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是我国所颁布的第一部有关资产管理公司和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法规,这部法规的出台无疑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其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完善.本文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立法价值取向入手,在全面评析<条例>内容的基础上,试图对完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营化和市场化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方向。民营化是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市场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可以缓解目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巨大压力,形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公平竞争的格局,有利于对不良金融资产进行“精耕细作”,符合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民营化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市场准入难、立法缺失和风险难以控制等。实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民营化的途径是对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及通过立法设立民营性资产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3.
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分析了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 位,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的载体必须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够自由地实施债 转股活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别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金融 资产管理公司应以普通股形式对企业持股,并对企业享有实质性的股东权利,以便于其参与 债转股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从法律上探讨并解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事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安全、金融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经营宗旨与组织机构 ,在收购不良资产及进行债转股中的法律问题作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 ,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以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为目的而进行的一项金融管理创新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重大意义1 设立独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战略部署。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累积问题日益突出 ,在某种程度上已…  相似文献   

6.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效率与运作中的信息对称程度直接相关。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过程中,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信息约束问题,往往造成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诸多缺陷和低效率。本文着重从信息约束的角度,具体分析导致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效率不佳的产生根源,并从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化运作模式、信息披露制度、法律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概况,探索性地提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即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首先实行商业化经营与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最终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以市场规则为原则的市场化经营性公司。  相似文献   

8.
刘丙新 《理论界》2007,1(2):75-7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银行业的危机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产生了直接损害自身稳健与安全的巨额不良资产,导致了整个银行业的危机,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为了化解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解决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是一种最主要的手段。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路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模式比较、业务简介和绩效分析 ,并对有关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剥离银行不良资产 ,保全国有资产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运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 ,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成立及运作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指出要实现AMC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帮助国企解困的目的,必须明确AMC的法律地位,并进行全面的法律规范,还需同转换机制、深化改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莫辉 《中国人文科学》2003,1(2):102-10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权力过大,易产生舞弊行为,商业银行也会借机扩大债权,应确定剥离不良资产标准并保证资产处置公正和透明。文章分析应以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借款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及额度,通过债转股、咨询、证券化、折价出售等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通过制定法律、健全资产管理公司机制,提高资产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方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明 《江淮论坛》2001,(2):25-31
债转股涉及领域广 ,工作环节多 ,操作程序复杂 ,其成功与否 ,关键是看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企业股权能否如期安全退出。本文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方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各国政府稳定经济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为此,各国纷纷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处理,其中通过立法成立金融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尤其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当前各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最常用的方式。如美国的重组信托公司(ResolutionTrustCorporation简称RTC),日本的过渡银行,瑞典的资产管理公司,法国的公共融资与整顿公司等都属此类。前不久,我国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分别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①…  相似文献   

15.
《公司法》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有没有完善的《公司法》是一个国家商品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表现。目前法学界对我国现行《公司法》的研究已有很多 ,对旧中国以及解放后至《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立法的研究相对薄弱。总结新中国公司立法的历史过程 ,分析公司立法的政治、经济、思想认识背景 ,并揭示公司立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先后建立了信达、华融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接手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抑制,金融监管的不完善,在运用RTC模式的过程中,若操作失当,背后潜伏的风险将是另一个“潘朵拉”魔盒。如何防范风险,使之成为一种解决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构筑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沈敏 《社会科学》2002,(7):31-34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保障跟不上。1 993年颁发的《公司法》实行以来 ,许多新问题没有从法律上解决 ,不仅存在立法上的缺陷 ,而且存在执法不严和有法不依。因此 ,要完善《公司法》的相关条款 ,严格执行《公司法》和相应法规 ,对公司“利益相关者”要有法律维护 ,制定企业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的法规。加强公司治理的法律保障还须充分利用《破产法》的警示作用 ,造就公司治理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不良资产处置在我国刚刚起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几年的运作 ,虽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本文就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债转股处置不良 ,资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深圳特区公司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肯定公司立法成就的基础上,对特区公司立法及其特点作了评析,并指 出特区公司立法应就规范关联公司、增强《商事条例》的可操作性及放宽高新技术出资比 例等方面予以废、改、立,注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及国际惯例,以更好地为特区经济建设 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特区的立法工作,近年来已有较大进展。继《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发布之后,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特区条例》精神和实际需要,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又制定、公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四个单行法规,这对于吸引客商投资,促进特区发展,进一步办好、管好特区,具有重大的意义,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从当前情况看,特区立法工作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