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上毅的职业教育思想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李文英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与森有礼一起被尊为“日本教育近代化的父母”①。他作为主要起草者,参与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教育敕语》的制定,规定了日本教育发展的总...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崔世广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日本近代史的性格。那么,明治维新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本文试从思想史的角度做一粗略的考察。一、对西...  相似文献   

3.
大久保利通的经济近代化思想南京大学历史系姚传德明治维新从1868年明治政权建立开始,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结束,前后不过20余年的时间,就成功地使落后的日本,基本实现了近代化。这是世界史上的奇迹。明治维新大体上可分成3个阶段。从1868年...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时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日本启蒙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启蒙道德思想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也是不可低估韵。本文拟就社会根源、基本主张、主要特征和历史功过方面,对日本启蒙道德思想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论述。这对于我们研究日本现代化韵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或许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论江户时代日本教育中的近代因素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江户时代日本教育中的近代因素及其研究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杨孔炽一、从现代化研究的角度看江户时代教育研究之必要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生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日本社会开始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此,日本社会的许多方...  相似文献   

6.
井上毅教育思想述评河北大学朱文富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井上毅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缔造者。1844年,他生于肥后熊本藩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原名饭田多久马,23岁时,过继给同藩藩士井上茂三郎做养子,改称现名,并取号悟...  相似文献   

7.
刘尧 《日本研究》2014,(1):51-57
本文以幕府末期日本思想界的皇权思想为研究线索,探讨幕末时期的皇权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对明治政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及对国民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以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制度为样板的西方民主教育体制。随着天皇制国家体制的确立、军国主义路线的逐步形成及《教育敕语》公布,日本最终选择了在利用西方教育体制的同时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的教育体制。在军国主义教育的灌输下,日本国民意识中的“效忠天皇的意识”极为浓厚,迷信天皇、尊崇天皇成为日本国民居主导地位的精神思想。  相似文献   

9.
读力作《日本明治启蒙思想》王金林自80年代初以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近代化以及中日之比较,一直成为中国的日本学界的热门课题,发表和出版了诸多论著。其中,从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的著作数量最多。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进行阐述的论著也不少...  相似文献   

10.
初论中日近代启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论中日近代启蒙思想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崔新京近代启蒙思想的兴起,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一种历史现象,并非为日本所特有。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启蒙思想。正如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与中国戊戌变法运动既有惊人的相似,又有迥异的结局一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亦称...  相似文献   

11.
简论日本现代化的成就与弊端青岛大学李威周研究东西方文化与日本现代化,总结日本现代化的成就与弊端,是为了给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日本把明治维新至现在的历史,一般都用“近代化”这三个汉字表示。本文把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建设称作日本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辽宁大学外语系王晶明治维新是日本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以明治维新为契机,日本的近代化有了飞速的发展。明治维新的发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其必然的客观前提的。其中包括人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意识形态上的因素和国际环...  相似文献   

13.
一 日本近代文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变革过程中逐步萌生,并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日本近代文化,由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日本近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所规定、制约,并为其服务。众所周知,作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明治维新及其后建立的日本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当今的日本比作一颗慧星,那么它运行的起点应是明治维新了。因为“今日的日本诸般文物制度,探究其原型,均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所以,明治维新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史学界的一个“热点”。日本、西方、苏联自不待说,我国从清末到1979年经过学人的精耕细作,明治维新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总结明治维新的经验与教训,成了一个迫切的课题。我  相似文献   

15.
“扶翼”亦即日本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军国主义化 ,通过系统地向学生灌输封建军国主义思想 ,把学生训练成服务于军国主义的忠实工具。“扶翼”二字在明治维新后日本诸法律规章中被反复使用。在推翻德川幕府统治以后 ,以西南藩伐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 ,进行了一场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并确立近代日本天皇制 ,在此体制之下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天皇统治之”,近代日本学校教育变成“扶翼”天皇之工具。 1 890年的《教育敕语》把天皇规定为最完美的道德化身 ,把“扶翼皇运之无穷 ,继承皇祖之遗训”规定为教育内容。实际上 ,日本军国主义正是…  相似文献   

16.
1867年12月9日(旧历)的王政复古政变,在日本明治维新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总结了自开国以来政治斗争的最高成果,另一方面又开启了根本推翻幕藩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认识明治维新性质、划分明治维新阶段的一个关键所在。日本史学界大都认为它仅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宫廷政变,并将其作为明治维新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在我国,基本上似呈被拔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45年,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0年后的今天,法西斯主义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兴起在20世纪上半期?它的性质是什么?对此,史家依旧各执一辞,众说纷法。笔者仅就日本法西斯主义略陈己见。一、现代化与法西斯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究其根源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国内外学者对明治维新的性质评价不一,但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十分强调明治维新作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  相似文献   

18.
论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沈阳师范学院王迎君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在世界上甚至在东北亚都是微不足道的,但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成为东方唯一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明治政府大力普及教育,从而提高了国民素...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和平思想作为近代日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东方传统和平观的同时,吸收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自由、平等、民权等进步因素,努力抗衡保守的天皇制国家观念。但和平思想最终未能在近代日本得以确立,普遍性价值标准被天皇制特殊主义所吞噬。本文详细分析了幕末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和平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并为这一思想在近代日本思想史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从明治维新开始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具体地说就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历史根源,同时与明治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