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回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作为回族文化建设的先导者,代代回族穆斯林知识分子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大贡献.从经堂教育创始人、传人、汉文译著者群体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中活跃的回族穆斯林知识分子代表.都折射出回族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鲜明时代感及丰富内涵.从中可见回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代码。民族语言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深层精神文化的表征。从语言学角度看,回族语言与回族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而回族语言的演变过程,正好反映了回族历史进程中族源的多元化、早期语言的多样性,从而为回族历史的客观性提供有力的佐证。回族青年学者杨占武的《回族语言文化》,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1.从语言学的族际语言关系理论视角,梳理和勾勒回族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要与别的民族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接触和联系,并在相互影响中不…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未对回回民族作跟踪记录,这就使得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出现了研究资料非常贫乏的问题,研究人员望洋兴叹.但历史上回族人民以一种开放心态学习儒学文化,有的人有著作传世,大都保存在各地图书馆内;也有的在家族中祖辈相传,秘不示人.为了回族历史文化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对回族人物的著作和相关资料,调查搜集,编目整理,争取条件,陆续出版. 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于1935年,时年26岁,在他主办的<伊斯兰>期刊第4期上发表了<中国回教史料之辑录>,这是论述回教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收集史料应采取的步骤的具有指导性的文章.如果没有中国回教的史料,不可能去研究中国回教的一切,在这篇文章中白寿彝先生说: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回族历史文化相关文献资料和回族经济社会活动的交互分析,将回族文化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浓缩为四种基本观念,即两世吉庆、和而不同、刚健自强、爱国有为.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既是回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结晶,也是回族人民走向未来的支点,对回族的文化传承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一书中所列 2 8篇文章 ,是我在 80年代中期直到现在 ,从研究回族历史文化、伊斯兰教方面数十篇文章中选出来的。绝大多数文章发表在全国和省级社科民族研究刊物 ,如《回族研究》、《宁夏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及《云南民族工作》等刊物上。本人在云南民族学院长期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同时我又是回族 ,我热爱、熟悉本民族历史文化。随着国家改革开放 ,各民族经济大发展 ,出现了回族和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热潮 ,我逐潮前进。从 8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余年 ,我为回族史会准备材料 ,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纳忠教授在1957年3月14日《云南日报》发表的《清代云南回族人与伊斯兰教文化》一文中说:"云南回族对伊斯兰学术的教学与研究,大约开始于元代……可以考得出的,大概开始于明末、清初。"清代中叶以后,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云南回族人马德新和马联元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德新一生用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写成的著述多达三十余种,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教义、教典、教律、宗教哲学、阿拉伯文法、天文、历史、地理无不见于其著作中。  相似文献   

7.
<回族研究>杂志自20世纪90年代创刊至今20周年了,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 20年前,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开始一个伟大历史时代的转折.<回族研究>的创刊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体现了中国回回民族研究事业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伴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落实,走上了健康发展、文化繁荣的坦途,是新时期回族研究的一块丰碑...  相似文献   

8.
试析回族对联的文化贡献与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广德 《回族研究》2004,(4):95-102
回族对联是反映回族清真寺职能、回族宗教思想、民族历史及人物、风俗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的回族文学形式。回族对联涉及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文学、回族哲学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回族对联的学术价值与文化贡献 ,有利于对回族对联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 回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虽历经沧桑,但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开拓着自己的历史道路和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殿堂。 回族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模式的民族。她在近千年的历史沉浮中铸造着自己的形象和心灵,并为中华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型回族文献丛书<回族典藏全书>终于完成编辑工作,由甘肃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消息传来,令人感奋不已,在学界同仁中也引发了许多议论,赞誉之声萦回在耳. <回族典藏全书>的编辑出版,对回族历史文化典籍的保存与研究,无疑是一件极富意义的大事;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典籍的保存研探而言,也是一件有深远价值的事情.以我之见,它是民族文献工作一个创新之举,具有某种示范作用,对推动全国少数民族文献整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做了大胆的探索引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回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弘扬利用是当代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回族学研究的一门新课题.本文作者利用筹办回族博物馆回族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的数年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关于文物利用的方法,以彰显回族文化的特质,很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虎有泽 《回族研究》2004,1(3):40-45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张家川回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分析了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因素,即自然环境、历史社会、经济环境等。作者认为张家川回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当地回族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回族社区与回族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浓缩着回族兴衰起落的历史变迁,烙刻着本民族的文化性格.回族社区不仅是回族精神世界的物质存在形式,还是孕育回族的“母体”,是大分散的回族立足中国社会的根底.回族社区作为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规范其行为,加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凝聚力等教育功能.深刻领会回族社区文化性格和教育功能,对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族医药档案文化是我国医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曾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差等限制,导致我国回族医药档案缺失、破坏严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回族医药档案文化的历史价值,开始注重回族医药档案的研究与保护.本研究对回族医药档案文化进行概述,分析回族医药档案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回族形成于元朝和明朝前期,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回族成员讲汉语,通用汉文,绝大多数都是虔诚的穆斯林。纵观回族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有许多不同于汉族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宗教对回族的历史发展影响极深。 历史上,汉族社会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宗教,现在更是。而回族则有伊斯兰教的全民信仰。回族不崇拜偶像,他们的哲  相似文献   

16.
浅淡回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根据作者在宁夏吴忠市"回族文化与区域和谐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加工补充而成。包括回族文化系世界两大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和合,回族传统文化系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回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回族文化的当务之急之一是弘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庆贺<回族典藏全书>的出版发行.<回族典藏全书>承载着宁夏社科界几代人的梦想,凝聚着几代专家学者的心血和汗水,它的顺利出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建设工程的实现,是宁夏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的一次展示.<回族典藏全书>将作为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献给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回族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米寿江南京现有回族人口7万余人,占江苏回族人口总数(12万)的、一半以上,是东南沿海地区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城市。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京回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一、流动性──南京回族历...  相似文献   

19.
回族文学评论家杨继国的评论集《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一书,列入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编辑的系列回族文学研究丛书《回族文学论丛》第3辑,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评论集收入杨继国近年来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18篇,20余万字。全书内容翔实,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回族学界一般认为,"回族学"概念系马学林先生于1985年11月在第二届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上以<试论建立回族学>一文率先提出[1],并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