲史专著问世.这不仅是对散曲文学的严重不公,而且更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缺陷、一片空白.毫无疑问,这个缺陷应该弥补,文学史研究界的专家们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幸运的是,一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孜孜求索的学者,并未放弃对散曲文学的研究,未被世俗偏见所动摇,他们迎难而上,克服羁绊与困难,终于弥补了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中的这一缺陷.这一最新成果,就是由梁扬、杨东甫俩先生完成、广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专著——《中国散曲史》.笔者与二位作者素无交往,但拜读全书之后,不禁由衷钦佩梁、杨二先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在科学研究征途上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的气魄,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试从十个方面对《中国散曲史》一书的特色和学术价值作一评介.一种学术著作有无价值或者说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它是否为真正的“一家之言”,是否建立了新的理论和提出了新的观点,更在于它是否真在他人所未曾涉足的领域内跋涉探索并多有收获.《中国散曲史》正是在这些方面显示了它的价值所在.它本身的问世,就是  相似文献   

20.
乔林晓 《晋阳学刊》2007,(6):120-122
一、从一本书和一篇文章说起1932年,周作人在北平辅仁大学演讲新文学的源流,同年由人文书店将演讲稿整理出版,即《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系统地建立了他反对载道主义的文学史发展模式,标举的是明代公安、竟陵两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造成了中国的文学史。"我们且不谈这位京派文学健将主张的偏颇之处,他的这番论述显然是从历史的考察中为京派文学寻找源渊凭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