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笔画法同序现象与笔画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在笔画序中存在同序现象 ,造成同序的原因在于“三同字”的存在。“三同字”分为标准“三同字”和准“三同字”两类。同序现象可以通过笔画细化加以消除 ,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准“三同字” ,对标准“三同字”不起作用。笔画细分为 30种 ,才可能消除准“三同字” ,从而使汉字定序率提高到 99%。  相似文献   

2.
上博简<诗论>"<小(日文)多疑>"论其意旨的两句话似须重加标点,作为重文的"矣心"字当读若疑,并且其一字为句,其下之语是对于它的说明.这样句读的理由在于<小(日文)>一诗所涉及的"疑"有多种意蕴,并且"疑"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用法,所以<诗论>作者将其意义限定而予以特指,以准确说明<小(日文)>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日文小说、电影、日剧、动画片中都充斥着女性用语的影迹。在此以对报纸采访的日文会话译文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日文译文中是否存在女性用语的使用情况,与其他领域是否有所不同,以期为以后的日语翻译及日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字书有着悠久的编纂历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型字书问世,大型字书的编纂几乎无一例外是在前出字书的基础上编纂增修而成的,字书之间往往存在某种传承关系,具有传承关系的字书共收的字,排列次序大致相同.为查检方便,字书编纂不断改进排字方法,力争做到有序排列.由于体例不同,字书列字或以义类为序,或以韵次为序,或以四声为序,或以笔画为序.无论采用哪一种编排方法,同一字书所收的字,大致有其相对固定的位置.掌握字书间的传承关系和字书的编排体例,利用字书列字次第对疑难字进行考释,本文称作"以序考字".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毛诗古音考》的体例讨论了两个问题 :(一 )《毛诗古音考》收入的 50 3个字的顺序。陈第收入正文的 50 3个字一般以《诗》三百篇为序 ,每篇诗收多字的 ,以原章节为序 ,只是每章中先收韵脚字 ,后收非韵脚字 ,有 4处例外。 (二 )每个被考字所引书证采取的顺序。本证是“诗自相证” ,从收入字的诗篇起 ,以《诗》为序排列。旁证是“采之他书” ,多以时间为序排列。  相似文献   

6.
东巴经绝大部分书写符合"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语序相对应的书写顺序,只有少部分书写存在字序与语序不对应的特殊情况,但归纳原因,这些特殊字序也有规律:让位于事理性;让位于伪事理性;让位于语义突出需要;让位于布局平衡需要。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文汉字无论从来源还是发音都离不开汉语。日文汉字的发音中有吴音、汉音、唐音及惯用音之分;有音读和训读之别;还有同音和通音等等。日文汉字的发音与汉语有一定的必然联系,也有其独特规律。研究日文汉字的读音特点和规律,对中国人学习和使用日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日文感谢语均有诸多的呈现方式,但在具体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内生逻辑都存在较大差异,作者对此进行了多方比较,并阐释了其内在蕴藏的中日民族价值观差异。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日本文字是借助于汉字而创造的。其“假名”部分源自汉文草体或楷体的部分笔划;而“汉字”部分则几乎完全与汉文中的字一样。虽然日语中有很多汉字词汇与汉语中使用的词汇外形完全相同,但是有时其意思却相去甚远,甚或毫无关联。今试举数例如下: 花子:在汉文中为“乞丐”之义;但在日文中却往往用作为姑娘或妇女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汉日礼貌表达法异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问候语与告别语、致谢语与道歉语、称呼语三个方面对中日文中的礼貌表达法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在礼貌表达上被认为是同出一辙的中日文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若不了解其不同之处,就容易造成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1.
词序,是指词按照某一语言的规则在序列中所处的位置.由于汉语和日语在语法结构上的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词的排列次序也很不相同.其首要的一点是在句子结构中,汉语以谓语为中心,日语以谓语为归结.还有动宾结构、介宾结构以及否定结构中两者呈现不同的词序,等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点,了解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词序规则,并阶段性地归纳、分析日本学生在汉语词序习得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使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因而语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语序一般都比较固定,但有时候,句子的语序会发生改变,我们称之为易序现象。汉语里有很多易序现象,不但口语,而且书面语中也存在很多易序句。本文将从语用角度对主谓易序、动宾易序、状语中心语易序、定语中心语易序、动补易序等几种现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的"这个字。尽管是同一个字,但在各自语言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其性质及其作用是大不一样的。汉语中的"的"使用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或许是被重复使用最多的一个字,日语中的"的"则更多地在某些抽象的科学领域里使用频繁,并且发挥着独特的功效。因此,从事汉日两种语言翻译时,明确其各自的用法及不同点,是做好翻译工作的一个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和日语中存在很多意思相近、用法相同的同形词,给语言相互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但不留意的话就会掉入同形词的陷阱,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各种误解,严重的甚至引起摩擦。因此,中日同形词的对照研究对排除文化障碍也有意义。以中日同形词“先生”为例,对其在两种语言中的词义、用法、色彩等进行了对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汉语的“先生”具有不稳定性,词义一再萎缩;2)历史地看在感情色彩方面汉语的“先生”含褒义、贬义、中性,日语的「先生」基本上为褒义;3)语体色彩方面汉语和日语的“先生”相同,都可用于口语和书面;4)汉语的“先生”只是一个称呼词,而日语的「先生」既是称谓又是职业;5)日语“先生”一词增加了“对他人亲密的或带有玩笑的称呼”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中日两语言称呼词的使用异同。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人际交往中,交际双方根据身份、地位、角色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亲疏关系选择不同的称呼词,来反映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提出了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汉字文化圈,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理解在称呼词的使用方面的异同,不仅可以加深对两国国民之间思维方式的相互理解,而且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诗性语言追求灵活的语序,巧妙的句式,力求多层面地表现诗歌的整体美。英汉诗歌语序变位多为音美配置使然。两种语言虽有差异,但通过语序变位体现出来的音美配置原则和效果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拟对英汉诗序变位中的节奏和音韵进行比较,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7.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语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都属SVO语言,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语序上仍有各自的特点。汉语最显著的两个语序特点是:状语全部前置于动词;具有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后置"程度补语"。该文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其原因,认为这两个特点都可用"可别度"这一认知概念进行统一解释。"可别度"是人类认知的共性,在英汉语言中都有体现,只不过体现的程度有别。汉语语序的基本特点是从话题性强的成分到焦点性强的成分的信息流动,所以表示背景性的状语,一般前置;而在英语中后置于动词的方式状语,如果是新信息,即焦点,在汉语中也表现为后置的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18.
日据时期台湾通俗小说的创作语言表现为汉语文言、中文白话和日语等不同的语言形态。这些通俗小说侧重于婚姻、爱情、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层面现象的揭示与描绘,较少正面附和或反抗殖民当局的时局政策。其中,文言通俗小说传承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营养两者兼具,日语通俗小说侧重规避政治时局的言情,中文白话通俗小说有着持守汉语与无奈媚日的矛盾性,它们大都具有在日本殖民当局语言暴政压迫下隐性抗争的特点和炎黄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有一种过多使用“の上”的倾向,反之学习汉语的日本人刚开始无法理解“天花板上”一类的词语。汉语的方位词“上”与日语相比,用法更灵活丰富,二者表现出了一种不对称性。文章从空间认知角度,分析了汉语、日语关于方位词“上”的认知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从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抽取的例句进行分析,得出汉日语“上”的异同之处,揭示了汉语日语“上”的各用法与不对称表现中隐含的认知规律,以期为两国关于该词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WORD和字分别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自然单位。汉语中的字等于或小于词,是汉语的构词单位,相当于英语中的词素。在形态结构上,汉语中的字和英语中的词大都可以分析成更小的音义单位。而分出的这些单位都相当于英语中的Morpheme。Morpheme可译成词素或字素,相当于汉语的偏旁部首。英语中的构词和汉语中的构字部件都不变,但洐生能力极强,掌握这些基本的构件,对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力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