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神话研究的拓荒之作——读《袁珂神话论集》陆文璧1996年6月初,四川大学出版社收到袁珂先生的两本学术著作《袁珂神话论集》与《袁珂神话杂论》,两书收有袁珂先生几十年以来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及杂论,共约48万字。鉴于目前实际情况,学术著作出版的确十分困...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62-263
<正>闻一多的《神话与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共收录18篇论文,追溯了中华大地远古神话所蕴涵的神韵和色彩。闻一多以神话为中心,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细致考察;以《楚辞》为代表,对先秦诗歌进行详尽阐述,诠释了神话与诗的紧密关联。在《神话与诗》中闻一多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如同研究诗一样,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路历  相似文献   

3.
《楚辞》是研究先秦神话最重要的书籍之一。随着《楚辞》研究向文化民俗、神话生态领域的不断开拓,对其民俗神话背景的研究亦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但能将上古神话的流变、楚文化的渊源与《楚辞》的神话背景等问题结合起来做一通盘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从楚文化的渊源、发展及与其它文化的关系等背景材料出发,对《楚辞》的神话源流等问题重加整理。本文认为楚文化源于黄河以北豫北冀南的中原地区。在中原文化与西南地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楚地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地位和作用,丰富了楚地神话的民间传承,为屈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茅盾,不仅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中国神话学的奠基巨人。他在二、三十年代写的《神话杂论》、《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收入《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楚辞与中国神话》,《关于中国神话》、《读<中国的水神>》(收入《茅盾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是探讨神话学理论的专著,是“企图在神话领域内作一次大胆的探险”,“实在是开荒的性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序》)茅盾的中国神话学理论迄今还没有人给予认真的总结和评述。本文力求系统全面地在评述茅盾的中国神话学理论方面作一些探索和考察。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候读叶舒宪先生的《诗经的文化阐释》,收益不浅。该书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对不少问题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近读其《中国神话哲学》,却觉得对有些问题的阐释未免轻率和武断。一《中国神话哲学》一书,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中探究其哲学意蕴。为了研究我国古代神话的本...  相似文献   

6.
一部探索中国古代神话起源的新著《神话考古》与读者见面陆思贤(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撰写的《神话考古》.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的神话研究,是近代兴起的新学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始于本世纪初。然而,以往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工作,多从古典文献...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神话的消亡与意向的改变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神话自不乏其绚丽色彩,其变迁亦有轨迹可寻。本文试就西王母神话的沿革略作阐述,以期发见中国古代神话沿革的规律。中国神话的变迁主要受儒家文化、道家和道教文化,以及文人墨客的影响;同时,民间信仰也以其坚韧的持久力影响着神话的原生状貌。历史化、仙话、世俗化是中国神话发展的三种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域外中国道教神话、道教传记、道教小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揭示了域外学者调整宗教、文学观念后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些学术进展和理论反思有助于中国学术界推进相关研究,探寻“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阶段,约在公元前1500万年到公元前400万年,按照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分期,属于“蒙昧时代”的前期。当时的神话极其简单,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却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当今文学的最早的源头,也是促进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苏联学者托卡列夫在《神话与神话学》一书的一条注释中说:  相似文献   

10.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土壤。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中国神话的概况、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问题作简略的论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可惜在流传过程中已大量失散了,现在从一些古籍著作中仍记述了不少神话材料。我国的古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多的有《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国语》、《左传》、《论衡》、《述异记》、《三五历记》、《风俗通义》等著作。《山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与原始社会研究──神话乎?历史乎?张箭近年来,宫玉海先生撰写了系列论文,对《山海经》记述的上古时代的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等进行了新探索,其中《试谈如何揭开(山海经)奥秘》一文(载《长白论丛》1994年第3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文对世界范...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自1899年我国(指日本)开始对日本神话进行现代研究以来,日本神话之比较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关心的一个领域。但是,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样的整理于八世纪的日本神话与海外神话传说进行比较时,是有许多问题的。既有《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样记录于古代典籍的,也有口耳承传直到近年才得以采集的;既有日本附近的、又有遥远他乡的。当然这就有许多问题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原始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原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意识形态,它通过人类童年自发、幼稚的幻想曲折地反映客观世界,传递各个民族对史前社会的模糊记忆和来自人类童年时期的可贵信息。本文拟对土族神话作些尝试性的分类,并对分类后的土族神话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粗略的探索和思考。一涉猎土族神话研究的文章,近几年见于报刊的不多,其中席元麟和星全成两位研究者在《土族神话的内涵和特色》一文中对土族神话进行了简略的分类,将土族神话分为创世神话、人类繁衍神话、农业起源神话和解说自然现象神话。这种以内容为出发点的分类虽…  相似文献   

14.
晋代玄言诗人、学者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人),在序、注、图赞《山海经》中提出的神话学上奇丑美学思想,已出版的几部中国美学史及同类论文均无涉及而付之阙如,不能不说是件憾事。为补缺漏,现试作评述如后。 (一) 郭璞的神话学涉及到神话起源、本质、思维特征及方法许多方面。他在序、注、图赞《山海经》中提出的这些思想,具有反传统反潮流精神则是其取得成功的主因。《山海经·序言》开篇写道:  相似文献   

15.
天津社会科学院赵沛霖先生继《诗经研究反思》、《兴的源起》、《屈赋研究论衡》之后 ,又有《先秦神话思想史论》(此书在台湾和大陆先后出版 )一书问世 ,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们相信 ,该书的出版 ,对建构我国神话学史 ,乃至对我国历史、哲学以及思想史中某些问题的研究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一、可贵的创新意识。所谓“神话思想”是指对于神话与神的认识与理解 ,它是从西方输入的新概念 ,在我国神话研究领域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 ,该书可谓开山之作。综观全书 ,不仅课题是新的 ,许多论题和观点也是全新的。前人把原始物占和物占混同…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天对》遥承屈原《天问》,探讨了众多神话问题。柳宗元的神话观和自然哲学观紧密相连,他认可“天人相分”的哲学论,体现唯心主义天命观的“符瑞论”就成了柳宗元攻击的靶子。《天对》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神话只是柳宗元反对天命观的“载体”而已。柳宗元对神话的裁剪并非一个尺度,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一些美丽的神话还是首肯的,并非想消解神话的情趣。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神话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赵沛霖*本文系《中国神话思想史论》一书的“导言”,原文共分四节,限于篇幅,刊用三节,并有删减。①《国语·楚语》。②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页。③约·坎贝尔:《千面英雄》,转引自戴维·利明...  相似文献   

18.
王家台秦简《归妹》的出土,将嫦娥神话的文献记录时间提前到了战国时期,且打破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嫦娥神话从属于羿神话的看法,基本洗刷了嫦娥背夫无德的千年罪名,开启了嫦娥神话独立研究的新时代。嫦娥神话文本经历了一个"层累"的演变过程,最终导致嫦娥之数次"变形";嫦娥神话的不死主题,是在先民月亮崇拜和不死信仰的观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组成该神话的每一个要素都可能被深深地打上了月亮崇拜和不死信仰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希腊洪水神话与《圣经》洪水神话其基本结构和故事情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两则洪水神话都具有原始的宗教意味,希腊洪水神话偏重于强调“人本主义”,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而《圣经》洪水神话突出的是“神本主义”。从神话的交流和传承中可以窥见洪水遗民神话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20.
学术资讯     
1.北大出台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2006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出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该《规范》规定,研究生撰写的作为课程考核内容的平时作业和学期论文、向各种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各种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毕业论文或提交答辩的学位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