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继红 《人才瞭望》2004,(10):24-25
传统上,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大多是固定的、类似的,但员工的实际需求却并不是完全一样,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固定式福利往往无法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从而削弱了福利实施的效果。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福利模式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以期有效实现福利管理的保障和激励功能。以人性化管理为指导思想,在公司总体分配框架内向员工提供多种福利组合,充分体现全新福利发放的自助式福利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福利主要分为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通过企业福利负担的国际比较,企业福利占工资的比例以及企业与员工的负担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存在很大差异。面对我国企业福利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导入税收的筹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法定福利负担;同时提高企业非法定福利比例,推行非法定福利的货币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梁予昉 《人才瞭望》2005,(11):70-71
空难、恐怖活动、突发疫情、经济滑坡、并购、收购、生产转型、家庭矛盾、夫妻争吵、子女问题…社会、企业和个人时时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不可避免的,这些持续的压力对每个组织和个人都会带来定的影响。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或项目),作为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项目,在欧美国家不仅为企业和个人,也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发展。那么,何谓EAP呢?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7,(2):99-100
很多企业的福利发放政策是千差万别,形势也是多种多样。IBH公司为了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吸引员工,还实施了新的员工福利:员工俱乐部、带薪年休假、人生意外保险、退休金计划等;联想集团推出了员工餐厅、阅览室等;一些公司还别出心裁地实施了福利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分发化妆品等:现在西方国家比较盛行的是:员工持股计划、增益分享计划、股票分红计划等:美国一些公司还实行了员工援助计划、家庭扶助计划、儿童看护、雇员健康修炼计划等。综观这些千差万别的福利制度,可以看出每个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一样,福利政策的实施动向也是不一样。究竟什么样的福利制度能够吸引员工,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在公司呆下去,并且以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去工作。  相似文献   

5.
福利保障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后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好的福利保障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帮助公司留住人才,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带动公司的经济效益.笔者首先分析了福利保障管理的工作内容、目标与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福利保障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管理在基层供电企业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在基层供电企业加强福利保障管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中,工资、奖金与福利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工资具有基本的保障功能,奖金具有明显而直接的激励作用,而福利所起的作用却是比较隐含和问接的。因此在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福利项目与方案的设计经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闫宏丽 《人才瞭望》2016,(16):141-142
本文就福利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对福利成本的控制,正确认识福利管理,明确员工的福利需求,优化福利组合等增强企业福利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尹华 《人才瞭望》2004,(10):102-102
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各种保障计划、补贴、服务以及实物报酬。福利的产生与政府法律的规定和工会的力量密切相关,在现代企业中福利被企业视为传递组织文化、吸引和保留员工的手段。但是福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却不尽然都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有的企业员工认为福利是自己的种既定的权利和正当利益,方面企业福利成本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员工对企业所提供的福利越来越不满足,有之则不  相似文献   

9.
《福利管理》本书系《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丛书》之一,乐章、陈璇编著,海天出版社出版,共18万字,2003年7月第一版。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有,开宗明义:员工福利概述,理论解释:福利现象分析,基础构架:福利管理体系,有发必依:员工法定福利,温情脉脉:企业福利计划,无微不至:员工服务福利,应运而生:弹性福利体系,操作技巧:福利管理方法,不囿陈规:福利管理创新。《跟我学做人力资源经理》本书系《中国企业金牌培训师丛书》中的一本,赵涛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共40万字,2003年2月第一版。这是一本超越常规的书,它突破了通常我们讲述人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大多是固定的、类似的,但员工的实际需求却并不是完全一样,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固定式福利往往无法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从而削弱了福利实施的效果。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福利模式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以期有效实现福利管理的保障和激励功能。以人性化管理为指导思想,在公司总体分配框架内向员工提供多种福利组合,充分体现全新福利发放的自助式福利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董宏将 《人才瞭望》2016,(24):88-90
当前,心理压力问题已成为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的突出因素之一.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为员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已日益演变为企业文化创新、员工福利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以及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影响工作场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缋效、改善企业的工作氛围.笔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浅析如何分层级展开一系列EAP活动并取得良好的积极作用,以期对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各种保障计划、补贴、服务以及实物报酬。福利的产生与政府法律的规定和工会的力量密切相关,在现代企业中福利被企业视为传递组织文化、吸引和保留员工的手段。但是福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却不尽然都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有的企业员工认为福利是自己的一种既定的权利和正当利益,一方面企业福利成本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员工对企业所提供的福利越来越不满足,有之则不多、无之则不可;有的企业对福利的投入很大却不被员工认可,结果导致员工意识不到企业为他们花费了很多成本。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结果,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福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3.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4.
韩金花 《人才瞭望》2008,(11):68-69
花旗承诺在其所有分支机构提供令人满意和在当地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设计和实施不同的薪酬策略确保各类薪酬项目——工资、福利、员工激励——使得银行能够招募、留用和激励高素质员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缓解员工的压力、提高企业的效益,许多企业希望效仿西方企业的做法,推行“员工援助计划(EAPS)”。但由于国外的员工援助计划的援助项目是产生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员工援助计划的基本原则,首先了解在现阶段中国企业员工希望通过员工援助计划获得哪些帮助。为此,我们在天津市的部分企业中做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一项名为2005年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32.52%的受访者所在企业的员工平均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福利的资金比例为5:1;25.73%的企业二者比例为2.5:1。人力资源专家杨新林对这一结果深表担忧:"现代企业一般只有在初创阶段,法定性福利所占比例才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商业竞争的加剧,  相似文献   

17.
冯博  岳圆 《人才瞭望》2017,(16):170-171
企业的薪酬福利对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在企业薪酬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挥薪酬福利激励作用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曹子祥 《人才瞭望》2005,(10):75-75
现今,许多企业都把对员工的培训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将其当成员工的一项福利。但培训效果怎么样却很难说,虽然经过再三思考与自查自检,但仍有一些企业在培训制度、培训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人才瞭望》2006,(11):61-61
按常规划分方法。福利通常可分为强制性福利和自愿性福利。前者即根据政府的政策法规要求。所有在国内注册的企业都必须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即“四金”),病假、产假、丧假、婚假、探亲假等政府明文规定的福利制度。还有安全保障福利、独生子女奖励等;后者则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福利。正是在自愿性福利的设计上,许多企业不惜熏金聘请企管顾问精心策划,特别是那些效益好、人才流动率高的企业,福利方案更是成为阻止员工跳槽极为有效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无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是应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建立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员工薪酬福利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员工薪酬福利体系、助力我国员工薪酬福利水平提升,通过理论研究、对标分析,笔者构建了包括基础型员工薪酬福利、保障型员工薪酬福利、发展型员工薪酬福利以及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企业员工薪酬福利发展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